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拓展】身份证第18位Ⅹ不读“叉”,也不读“埃克斯”,附身份证号码的地理密码
大家都是有身份证的人,你仔细看过你的身份证吗?身份证号码那一长串的数字背后有什么奥秘?
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由四部分组成,从前往后分别是地址码、生日期码、顺序码和校验码。
1. 地址码
(身份证号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镇、区)的行政区划代码。1-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3-4位地级市、省、自治州代码;5-6位县、县级市、区代码。
2. 生日期码
(身份证号码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例如:2022年01月07日就用20220107表示。
3. 顺序码
(身份证号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其中第十七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4. 校验码
(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位)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有的人身份证最后一位校验码是数字,也有的人是X。
这里的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用10代替,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这就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我国身份证登记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
所以,身份证号码中的X应当读“shí”,英文就读“ten”。(不要再读“叉”和“埃克斯”啦)
我们都知道,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向了世界,由此被阿拉伯人抢走了命名权。
在阿拉伯数字未被采用之前,欧洲人使用的是方方正正的罗马数字,下面是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1到100的对照表。
相对于阿拉伯数字而言,罗马数字写起来虽然工整,但是太耗时间。
多亏了阿拉伯数字广泛传播,今天我们做数学卷子能节省了不少时间呢(并没有)。
看到这里,应该有同学发出和小维一样的感慨:我一直以为X代表着神秘和未知,就像数学题里我算不出来的解一样。
数学题中的X和身份证里的X,其实是两个长得一模一样实际却毫无关系的两个不同的字母。
身份证里的X来自罗马数字,数学题中的X则来自拉丁语和古希腊语。
TED有一期叫“Why is 'x' the unknown?”的演讲。
演讲者调查发现,阿拉伯语文化传到欧洲时,先被翻译成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中的SHeen这个词(意思是“某物”,相当于something)代表某些未定义或未知的东西,加定冠词al-shalan常出现在早期数学中。
西班牙学者翻译这个词时发现西班牙语中没有“sh”的发音,他们依照当时的惯例,借用“CK”的发音,这个发音源自于古希腊语中的“X(kai)”。后来这个词又被翻译成欧洲通用的拉丁语,于是用字母“X”代替了原先的“kai”。
Why is 'x' the unknown?
I have the answer to a question that we've all asked. The question is, Why is it that the letter X represents the unknown? Now I know we learned that in math class, but now it's everywhere in the culture -- The X prize, the X-Files, Project X, TED X. Where'd that come from?
我来回答一个大家都问过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为什么字母“X”代表着未知数?我知道这在数学课学过,现在它在日常文化里也随处可见X奖,X档案,Project X,TED X。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
About six years ago I decided that I would learn Arabic, which turns out to be asupremelylogical language. To write a word or a phrase or a sentence in Arabic is likecrafting an equation, because every part is extremely precise and carries a lot of information. That's one of the reasons so much of what we've come to think of as Wester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nd engineering was really worked out in the first few centuries of the Common Era by the Persians and the Arabs and the Turks.
大约六年前,我决定学习阿拉伯语,这是一个非常有逻辑性的语言。每用阿拉伯语写一个词 或一个句子,就如编解一道方程,因为它的每一部分都非常精确,还伴随着很多信息。如此之多的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知识,我们以为是西方人发现的,而实际上却是由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在公元早期几个世纪发现的,这就是原因之一。
This includes the little system in Arabic called al-jebra. And al-jebr roughly translates to "the system forreconcilingdisparate parts." Al-jebr finally came into English as algebra. One example among many.
这其中包括一个在阿拉伯语中称为“al-jabr”的系统。而“al-jabr”大致的意思是“一套将无关‘代’化成相关的体系”。后来“Al-jabr”变成了英文中的代数,这是众多(关于阿拉伯语的)例子之一。
The Arabic texts containing this mathematical wisdom finally made their way to Europe -- which is to say Spain -- in the 11th and 12th centuries. And when they arrived there wastremendousinterest in translating this wisdom into a European language.
在11和12世纪,带有数学智慧的阿拉伯文学传播到了欧洲,确切的来说,也就是说西班牙。而它们的到来业给当时社会的人们带来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把这种智慧翻译成为欧洲的语言。
But there were problems. One problem is there are some sounds in Arabic that just don't make it through a European voice box without lots of practice. Trust me on that one. Also, those very sounds tend not to be represented by the characters that are available in European languages.
但是问题也随着出现了,其中一个问题说的是阿拉伯语中存在一些发音,是如果没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欧洲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发出的。此外,这些发音往往不能被欧洲语言中已有的字母来表示。
Here's one of the culprits. This is the letter SHeen, and it makes the sound we think of as SH -- "sh." It's also the very first letter of the word shalan, which means "something" just like the the English word "something" -- some undefined, unknown thing.
有这么一个例子,这是字母“SHeen”,它对应我们英文中SH的发音—“sh”。它也是“shalan”这个词的首字母,意思是“某物”。就跟英语中的“某物 (something)”一个意思,代表某些未定义或未知的东西。
Now in Arabic, we can make this definite by adding the definite article "al." So this is al-shalan -- the unknown thing. And this is a word that appears throughout early mathematics, such as this 10th centuryderivationof proofs.
而在阿拉伯语中,它可以变得有意义。当我们写上定冠词“al”之后,这是al-shalan, 代表着“未知的东西”。而这个单词的行踪贯穿于早期数学,比如在这个10世纪的证明推导题里。
The problem for theMedievalSpanish scholars who were tasked with translating this material is that the letter SHeen and the word shalan can't berendered into Spanish because Spanish doesn't have that SH, that "sh" sound. Soby convention, they created a rule in which they borrowed the CK sound, "ck" sound, from the classical Greek in the form of the letter Kai.
当时负责翻译这些材料的中世纪西班牙学者遇到了难题——这个“SHee”字母和“shalan”一词无法用西班牙语表达,因为西班牙语中没有“SH”的“sh”发音。所以依照惯例,他们创建了一个规则, 他们借用“CK”的发音——“ck”, 这来自于古希腊语中的字母“X (Kai)”。
Later when this material was translated into a common European language, which is to say Latin, they simply replaced the Greek Kai with the Latin X. And once that happened, once this material was in Latin, it formed the basis for mathematics textbooks for almost 600 years.
后来,当这篇文章被翻译成为一种欧洲的通用语言,也就是拉丁语,他们简单的把希腊语中的“X (Kai)” 用拉丁语中的“X”代替。一旦这实现了,一旦翻译成了拉丁语,它就为数学教科书打下了基础,至今已将近600年。
But now we have the answer to our question. Why is it that X is the unknown? X is the unknown because you can't say "sh" in Spanish. (Laughter) And I thought that was worth sharing.
我们现在有了一开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是“X”代表着未知数?“X”是未知数,因为你无法在西班牙语中发"sh"这个音。我认为这值得分享。
但在过去,并没有人规定X必须代表未知数,大家按照个人喜好使用多个字母表示未知数,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用N表示未知数,Q表示未知数的平方,C表示未知数的立方。也有人用l表示未知数,用q、c、qq、qc等表示未知数的更高次方。
最终将X确立为表示未知数的标准形式的人,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就是那个在情书里写著名爱心方程r=a(1-sin)的笛卡尔。
作为解析几何的奠基人,笛卡尔在《几何学》(La Géométrie)这部作品中用a、b、c表示已知数,用x、y、z表示未知数。
后来,发明除法符号的瑞士数学家Johann Rahn用小写字母表示未知量,大写字母表示已知量。
由于这个原因,X也成为神秘未知的代言人。许多科幻作品把X作为神秘组织或人物的代号,比如著名的《X档案》和《X战警》。
圣诞节为啥写成Xmas?
Christmas由Christ(基督)和Mass(礼拜、弥撒)两个词组合而来,指为纪念基督耶稣的降生而聚集庆祝的活动。
最早的《圣经》用希腊文书写,在希腊语中,X是“基督”这个词的首字母,所以人们常用X作为”基督”一词的缩写。
到了英语国家,这一写法沿用了下来。
现在Xmas更多为了省事,读音仍使用Christmas的读音,即Xmas读作[?kr?sm?s]。
神秘莫测的X
字典中X开头的单词只有几页,而且大多是艰涩难懂的专业词汇,日常用词少之又少,这是为啥呢?
一般认为,这和x的读音有关。x的发音中有两个辅音:/ks/。如果单词以x开头,会很难读。所以,x开头的单词不仅数量少,读音也通常为/z/。
比如:
xanthine ['z?nθi?n] n. 黄质;黄嘌呤xenolith ['zen?l?θ] n. 捕虏岩 xerophytes [ 'zer?fa?ts ] n.旱生植物、耐寒植物
在科技领域,X则象征“实验”“探索”和“创新”,成为experimental(实验性)的缩写。
比如承载马斯克火星移民梦的Space X,全称是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X代表Exploration(探索)。
谷歌专门负责科技研发的部门,则叫做Google X,用X代表创新精神。
不过,苹果手机iPhone X中的X,则是为了纪念苹果手机发布十周年,X是罗马数字10。
你身份证最后一位是X吗?
地理区划,就是把某个区域的国土视为整体,然后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不同区域,具体来说,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几大方面,各大类下方又有更细的分类,如气候、农业、文化、行政、人口、动植物等等。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观多元,人文因素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理区划。最基本、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地理大区”。
我国的地理大区按照方位对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分区,共分为六个大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
这六个大区在历史上曾经正式存在,现在已经没有正式建制,但影响依然深远。
这个划分是如何来的呢?
从解放区六大分局到全国六大行政区
解放时期,中共中央下属设立了六个地方局,分别是华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南局、西北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
各个大区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
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
1953年时期省级区划跟今天区别较大,当时华北地区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东北则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华东地区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
中南地区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包括海南),后来加入了回归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为四川(包括重庆)、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六大区划分
六大区决定了身份证号
这个大区划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最明显的是身份证号。
我国身份证号码的开头数字,分别为1、2、3、4、5、6,代表的就是这6个大区,分别代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第二个数字则对应大区下的某个省级行政区:
比如北京身份证开头两位11,即华北大区编号为1的省份;
上海的31,代表的是华东大区编号为1的省份,以此类推。
华北: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15;
东北: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
华东: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
中南: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
西南: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
西北: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重庆是0?
七大区划分
无论你怎么浪,祖籍被永久烙印在身份证上
很多人因求学、工作、结婚、安家等原因,户籍地址会出现不止一次的变动。但无论你多么会折腾,多么会浪,你的原籍(出生地/祖籍/首次户籍地)永远不会变。而且被永久烙印在你的身份证上。在你的身份证上明确的标识了你祖籍/出生地的省、市、县。
这个烙印就"藏"在我们身份证号码之中,本文就为大家揭秘身份证号码中的那些地理密码,教你如何一眼判断他人的祖籍以及记忆身份证号。
PS:!!!本文有许多数据图表,建议收藏再阅读,也方便日后查阅!!!。
身份证的号码含义
我国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了18位数的制定规则。如下图示意:
身份证号码的地理密码
地址码:抗议!我是明码,不是密码!
小编:停!除了编译你的工作人员,有几个人能一眼看出你的秘密?
地址码:但我这6位数确实代表了一个明确的地址信息。委屈···
"地址码"说得没错,但之所以大多数人一眼看不出,是因为不知道其编码规则以及没有"密码本"。
》编码规则
6位地址码其实就是我们县级行政区代码(乡级为9位),如下图:
地理"密码本"
其实密码本就是对应的身份证号码与地区的对照表。
大区及省份
每个大区中,直辖市政治地位最高,编号排最前面。
港澳台作为特别地区于近两年才新编确定代码,其中台湾独用一个大区,港澳一个大区。
特殊情况:所有大区下的省编码从1开始,唯独重庆是0。原因是划分大区时重庆还属于四川,采用51开头的代码,其中原四川重庆市为5102,万县市为5112。重庆直辖后,由于行政地位排名各省之前,自然不能依照顺序用55,所以采用加塞的方式启用50代码(实际上1983年计划单列开始就已开始启用50)。所以,51开头的不一定是四川人,也可能是83年以前出生的重庆人。
特殊情况:由于行政代码是按照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划编码,而四大直辖市只有三级,缺少中间市一级,造成的代码"市级"代码空缺,则由辖区或县的汇总码代替。以重庆为例:区为01,县为02。5、6位县级代码按顺序编号。
另外省直辖的县/县级市也面临同样问题,在市级代码的位置上用90代替。5、6位县级代码按顺序编号。
县级···太多,不一一贴出,有需要的可上官网查找,文后将推送连接。
地理密码会不断变化
地址码基于行政代码,所以随着各地不断的发展,行政区划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调整。行政代码也随之改变,地址码也会跟着调整。举几个例子:
1、 撤县设区
如直辖市北京全域撤县设区前,延庆县地址码为110229,设区后的延庆区代码为110119
2、 行政区合并
如重庆直辖市,原大足县500225、双桥区500111,合并为新的大足区,采用了500111代码。
3、 行政属性变化
如西藏日喀则,从日喀则地区5423变更为日喀则市5402。
4、 行政区升级
如海南儋州市,由县级市时期的469003变成地级市的4604(460400)。
诸如此类,导致一个行政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代码。所以会出现同一户口本上的祖孙三代有三种身份证地址码(同一户籍地)的情况,甚至大娃上户口是一个代码,二孩又是另一个代码,明明都是同一个户籍。
但反过来,一个代码永远只代表一个行政区(过去的或现在的),只会空缺弃用,不会他用。如儋州市的县级市时期代码469003并不会给其他新设的县级市使用。
写在最后:
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