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观影报告:催泪效果强 灾难场面短(三)

  不乏亮点

  徐帆陈道明表演抓人 特效短却精

  《大地震》观影:煽情效果强 灾难场面短

  陈道明饰演的军人慈父颇让人动容。

  因为影片获得唐山市政府高达6800万的投资,也得到杭州市政府的鼎力协助,影评人们对《唐山大地震》浓浓的主旋律味道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也并不反感。张小北评价道:“某种程度上,它是一部政府定制电影”,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拍成这样已经不容易。横向比较同期或同类国产电影也是相当不错”也有影评人认为,冯小刚一向注重好莱坞式商业电影的操作手段,但拍出来的东西依然是中国的,即使拍《唐山大地震》这样的主旋律也是目前拍的最好看,“同样是灾难题材,要比《超强台风》好太多了。”

  刨除人物情感过渡处理上的部分缺陷,影片的演员阵容发挥值得鼓掌,尤其以徐帆和陈道明两位老戏骨最亮眼。角色背负着最大的创伤,徐帆堪称全片的泪腺发动机,而在海报上只算是“特别演出”的陈道明着实演得特别,影片把原著里这个角色并不纯洁的内心改写成把养女视为己出的慈父情怀,他对演绎宁静中突然爆发的技巧显然最为纯熟,无论是寻女未果的愤怒、还是盼到女儿回归而老泪纵横,跟他搭戏最多的女二号张静初也不得不一再被抢戏。

  影片另一个重量级配角就是只出现了五分钟左右的特效场面,尽管时间短暂,但眼看着整个城市如何瞬间瓦解成灰烬、人群如何在坍塌的房梁间惨叫逃生、被压死或受伤,对地震的惨况只曾耳闻的人也会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陷入如临其境的恐惧。特效的精良水准也最为观影团成员推崇。只是,如冯小刚导演所说,如果抱着看灾难大场面热闹心态的观众,《唐山大地震》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除了上述提及长达十分钟左右的地震现场,大部分场景表现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平民生活,就算放在IMAX巨幕上看,也不可能看出个《阿凡达》来。

  人物情感转折欠铺垫 张静初内心释放太突然

  煽情手段公式化 泪多未必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