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作画,美妇还魂,百里外,富家小姐竟与她一模一样
早年间,邓州有个书生名叫陆文继,祖上也曾有人出仕为官,只可惜后世子孙不争气,无人求得功名,以致到陆文继的父亲当家时,已于普通农家无异。
陆文继自幼聪慧,可惜命运不济,十五岁父亲过世,母亲又哭瞎双眼,卧病在床,母子俩靠着那几亩薄田,艰难度日。
书院有个训导姓陈,画画一绝,特别是人物画像,栩栩如生,他很看重陆文继,就把其中诀窍相授,希望他能靠着这个本事,挣些家用。
陆文继悟性非常高,完全超出陈先生想象,三年大成,从这时起,陈先生不再给人画像,有人相请他就推给陆文继。
有了这个本事,日子好过起来,母亲的病也有了起色,但画画分散了精力,以致在当年院试中,陆文继落了榜。
虽是如此,但他没有气馁,一来是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二来是解决了吃饭穿衣,得以有钱给母亲瞧病。
虽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怎奈家境不好,还有个药罐子母亲,此事也就无人问津,陆文继并不在意,在他心里,母亲健康排第一,功名事业在第二,至于成婚嘛,那就要看缘分了。
陆文继画工精湛,老年人给后世子孙留个画像,待嫁女子画个像,方便说亲,还有些亡故之人留个遗像,基本都来找他。
这日一早,有辆马车来到陆家门口,车上下来个五十多岁的男子,看身上穿着,应该出身小富之家。
此人见到陆文继,施礼道:“请问您是陆文继陆先生吗?”
陆文继还礼道:“在下正是,请问老丈高姓,找在下有何事情?”
老者道:“小老儿姓吴,新野人,听闻先生画艺高超,雇请您前去,为我家小夫人画一幅遗像,有劳了。”
亲人亡故肯定悲痛,为亡妻留一幅遗像也是情理之中,陆文继不敢怠慢,请邻居帮忙照顾母亲,收拾东西跟随而去,路上,吴姓男子也详细说明情况。
新野有家大户姓王,吴姓男子是这家的管家,老员外体弱多病,早已不管家务事,长子次子常年在汝宁府经商,幼子王铭在身边料理家务。
王铭二十出头儿,妻子姓林,娘家在府城,也是大户人家,夫妻感情深厚。
林氏半年前生了病,请了不少大夫诊治,一直未见好转,前日深夜过世,王铭与妻子感情深厚,不让其入殓,叫吴管家请个手艺精湛的画师,给妻子画一幅像,以作留念。
吴管家在朋友口中得知,邓州城北有个书生名叫陆文继,画画一绝,便连夜赶来。
马车一路急行,进入新野县城后,停在一家大户门前,进门后,有个二十出头儿的年轻人迎了出来,这人一脸憔悴,满脸悲情,眼中还布满血丝。
双方见礼,王铭吩咐下人准备饭菜,陆文继简单吃了几口,开始作画。
林氏新亡,除了脸颊有些塌陷,皮肤惨白外,面容很是安详,看得出来,她是个绝色女子。
按照王铭对妻子眼神的描述,陆文继很快画出一幅,但王铭不是太满意,说眼神和肤色有些不对。
这时候天色已黑,王铭让人多点了几盏灯,陆文继重新作画,或许是王铭与妻子亲爱深厚,一连看了两张都不满意。
陆文继这人很重义气,被王铭的深情打动,并未生气,继续画像。
眼看过了二更,陆文继也画完了第六幅,王铭看后眼睛一亮,说道:“陆先生真是好手艺,这幅最像,宛如爱妻在世一般。”
谁知他这句话刚出口,灵床上的林氏仿佛动了一下,陆文继吃了一惊,哆嗦着说道:“王少爷,小夫人动了。”
“啊!”王铭也是一惊,连忙放下画像,凑近灵床,果如其然,林氏确实在动,而且还轻咳了一声。
王铭用手一探,竟有微弱的气息,他大喜道:“哎呀,我娘子活了。”说完此话,跑出去喊过吴管家,让他赶紧去请大夫,不多时大夫就来了,一番救治,林氏起死回生。
大夫对王铭道:“小夫人现在脉象平稳,好生调理半月即可痊愈,在下行医数十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等奇事,小夫人因心疾而亡,闭气两日多竟起死回生,定是老员外和小少爷宅心仁厚,心善积德所致。”
王铭高兴地忘乎所以,他突然转身,对着陆文继长鞠一躬,说道:“定是先生有鬼神之术,将我妻子的魂魄画了回来,先生真乃神人也。”
他这一说,王家众人都信以为真,纷纷感谢,陆文继连忙说道:“在下哪里有这等本事,都是小夫人福泽深厚,才有此善报。”
妻子患病半年多,无数大夫都束手无策,以致病亡,陆文继给其画了几幅画,特别是最后一幅栩栩如生,宛如真人浮现,也就是这时妻子回升,王铭对此深信不疑。
丧事变成喜事,王家上下都很高兴,重金感谢陆文继,陆文继被王铭和妻子的情义打动,分文不收,王铭无以为报,只好强留陆文继住了两日,好生款待,这才作罢。
两日后,吴管家送陆文继回邓州,王铭送出城门,再三拜谢。
陆文继回邓州不久,给人画像起死回生的事儿,传扬开来,找他的人就更多了,这样一来日子好过了许多,母亲的病也已痊愈,眼疾又有好转,有复明的可能,这让他非常开心。
时间转眼过去一年,又到了院试时间,可能是画画占用时间太多,没多少空余读书,陆文继又落了榜,不过他很看得开,准备来年再战。
这天上午,又有一辆马车停在门口,来人是南城张员外家的杜管家,请陆文继去一趟,给自家二小姐画像。
等陆文继到了张家,才知他家二小姐有多年忧郁之疾,身体不好,以致年过二十还未出阁,最近病情加重,大夫说恐命不久矣,张家主母担心不测,想趁女儿在世,留下几幅画像。
张员外仁义好善,口碑很好,陆文继到了以后,他没有即刻安排作画,而是备下酒菜,吃完再说,陆文继也没有推辞。
酒足饭饱,张员外带陆文继去了花园,园内有座绣楼,便是张小姐的闺阁。
此时,绣楼这边已经准备完毕,主母范氏命人在花丛旁放了桌椅,张小姐就座在椅子上。
陆文继拿出画笔砚台,收拾完毕准备作画,当他抬眼看向张小姐时,嘴里不由得“咦”了一声,楞在当场,眼睛直勾勾看着张小姐。
范氏见陆文继这般表情,还以为他被女儿的美色所迷,对他的失态有些生气,觉得这样很不礼貌,于是拿手绢放在嘴边,故意咳嗽了两声。
陆文继被咳嗽声惊醒,知道自己失了态,连忙收回眼神,开始作画,可他心中有疑惑,装着事情,竟一时不知如何落笔。
张员外好似看出不对,低声问道:“陆先生,是否身体不适,为何不下笔呢?”
陆文继脸色一红,低头沉思片刻,咬了咬牙,对张员外道:“员外爷,小得有样东西给您看下。”说完从随身箱笼中拿出一幅画。
张员外看到此画吃了一惊,问道:“咦,陆先生何时给小女画过像?”
范氏见丈夫如此神态,也走了过来,与丈夫一样,看过画后也很吃惊,闻其究竟。
陆文继手中的画,乃是一年前给王铭妻子林氏所做之画,这是第五次所画,当时王铭不满意,陆文继便随手放在箱笼内。
今日见张小姐与林氏极为相似,形同一人,故而生疑,见张员外夫妇也误认为自己女儿,便将一年前的旧事仔细说来。
张员外听完叹道:“哦,原来人们相传的画魂之事,确实属实,老夫今日才确信,这王家娘子也太像小女了。”
“老爷,您说那个林氏会不会是月云啊?”范氏这话刚落地,坐在椅子上的张小姐,竟站了起来,问道:“娘,您是什么?姐姐在哪里?”
张员外一拍额头,大声道:“哎呀,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把这事儿忘了,说不准真的是,否则怎会如此相似。”
说完此话,张员外见陆文继一脸茫然,便将其拉到桌前,让他坐下,而后说出一段往事。
张员外祖籍邓州,早年间在内乡县衙做书吏,当时他有三子两女,两个女儿是孪生姐妹,姐姐名叫月云,妹妹叫月岚。
一年中秋,张员外夫妇带着孩子们赏灯,不想人多拥挤,大女儿丢失,那时的月云还不满五岁,夫妻多方寻找,毫无音讯。
后来张员外辞去差事,全家回邓州原籍,女儿月云的下落一直没有消息,随着时间推移,夫妇俩也不再寻找。
姐姐月云丢失时,月岚年龄太小,还不太记事,还是后来从父母口中得知,自己有个孪生姐姐,或许是姐妹心意相连,月岚经常梦中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女子,也是因此落下积郁之病,以致二十二岁还未出阁。
听完张员外叙述,陆文继才恍然大悟,他说道:“小生作画几年,样貌相似之人也见过不少,但如王家娘子和小姐这般神似得,还是头一次碰到,要是以此来看,那王家娘子说不准是员外失散的女儿。”
“那真是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去新野,去见姐姐。”张月岚好似突然病愈,脸上也有了光彩,起身催促父母。
张员外道:“哎!不可轻率,说不准世间真有相似之人呢,这样贸然前去太过失礼,还是先打听一下为好。”范氏也是沉稳之人,同意丈夫的观点。
陆文继道:“我与王家少爷有些交情,不如由我前去打听一下,若有眉目,再通知员外,事不宜迟,我回家安排一下母亲,即刻出发。”
“那真是太好了,有劳陆先生了。”张员外很感动,起身施礼后,叫来杜管家,让他备好马车,陪同陆文继前往新野,还派了家中丫环,前去照顾陆母。
临行前,范氏给陆文继一块儿长命锁,一面刻着“长命富贵”,另一面刻着“月岚”二字,范氏说失踪的女儿月云也有一块,与这块相同,只是后面刻的是“月云”。
日头落山不久,陆文继和杜管家进了新野县城,他不愿晚上打扰王家,就在城门口一家客栈住下,次日一早,登门拜访。
王铭得知陆文继来了,非常开心,命吴管家准备好酒好菜,他要热情招待。
陆文继爽朗性子,不拐弯抹角,直接说了来意,王铭听完也很吃惊,他说:“我听娘子说过,她是被收养的,但岳父岳母待她如己出,至于具体详情,我就不知晓了,难道真是张员外失散的女儿?”
陆文继拿出长命锁,说道:“尊夫人应该也有一块,后面刻着月岚二字。”
王铭接过看了看,说道:“拙荆前些日子回了娘家,我正想去接回来,不如陆先生同我一起去,到时候问下岳父母,自然就清楚了。”
陆文继道:“好,若不打扰,小生就陪王少爷走一趟。”
王铭也是爽快人,把家里事务交给吴管家后,带着陆文继等人去往府城,等见到林氏父母后,真相揭开。
多年前,林员外去南召收债,正好遇到官府差役追捕贼人,那几个贼人都是拐子,抛下几个幼童落荒而逃。
这几个幼童中,其中一个就是月云,因她年龄太小,除了知道自己小名叫云儿外,其他一概记不起,衙门要将其送去慈幼居。
林员外膝下四子,唯独没有女儿,他见云儿俊秀可人,就带回府城收为养女。
月云后来长大了,貌美如花,林员外与王铭的父亲有生意往来,敬重其人品,就结了儿女亲家,把女儿嫁给了王铭。
林员外说完后,去书房拿来一块长命锁,与陆文继手中相同,背后刻着“月云”二字,说是收养女儿时,她脖子上就挂着此物。
如此一来,事情明了,林氏就是张员外失散的亲生女儿张月云。
林氏虽然知道自己是被父母收养的,但今日才清楚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难免心中感慨。
林员外对她说:“骨肉亲情,无法割舍,你父母牵肠挂肚多年,妹妹因此积郁成疾,还是早些跟王铭回去,一同去邓州相认,好让他们安心。”
都是深明事理之人,做事也就痛快,第二天清早,一行人离开林家,直奔邓州。
找到失散二十年的女儿,张员外夫妇喜极而泣,张月岚见到姐姐归来,精神焕发,根本就不像个病人,姐妹俩如镜中观己,连张员外夫妇和王铭都不好辨认,确是孪生姐妹。
张员外夫妇感恩通礼,没有让月云改回真实姓名,还在几日后去了府城林家,当面感谢。自从找到亲姐姐后,月岚不再做噩梦,半年后身体痊愈。
这一日,王铭和林氏来见陆文继,此次是给他说亲,女方就是张月岚。
原来王铭夫妇和张员外夫妇都看中了陆文继的人品,女儿月岚也同意,好事水到渠成,半年后就成了亲。
画魂引来两段姻缘,一段父女重逢,一段佳偶天成,这段离奇故事,人们传扬了许久。
【后续】
一年后,张月岚和林氏这对孪生姐妹,竟双双有了身孕,或许是巧合,二人都生了对双胞胎,林氏生的是两个儿子,张月岚则生了一儿一女。
喜事接踵而来,孩子出生不久,陆文继中了秀才,没多久,王铭外出经商遇到一个乡野郎中,很是神奇,请他来为陆文继的母亲治眼疾,两年后复明。
转年秋,陆文继中举,虽然次年会试没能如愿,但举人功名已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了。
不久后,在岳父张员外的帮助下,陆文继在衙门做了书吏,他做事谨慎,做人正派,很受知州器重,三年后成为朝廷正式官员,调去其他县做了县丞。
民间故事:小狗反常,叼走嫂子肚兜,小叔子一路跟随,揭开真相
民间故事:男子醉酒,醒来竟在嫂子卧房,背后真相,竟是手足情义
民间故事:下人听洞房,东家疑他好色,真相大白时,方知谁是奸人
民间故事:白天是兄弟,夜晚做夫妻,荒唐背后,隐藏着何等隐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