《无敌福禄寿》再现邵氏辉煌 久违了的邵氏喜剧

  无敌福禄寿(原名《劲抽福禄寿》)

  公元1874:意外惊喜之作,以为是赶工的粗制滥造,结果居然和《72家租客》《我爱HK》一样温馨怡人。

  邵阿宝:粤语版。正啊!!!好久没看过这样的港片,确切说九几年之后的电影就没见过,这才叫喜剧嘛!!!

  花皮球:很港式的喜剧片,有以前许冠文时代的影子,很多老片子的桥段,很多明星的客串,发自内心地笑出声......

  roman:同是喜剧,这部20天香港速度拍出来的比两地费时费力拍出来的大制作要好出N倍,这才是真正的喜剧。一家人坐在一起笑一顿,这样就够了。

  继承与回归传统

  邵氏必杀七种武器

  在中国香港纵横数十年的邵氏电影,凭借着其对兄弟情的渲染(《刺马》)、对现实的描绘(《七十二家房客》)、对草根者的中产梦的刻画(《表错七日情》)等吸引了广大观众,而近几年再次野心勃勃进军影坛时,一方面是与时俱进地融入新时期新元素(如《七十二家租客》中对内地游客的描写),还继承、回归了传统的成功元素,让观众从中共鸣。文_阿木

  情义

  男性情义是邵氏电影、特别是当年张彻电影成功的不二法宝,如《新独臂刀》、《保镖》等,新片也往往离不开兄弟情义,无论是《七十二家租客》中的曾志伟与张学友,或者最近《无敌福禄寿》中王祖蓝、阮兆祥及李思捷扮演的“福禄寿”三兄弟,无论是否亲生,都体现出深切的情感,如《开心万岁》中王祖蓝/曾志伟与黄宗泽/梁家辉,为兄弟两肋插刀贯穿始终,而曾经的误会、伤害在兄弟情面前也烟消云散。

  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的有关领导这几年常在公开场合表示“香港精神”,也即当年的“狮子山下”精神—“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而当下的邵氏电影也不断重提香港精神,《七十二家租客》开篇便是直言让观众感受当年的香港精神,而《开心万岁》是艰难时世背景下同舟共济努力写下的不朽香江名句,《无敌福禄寿》以三兄弟的方式表现他们“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的无畏香港精神。

  草根

  如果单独从经济收入来看,香港大部分人都已经步入中产,但从内心角度很多人还自认是草根与中产之间,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而描写草根者的奋斗、中产梦的作品便易于引起他们共鸣,如《开心万岁》中李治廷面对“师兄们”驱赶街头小贩的一段话,便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而《无敌福禄寿》中的福禄寿三兄弟,便是生活在失业、没钱等草根的困境里。

  励志

  香港电影素来有社会写实的一面,但相比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邵氏社会写实片的偏重于灰暗(如《毒女》),如今的邵氏新电影则更多折射着一种励志性的情怀,坚持目标努力奋斗便可以完成目标/心愿便是这种励志的主要体现,如《无敌福禄寿》中福禄寿三兄弟面对的对手们要比自己强大很多,但是他们凭着坚持不懈的精神都完成了各自的心愿。

  娱乐

  香港电影最不缺乏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是:娱乐!这也是香港电影深受观众欢迎的重要因素,美国影评人也形容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毕竟很多观众看电影是希望从中得到身心的放松。邵氏新电影延续了种种的娱乐元素,《七十二家租客》将嫩模融入剧情,而《无敌福禄寿》不仅有综艺节目《荃加福禄寿》的搞笑元素,还以娱乐的手法再次调侃了《叶问2》。

  政治

  香港电影最不缺乏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是:娱乐!这也是香港电影深受观众欢迎的重要因素,美国影评人也形容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毕竟很多观众看电影是希望从中得到身心的放松。邵氏新电影延续了种种的娱乐元素,《七十二家租客》将嫩模融入剧情,而《无敌福禄寿》不仅有综艺节目《荃加福禄寿》的搞笑元素,还以娱乐的手法再次调侃了《叶问2》。

  家长

  如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邵氏电影里的主人公往往是浪子甚至孤儿之类(尤其是武侠片里),那么,邵逸夫掌管TVB后的不少家族题材电视剧里,便出现了一些最后主持公义的“大家长”,包括这两年的《溏心风暴》、《花好月圆》等。而现在的邵氏电影也强化了大家长元素,《开心万岁》中冯淬帆扮演的老父亲调解矛盾,《无敌福禄寿》也因为曾志伟扮演的老爸同意婚事而大团圆。

  结语

  SB不死,电影永存

  对于大多数香港电影影迷来说,SB绝对不是一句骂人的话,而是一个图腾,一个已经消失,或者最起码是静止了的图腾。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邵逸夫爵士宣布停止电影业务之后,就是如此。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SB精神的消亡,哪怕只是借尸还魂,哪怕今时早就不同往日。

  诚然,从《变节》开始,《72家租客》、《我爱HK开心万岁》,直到如今的《无敌福禄寿》,都只是依托TVB艺人、剧集、节目的广阔受众以及知名度,看似坐享其成的游戏之作。但是也必须看到,这几部电影在恢复邵氏旧观,重振SB兼包并蓄,快捷迅速而又具有香港味的精神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72家租客》与《我爱HK开心万岁》虽然是贺岁片,应景之作,但是故事桥段构思巧妙,各路TVB神圣客串得恰到好处,香港精神渲染尤其精准到位,针砭时弊之余,还不忘自省自强。

  《无敌福禄寿》虽然是脱胎自知名模仿秀节目,却能博采香港电影黄金年代之众长。擂台戏将“愤怒的小鸟”与《破坏之王》结合得妙到毫巅,之前对三个主要人物的交代更是借鉴了许多经典港片和流行文化的桥段,好笑之余也不乏思考。

  更重要的是,邵氏电影在二十一世纪,借助这几部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本土票房,同时凭借一股浓浓的港味打入内地市场,吸引了受香港电影熏陶长大的观众们。或许与那些北望神州、大玩乾坤大挪移手法的大导演相比,邵氏当下的路线更值得借鉴,起码他们保存了最基础而且最有香港味的SB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