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料!这场展览,带你看尽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江苏力量”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该视频,请升级至最新版浏览器。
现代快报讯 “《早春二月》《小兵张嘎》《城南旧事》……原来这么多经典影片都和江苏有关!”近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指导支持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展”江苏巡展正式启动,吸引不少市民观众前往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观展,引发阵阵“惊喜”。现代快报记者也抢先观展,穿越百年,回顾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江苏力量”。
国家危亡,江苏影人挺身而出
江苏电影自诞生之日,就自带着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江苏电影作为中国近现代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21年到1949年间,涌现出大量优秀电影创作者、演员、批评家和编剧家,他们自觉投入到不屈不挠的艺术创作实践,为电影民族化探索和中国电影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抗日战争前后,大量优秀的电影喷薄而出,吹响了文化界反抗日寇的强音。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早在1936年,由“联华”出品、苏州导演费穆摄制完成国防电影《狼山喋血记》,可谓是国防电影的开山之作,吴县人洪警铃出演该剧中茶馆老板角色。同时,费穆还创作了《联华交响曲之<春闺断梦>》《国色天香》等故事片以及《北战场精忠录》等宣传抗战纪录片。
1936年,吴县人吴永刚在新华影业公司编导国防影片《壮志凌云》,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导了《离恨天》《铁窗红泪》,抗战胜利后又编导《忠义之家》《终身大事》等影片。1936到1937年,江苏扬州人赵丹接连主演《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两部优秀影片,他后又加入“左翼剧联”活动,拍摄《上海二十四小时》《到西北去》《乡愁》《热血忠魂》《青春线》《三姐妹》《中华儿女》等20余部电影。
不仅如此,南京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等万氏兄弟以动画形式加入抗战行列,从1931年到1937年,拍摄出《同胞速醒》《精诚团结》《民族痛史》《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新潮》等宣传抗日与号召反抗的影片。大量的江苏电影人,一腔热血,一腔赤诚,用光影书写自己的拳拳心语。
沧海横流,江苏影人敢为人先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电影制片业与发行放映事业等都呈现出发展新态势。敢打敢拼的江苏电影人敢为人先,做了大量的工作:南京电影制片厂、南通电影制片厂与南京雨花电影制片厂相继组建;1949年,江苏常州军管会成立第一个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1953年,“首届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在扬州筹办,对全省电影放映人员进行培训与管理……
当然,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佳作也应运而生。镇江人汪洋组织拍摄了《早春二月》《祝福》《小兵张嘎》《青春之歌》等优秀影片。苏州人陶金参与拍摄《斩断魔爪》《宋景诗》,导演了《西园记》《十五贯》《护士日记》《斗鲨》等。苏州人伊明1949年编导新中国首部反特故事片《无形的战线》。赵丹出演《李时珍》《林则徐》《聂耳》《烈火中永生》等电影。
还有南京人水华、王苹,常熟人严寄洲,江阴人上官云珠,淮安人谢铁骊等等电影名家,都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伴随着持续繁荣的发展局面,江苏影人也为新时期电影艺术的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笔触。
南京人严恭1983年拍摄、表现美好理想的《月到中秋》获得广泛肯定。南京人陶泽如1983年主演影片《一个和八个》,其后又主演《晚钟》《大磨坊》《红色恋人》《我的九月》等电影。根据泰兴人陆文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井》,荣获1986年意大利阿尔米纳国际电影节银奖……荣誉满满,不胜枚举。
新时代,看见中国电影江苏力量
失而复得的“国宝级”电影《盘丝洞》、徐峥配音版《大李小李和老李》、各大影展一票难求的《胭脂扣》 ……近日,“2021年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正在苏州如火如荼地进行中,12部中外经典修复影片、共计50场放映。除了苏州本地的观众,上海、南京、杭州等周边城市的影迷也赶来捧场,目前销售和预售已超60%。值得一提的是,在展映影片中,《城南旧事》由苏州人伊明改编。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这部影片也出现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展”上,与《小兵张嘎》《白毛女》《早春二月》等江苏影人前辈参与编导或拍摄的经典影片一样,让参观的观众“感到惊喜。”而《澎湖海战》《郑和下西洋》《中国医生》《守岛人》等新影片的介绍,则让观众们不禁慨叹江苏“出好片子”的能力。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电影行业被迫按下“暂停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江苏率先推出“苏影十条”,打造了电影业蓄势复苏的“江苏样本”:实施金融支持电影三年行动计划,省财政设立贴息资金1000万元,“苏影保”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2.1亿元;制定发布《江苏省影院复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江苏省影院复业疫情防控操作细则》,统筹影院疫情防控和电影市场回暖复苏;成功举办太湖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峰会、苏州国际修复电影展、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南京科幻电影周等品牌节展活动。2021年,江苏国庆档票房4.68亿元,稳居全国排名第二。全国占比达10.7%,观影人次1023万,放映场次23.61万。
未来,中国电影将走向更广阔天地,为实现文化强国贡献力量。而江苏影人也将持续发力,电影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近年来,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精心编制江苏电影发展“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精品创作攀登、科技创新赋能、事业产业提质、基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管理服务提升等六大行动,努力推动江苏电影高质量发展。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郑文静 王子扬 李鸣/文 牛华新 苏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