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登大银幕难在哪里?
原标题:纪录片登大银幕难在哪里?
以“纪录片”之名登上大银幕的电影《狂野非洲》昨日首映。这是一部来自法国的3D纪录片,讲述的是野外动物学家穿越非洲近距离观察草原上动物群落的探险故事。片子远道而来,背负着众多荣誉,比如“欧洲观众零差评”、“史上第一部3D纪录片”、“法国最昂贵纪录片”等,乍看之下顿感热度。但回首同为纪录片类型的“真实电影”《金色时光》、“选秀十年”后台纪录片《我就是我》在票房上的失利,笔者也不禁为其担忧。
无奈:不是片子不优秀,而是观众没打算看
就以这部用3D技术拍摄的《狂野非洲》来说,其班底不可谓不强大:有着“3D视觉教父”之称的导演本·斯塔森被称为“比利时的卡梅隆”。他用着几近完美配置的拍摄机器纵横非洲大陆,令优美的草原、月夜的飞瀑彩虹和活泼健美的狮子、猎豹、黑犀牛都活灵活现地再现在你的眼前,犹如触手可及。
但是,光是好片子就能吸引观众了吗?不,你得看看观众想看见什么。《心花路放》的“10亿”票房与温情深爱的《夜莺》惨淡票房之间,我们大约可以总结出:喜剧、闹腾、不深奥,才是大众心头好。超离“大娱乐”,观众根本没打算看,因为大众疲累的神经没准备好宁静的心情来细味这俗世外的语境。
郁闷:不是影厅不好,而是大众会问“有必要买票吗”
回首几个月前的《金色时光》,其故事性、口碑都备受好评。电影讲述一个86岁老人李安格在辉煌大半生之后又创造了另一个高峰“开一次个人音乐会”的励志故事。该片导演李曼华告诉记者,她跟拍两年多,收集了900多个小时的素材之后最近剪辑成1个半小时的成片,其中的辛酸不足为外人道,“全国各地点映会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口碑也不错,可一到掏钱买票的时候观众都不见了,”李曼华叹息:“我们连本都捞不回来,真怕传出去影响我接下一部片子呢。”
其实,李曼华的尴尬并不是孤例,7月,范立欣执导的“选秀纪录片”《我就是我》也是用故事性和励志意味吸引“选秀粉丝”转化为“票房动力”。可惜,他同样遭遇惨败,全国总票房700万元的成绩令他和宣传团队感受压力。这两位勇于探索的导演似乎都遇上了同一个问题:“喜欢在家看电视纪录片的观众和愿意买票上电影院的观众是两拨人,他们的欣赏趣味大相径庭。”让在家看电视的人上影院看纪录片,他们会惊讶地问:“有这个必要吗?”
突围:培养会欣赏的观众迫在眉睫
事实上,在大银幕上挂出来的纪录片电影根本不止这两三部,有更多的甚至连片名都没宣传出去,就已经“影院一日游”玩完了。笔者作为一名行业观察员,可以负责任地说:“当融资、拍摄都不成问题的时候,主攻大银幕的电影人都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你们有适合自己的观众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你们找准宣传突破口了吗?在这个刷存在感买票的时代,不宣传毋宁死啊。”
作为探索,从业者或者可以不计较投资回报率的投入;但作为求存的电影类型,笔者依然期待电影创作者要考虑观众的需求,雅俗共赏才是至上大道。任何试图以一己艺术情怀教育观众、引导市场的做法,最终多半都会被观众和市场“用脚投票”教训得体无完肤的。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