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史回眸 | 新中国电影:从“十七年”到“新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影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旧中国相比,新中国的电影有着非常特殊的时代性,由于巩固政权的需要,电影一度成为服务政治的工具,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电影生产全部停滞。
在这一段时期,中国电影多是以革命斗争为题材,随着政治政策的变动起起落落,曲折发展。到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着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中国电影才恢复到了正常的发展秩序。
从建国伊始到上世纪90年代,总的来说,新中国的电影可分为三个大阶段:
1949年~1966年 “十七年”电影
1966年~1976年 “文革”时期电影
1976年~1989年 新时期电影
”十七年”中国电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终于结束了长时间的战争动荡,给中国电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新政权很快建立了国营电影生产体系、国营电影工业体系、国营电影发行放映体系,各个电影制片厂相继成立,北京电影学院、私营电影公司也都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政权巩固的需要,以及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中国出现很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加上当时的文艺方针政策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因此造成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有人把这十七年电影的发展概括为“四起四落”。
建国初期到1951年是第一次发展:1946年我党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1949年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同年成立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年东影完成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此后一两年相继拍摄了一系列故事片。当时,革命形势空前高涨,电影多是反映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歌颂工农兵新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朴素气质。
1951年3月8日,全国26个城市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映月”,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等20部故事片,《中国人民大团结》等6部新闻纪录片,标志着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大发展。在这段时期,《中华女儿》《白毛女》《钢铁战士》《我这一辈子》《赵一曼》等影片还获得了不少国际奖项。
▲《白毛女》剧照 来源:豆瓣
不过这短暂的发展随着对《武训传》的批判而中断了。《武训传》由昆仑影业公司出品,孙瑜导演,讲述了清朝末年武训艰苦生活、行乞兴学而终于获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誉的平生经历。1951年上映后先是获得诸多赞誉,后是《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社论,对电影提出严厉批判。
接着,以批判电影《武训传》开始的一场空前的政治运动在全国展开,还掀起了长达半年的文艺整风行动。《关连长》《影迷传》《腐蚀》《我们夫妇之间》等电影被一部接一部批判,不少编剧导演演员要检查思想,私营电影厂再也维持不下去。中国电影的创作陷入停滞,1951年除了《南征北战》,再没有一部电影投入生产。
随后的几次发展和停滞也都和第一次发展有所相似。1953年电影局批判了“左”的错误倾向,1956年国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几年间,革命战争题材、现实题材、传记片、戏曲艺术片等多种电影形式确实都有所发展,出现了《董存瑞》《铁道游击队》《新局长到来之前》《上海姑娘》《女篮5号》《祝福》等优质故事片。
▲《铁道游击队》剧照 来源:豆瓣
但到了1957年,反右斗争又被掀起并愈演愈烈,把解放初期一批有才华的电影艺术家打成了资产阶级右派,如钟惦棐、沙蒙、吕班、石挥、吴永刚、海默、吴祖光等,他们创作的影片也都受到批判和禁映,被剥夺了从事电影创作的权利。不仅如此,1958年康生到长影,将《上海姑娘》《寻爱记》等影片当作白旗,一下禁映26部影片,提出“当前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问题是改造思想”,即“拔白旗”。
经过了反右斗争和“拔白旗”的挫折,1959年中国电影进入第三次发展,达到50年代的高潮。此时正值建国十周年,建党四十周年,在周恩来邓小平的指导下,1959年开始纠正左的偏向,为《上海姑娘》等影片平反。据统计,1959年共拍摄70余部故事片,比1957年翻了一番,比较好的影片有《林则徐》《林家铺子》《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
不过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国内开始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影片,中国电影基本与外界隔绝。随后中国电影在对内传承探索和创新浪潮中,有了再一次发展,1960年-1965年,我国共生产了160余部电影,包括《刘三姐》《杨门女将》《红色娘子军》《枯木逢春》《早春二月》《小兵张嘎》《舞台姐妹》等。这次发展浪潮提高了影片的艺术质量,本应前途可观。但后来由于对意识形态领域错误的、过火的批判,对上述优秀影片都进行了公开放映和公开批判,形成全国性的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这场批判运动愈演愈烈,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将十七年的文艺全部否定,电影首当其冲,由此电影事业受到致命扼杀和打击。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江青和林彪相互勾结,妄图篡党夺权,造成了全国长时间的混乱和破坏,也严重阻碍了文艺事业的发展。
首先就是江青对“十七年”电影的全面否定。“文革”开始后,大批领导干部和艺术家遭受批斗,甚至打入冤狱,电影艺术家、中国影协主席蔡楚生、导演应云卫、郑君里,剧作家海默,技术专家罗静予,演员上官云珠就是这样含冤而死。50年代成立、培养了2000多名电影人才的北京电影学院被解散,校舍和设备被处理,在发行放映上有很大成绩的中影公司也被污蔑“动机不纯,不为工农兵服务”。由此,江青对中国电影事业,从电影创作、队伍建设、艺术教育到发行放映等各方面,进行了全盘否定。
中国电影停止生产,造成中国银幕一片空白,在文革开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人民能看到的电影只有“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地道战》剧照 来源:豆瓣
除此之外,“四人帮”还推出“三突出”的所谓创作原则,也就是对样板戏的经验,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把创作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1969年到1972年,在江青的指示下拍摄了8个样板戏电影,全国8亿人看8个样板戏,整整7年中国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
直到1973年,国务院文化部召集北影、长影、上影、八一的有关人员,总结拍摄样板戏的经验,并要求按样板戏经验拍摄故事片,这才有了一些转机。长影开始拍摄《艳阳天》《青松岭》;北影重拍《南征北战》;上影拍摄《火红的年代》重拍《年轻一代》;珠影拍摄了《沙家浜》。
从1973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共生产了76部故事片,其中出现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等优秀影片。不过,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这些影片仍旧有着时代的烙印,比如能看出部分“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子,以及“三突出原则”的影响。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电影开始了一个新时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可以说是属于中国的恢复时期,新旧交替、拨乱反正,但电影创作仍受到政治的限制,处于徘徊状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明显突破。
1978年上半年,全国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正式结束了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彻底清算左倾错误,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大大促进了文艺界的发展。1979年以后出现的电影作品不再是直接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1979年当年就出现了一批大胆突破的影片,如革命历史题材的《从奴隶到将军》《小花》《归心似箭》,反映现实生活的《瞧这一家子》,反映与“四人帮”斗争的《苦恼人的笑》《生活颤音》《泪痕》等。这些影片多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艺术形式勇于创新,在思想深度上也有深化,最重要的是不直接为政治服务,而是表现了创作者个人的思考。
▲《瞧这一家子》剧照 来源:豆瓣
在这批影片中,《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3部最为突出。《小花》原作《桐柏英雄》是战争题材小说,电影则围绕主角人物命运,渲染“情”——兄妹之情、姐妹之情、母女之情,叙事方面大量运用闪回、对比,还将彩色片与黑白片交插,在表达形式上给了观众非常不一样的感受。《生活的颤音》也具有强烈的探索意识,几乎运用了所有新鲜的电影表现方式,如现实与回忆交插,黑白彩色交插,慢动作、定格等。最突出的是作为音乐故事片,音乐与人物、节奏的关系和配合,增强了电影感染力。《苦恼人的笑》构思比较新颖,大量吸收现代派的表现手段,采用隐喻、象征、荒诞等元素,大量运用幻觉和梦境呈现,把一个普通记者在“四人帮”统治下,想说真话而不能的内心痛苦和纠结挣扎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新时期中,中国的好几代导演都活跃于影坛,推动中国电影发展。目前大家所说的五代导演的提法,不是权威认证而是约定俗成。
具体来说,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郑正秋、张石川等为第一代导演,活跃于二三十年代;第二代导演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代表人物蔡楚生、孙瑜、吴永刚、费穆、沈浮等,活跃于三四十年代有声片时期;第三代导演又是第二代导演的学生辈,最辉煌的时期是五六十年代,像郑君里、谢晋、成荫、崔嵬、凌子风等;四代导演大多毕业于文革前的北京电影学院或其他学校及电影制片厂,直到“四人帮”垮台后,也就是70年代末80年代后才有了独立拍片的机会,像谢飞、郑洞天、张暧忻等;第五代导演大多毕业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像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等。
在“新时期”头10年中,老(第一二三代)、中(第四代)、青(第五代)导演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个人思想,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内容和形式。中国电影的产量从一年五六十部提高到一年一百四五十部,电影的质量也不断提升,《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芙蓉镇》《小巷名流》《孩子王》《红高粱》《老井》等优秀影片不断涌现。
小结
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电影也开始往商业片方向发展。到了21世纪,中国电影的商业片成为主流,伴随而来的私营电影公司、艺人经纪公司等文娱体系不断变更,但这就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