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兵临城下时,此皇帝占一ト:虏死城下,他出城决战时意外发生

  东汉末年,在西蜀有一位牛人,他的名字叫公孙述,他的发迹和灭亡如梦般曲折婉转,演绎着一段精彩的传奇历史。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公孙仁、公孙述父子原本是汉臣,汉哀帝即位后,公孙仁任河南都尉,而公孙述则就任天水郡清水县县令。公孙仁见儿子公孙述年纪还小,经验不足,便叫门下的一个老人跟着他一同上任。没想到过了一个月左右,老人独自回来了,说公孙述不愿意听他的说教,做事都按自己的想法来,可是却也将清水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天水郡郡长爱惜公孙述的才华,就破格提拔他兼管其他五个县。这五个县在公孙述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对公孙述交口称赞,公孙述由此名声大噪。

  王莽篡汉,建立新王朝、一批官职卑微的汉朝官吏纷纷变更门庭,公孙述也在此时摇身一变,成为拥护新王朝的官吏。王莽将蜀郡改名为导江,公孙述升任郡守,县治设在临邛。此时公孙述的才能仍很出名,据《华阳国志》记载,即使他日后离开了临邛县,蜀蜀地的老百姓也还追思他的政绩、仍将临邛城称为公孙述城。

  不过,公孙述等叛汉的官吏官瘾还没有享够,王莽因为政治措施不得人心,新王朝在全国上下的讨伐声中迅速分崩离析,新王朝的官吏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公元23年,刘玄自自称更始帝,宣称恢复汉朝,听到这一消息,各郡县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诛杀王莽朝官吏,响应刘玄。

  导江(蜀郡)位于我国西南,在刘玄刚称帝时还没有动乱。但在刘玄宣布恢复汉朝后,蜀郡的英雄豪杰不再平静,而纷纷起兵响应刘玄的号召。看到到此情形,刘玄便拜南阳人宗成为“虎牙将军”,派他领兵入蜀郡,准备接手蜀郡事务。公孙述是一个聪明人,他听到消息后,立即派人迎接宗成入驻成都,以博取刘玄的好感。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刘玄本是绿林出身,作为他的将军和士兵,宗成同样也改不了绿林习气。宗成的部队到达成都后,掳掠烧杀,无恶不作,而且宗成也根本不把公孙述放在眼里,对公孙述顾指气使。公孙述出力不讨好,又害怕宗成会对自己不利,就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宗成。于是他派人谎称汉朝有使者从东方来,授予他辅汉将军、蜀郡太守、益州州牧大印。就这样,公孙述摇身一变,又成为了汉臣。

  有了名义上的官位之后,公孙述就派兵把宗成那些绿林强盗都剿灭了,并吞并了他们的部队。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公孙述干脆和刘玄的汉王朝翻脸,自己做了蜀王,定成都为都城。因为公孙述此时的政策,意在保境安民,所以一时间他很受当地百姓的拥戴。

  公元25年1月,刘秀称帝。公孙述想效仿刘秀,也自称帝王,可是又担心自己不是汉室正统,不能令天下人信服,因此他时常问部下:“当皇帝的人都是有定数的,那么我能凭借什么当皇帝呢?”

  公孙述的部将也都很善于察言观色,他们听了公孙述的问话后,马上就知道公孙述的心意,于是纷纷劝说:“主公,本就是有能力的人主天下,何况天命无常,只要百姓拥戴,当皇帝不是难事。”

  公孙述听了部下的话很高兴,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有人在他耳边念叨:“公孙十二为期。”他醒来后对夫人讲了梦中的事,并且对梦中人的话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那人的意思是说他的王朝可以延续12代,还是只能延续12年?如果只能延续12年,虽然他可以称帝,可是做帝王的时间太短了,那么这个险值不值得冒呢?而公孙夫人的看法却不同,想到自己的丈夫可以做帝王,她的胆气壮了起来,她鼓励丈夫说:“古人说过:朝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最差的情况,你至少还可以做十二年皇帝呢!”

  促使公孙述自立称帝,传说中还有一件事。传说当年公孙述兵临赤甲时,看到一口古井向外喷着白气,就像一条巨龙在翻腾,夜里又有光在他手掌映出“公孙帝”三个字。因为公孙述崇尚白色,便以为这些都是吉兆,是预言自已将成为真龙天子,再加上梦境的寓意,公孙述于是认为自己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公元25年4月,公孙述建起了一座城池,自称白帝,定都成都国号“成家”,年号“龙兴”,那座城池就是白帝城。称帝以后,公孙述分别封他的两个儿子为王,并且大兴土木,建造宗庙、宫殿。他在出入宫殿时,一定要陈列骑士仪仗,以昭显他的帝王气派。另外,他在南郑修建行宫,在汉中积蓄粮草,养着数十万兵甲,还在成都修造了一座十层的赤楼,赤楼的栏杆都用丝帛来装饰,非常侈靡。而要支持这些侈靡享受,公孙述只能在巴蜀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建武十年,刘秀在基本扫尽其他军阀,掌控中原后,便在洛阳为大将吴汉、岑彭、来歙壮行,命他们们率领大军水陆并进,杀向成都。经过十几年的盘剥压榨,公孙述已大失民心,刘秀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兵临成都城下。

  建武十二年,公孙述在宫中占ト,卦上说说“虏死城下”。孙述看了后很兴奋,又有了最后一丝希望,他决定亲自领兵出城,结果兵败,他自己也被刺伤了,当晚就死在了成都城中。第二日,延岑开城投降,“成家”政权灭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