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叶克膜滥用年耗费10亿元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国内名医转战政治丛林,台大医院外科加护病房主任柯文哲,以「人生都是意外」诠释自己,并在即将发表的「白色的力量」新书中,畅谈自己从政理念,也提到关于台湾叶克膜滥用的情形,台湾一年就耗费10亿元在叶克膜上,但有些病患用了根本没帮助,只是看着自己生命凋零,甚至不少人有不用叶克膜就代表医师不尽力抢救的谬误观念,对于这样的错误心态,柯文哲感叹道出身为医者的难为与无奈之处。(影片/摄影记者张世杰)

  即将发表的「白色的力量」新书中,有柯文哲医师对现行医疗制度看法。(摄影/张世杰)

  台大医院外科加护病房主任柯文哲,是台大唯一不看门诊、专门守在外科加护病房的医师,他对外科及移植病患的重症加护很有一套。平日心直口快、性情直爽的他,除了致力于病患的救治之外 现在更是积极投入政治,且从不后悔自己的转职抉择。

  叶克膜氾滥 抢救活死人

  新书中也提到,柯文哲从美国回到台湾后,开始着手叶克膜(ECMO)做心脏移植跟肺脏移植。近年来,连续有许多社会知名人士,因为叶克膜而救回,似乎整个台湾社会对叶克膜有太多的期待,导致每个医院不得不购买叶克膜,以符合民众的期望,台湾似乎一夕间,变成全世界叶克膜密度最高的地区。

  然而因为滥用叶克膜而导致死亡的案例早已不是新闻,就算台大医院是全亚洲使用叶克膜成功机率最高的医院,也只有49%的成功机率;叶克膜只能暂时代替心肺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并不代表一定能起死回生,坚持必使用叶克膜只是在浪费医疗资源。

  更甚者,临死前的病人,没有装设叶克膜就好像医师没有尽力的样子,过去曾有一名已无呼吸心跳的病患,但家属力求医师尽力挽回病人性命,让柯文哲陷入两难,虽然已知回天乏术,却还是要为病人装上叶克膜,才能向家属证明有尽全力抢救。

  至此叶克膜已成全民运动,滥用的情形却有增无减;叶克膜的出现,让生死的界线更加模糊。柯文哲不禁感叹,当一个人主要的器官功能全部被机器取代,躺在床上,全身被管线围绕动弹不得,但是生命征象,包括心电图、血压却是稳定的,这个人算是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