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退休阿姨讲述:和儿媳闹翻后,我的日子越过越好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我们都经常听到婆媳不和的说法,但大家似乎讨论的更多的是婆媳做的不够好,而媳妇在这个家里受尽委屈,但冲突的对象是两个人,婆媳矛盾的根源不一定在婆婆身上,儿媳妇也有做不好的时候。
人为什么不想结婚,因为结婚之后,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你总是会被别人推着前进。为了孩子,为了老公,为了父母,为了这个家,你总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尤其是孩子出生后,很多父母都是围着孩子转。他们必须努力抚养孩子,培养他们成才。世事无常,烦恼无边,当你静下来的时候,想一想你已经有多久没有发自内心地为自己做过一件事了。
如果你从以上所有中有所收获,那没关系。孩子们感激地明白了父母的不易,为人父母无憾。担心他们,到头来,还是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其实,哪个父母从来没有后悔过。
陈阿姨今年60岁,已经退休了。陈阿姨的生活可以说是围绕着儿子转的。 ,即使退休后,她也从未自由过。她55岁退休,然后开始帮儿子带孩子。 ,日子越来越好。
01. 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担心我的孩子。
陈阿姨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人。她曾经认为自己的生命不能永远浪费在家人身上,所以她才不想当家庭主妇,所以她一直在工作,她不想自己的生命都为别人而活,但是虽然话是这么说的,但现实往往是你无法控制的,尤其是在孩子身上。儿子出生后。
结婚后,人们总会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刘阿姨是一个责任感非常强的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每个妈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会心软,总会下意识的做出让步。这是每个妈妈的本能。为了孩子,陈阿姨甚至改变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努力工作,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想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她必须努力工作。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所以更加牵挂。过敏,家人却不知道。看着孩子全身起疹子,开始呼吸困难,陈阿姨那一刻感觉手脚冰凉。她也担心孩子的不适。孩子住院的那几天,陈阿姨可以说是没有怎么合眼,有空就眯着眼睛看,而刘阿姨则安安稳稳地睡了一天,直到孩子转弯。之后,她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孩子着凉,生怕孩子受伤,就算孩子已经长大了,每次去之前,陈阿姨还是要给他准备好各种药。去学校,每次还是要不厌其烦地托付给他,说这孩子脾气有点暴躁,可是刘阿姨根本控制不住。
孩子上了大学,她担心孩子的工作,孩子工作了,她又担心孩子被别人打压。结婚当然更不用说了,从孩子出生那天起,陈阿姨就开始存钱了。毕竟作为男生,结婚也是要花钱的。这一切,都是陈姨自愿做的,不是她自愿的。这些都是她的选择,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你跳出来一看,自己已经为别人活了半辈子了,这和陈姨的初衷是不一样的。
02. 和儿媳妇吵架。
后来儿子有了孩子,谁来照顾孩子这成了一个问题。夫妻俩都有工作,但陈阿姨和丈夫也有自己的事业。可以说无人能幸免。儿媳妇当然不愿意当家庭主妇。这种事陈姨可以理解,但是让陈姨没想到的是,儿媳妇刚对她说:“妈,你刚刚辞职了,挣的钱不多,对这个家没有任何帮助。” ,也不要整天闲逛,想想在家辛辛苦苦带孩子,也比不上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那两块钱,退一步说,也得替我们老公和老婆你想想,这可是你孙子。”
让陈姨帮忙带孙子当然可以,但是陈姨受不了儿媳妇言语中对她的歧视。她很不舒服。她不想呆在家里,受着油烟味的折磨。她怎么觉得陈姨就该这样,儿子连反驳都没有。陈姨不愿意。不爽,最后只好亲了个保姆。儿媳妇对此总是满腹牢骚,说是为了陈姨家,她才要花那么多钱,说陈姨太自私了。妈的,完全不懂孩子们的辛苦。这种话,正好戳中了陈姨的心。陈阿姨除了伤心还能怎么办。
后来,陈阿姨退休了,儿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炒了保姆。除了照顾孩子,没有别的事可做。让陈婶帮忙带孩子,她也没说什么,毕竟是孙子,可是儿媳妇总要说这种难听的话。
然后孩子已经5年了。陈阿姨这个孩子的一切都牵挂着她,孩子自然而然地和她亲近了起来。孩子的生活里父母缺席,儿媳妇却总是这样说,陈阿姨一定是在孩子面前说了他们夫妻的坏话,不然孩子怎么跟父母说话呢?天生如此,儿媳妇的话总是充满了对婆婆的嘲讽。
回想以前,儿媳妇很少尊重婆婆。孩子生日的时候,她连陈阿姨买的蛋糕都扔掉了。不用陈婶帮忙带孩子,陈婶自然是答应了。陈阿姨不用再照顾孩子后,会有大把的时间。有了这些年的退休金,陈阿姨终于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她将学习绘画和旅行。每天晚上我都很担心和害怕,但我还是通过投资赚了一点钱,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有时候还担心他们照顾不好孩子,但是儿媳妇毕竟是妈妈,也不可能委屈孩子。陈姨这才松了口气。
这就是父母的样子。虽然口口声声说要为自己而活,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不可能让他们放弃自己。但是当你自己真正成为父母的时候,为孩子担心是一种潜意识的事情。无论做什么,都能为孩子着想,早点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做打算。这是很多家长的必经之路。所以,做孩子的我们更应该体谅父母的不易。他们真的为我们放弃了太多,受了太多的苦,所以我们要多关心父母,多为他们着想,不要冷漠。我们的人心。
但孩子的责任不在父母身上。父母帮助我们抚养孩子是出于爱和感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帮助,我们应该懂得尊重他们。与其用言语伤害,这样的孩子,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