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1, 一部94年前的冷门科幻电影,凭什么能成为经典?

  从1902年《月球旅行记》的诞生到如今漫威宇宙的崛起,科幻电影的历史已经超过一百年。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部评分颇高的冷门科幻电影,不能错过。

  《大都会 Metropolis》

  又名: 科学世界,豆瓣评分:9.1

  导演: 弗里茨·朗

  主演: 阿弗莱德·阿贝尔 / 古斯塔夫·佛力施 / 布里吉特·赫尔姆

  毫无疑问,《大都会》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幻经典之作。上映时间为1927年,后来又经过了多次剪辑、修复与重映。

  称得上是一部反乌托邦童话。

  故事设定在21世纪,一座2026年的大城市,这个城市由以乔弗莱德森为首的资本家统治。人类被分为两个阶层——住在地上的富人与住在地下的工人。机器的诞生为富人迅速积累了财富,而工人则在地下日以继夜地操作机器。

  而当片中的机器人玛丽有了自我意识后,她给工人们讲述了一个故事,BABEL塔的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人构思建造一座通天的“BABEL”塔,然而他自己没有能力建造这样的建筑,于是无数的劳动人民被派遣修建这座为个人歌功颂德的高塔,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他们机械地建造着一砖一瓦,却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事;而做出如此构想的人们,继续过着糜烂的生活,也全然不顾建造者们的死活。

  剧情不做过多剧透,用一位网友的话来形容就是:94年前的电影,放到今天看仍然震撼,反乌托邦,前卫视觉,科幻艺术,人文意识,宗教隐喻,无不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导演在片中预言了机械发展对人性自由的压制给世界带来的灾难。这种借未来讽喻现实的手法,也成为后来许多科幻电影的标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90年代拍摄的《骇客帝国》,正是这一表现手法的更精细的运用。

  就像《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中说道:“科幻不是预测未来,而是选择未来,关注我们所处的世界和我们想去的方向。”

  《大都会》在艺术手法、思想深度以及技术水平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其建立的大量母题和经典画面,在此后的科幻电影中得到了反复的运用和不断的重现。

  比如:未来都市的赛博朋克风在这里就可以初现一二,通体金属质感的机器人Hel也有很强的未来主义风格,在《银翼杀手》和《星球大战》中,也能看到些许这样的影子。

  这是历史上造价最为昂贵的无声电影,在电影史上影响深远,建议不要错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