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吴青峰:琴声婉转 伴着“青峰”拂面
两月前,我爱上了一首歌——吴青峰的《起风了》。
时至今日,这首歌在我手机上仍是处在单曲循环的状态。
或许,我已经失去了理智。
初识。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电视节目上,只见冷色灯光下,吴青峰一人站在舞台中央,身着米黄色大衣,用着好似被天使吻过的嗓音,像一名情窦初开的少年,在春天明媚的山谷中,看着天空,在纷飞的蒲公英柔毛中,陷入或成熟、又或童真的思绪中。
太好听了。
一曲终了,全场喝彩,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只因那清澈的声音,加上宽广的音域,好似山谷间的瀑布,一颗一颗透亮的水珠,串起宏伟的壮丽景观。蓦然间,一道彩虹横跨山间,连接起生机盎然的峡谷两岸,一时间,好似春风拂过,万物有了灵性。
谁能想到这初识的一瞬,惊起了一片涟漪。
多自由啊。
循环。
朋友说,这首歌我觉得也没那么好听吧,你为什么这么痴迷于这首歌。
一时语塞,只能笑着说,“可能这首歌唱到我心里了吧。”
真的吗?
不,他就是在我心头唱的。
早就习惯于那时下流行的当红欧美音乐来浸泡自己的我,早就习惯了跟着旋律唱念着自己也懵懵懂懂的歌词,但是无论这些歌曲是节奏鲜明还是平静舒缓,他们的歌词,都那么潇洒爽快,给人以爱憎分明的快感。
习惯了直来直去的表述的我,猛然看到如此委婉的歌词,一种好像早已习惯西餐的游子突然尝到一碗米粉时的喜悦油然而生。或许,还有些相见恨晚。
很快,我就把这首歌设成了单曲循环,如获至宝般的收藏起来,生怕忘记了这首歌婉转的旋律,和醉人的情感。自私地禁锢住这首歌,让他在心头为我歌唱。
可华语歌那么多,让我相见恨晚的,为什么是这首歌?
沉淀。
新鲜感过了。但我依然舍不得去掉这首歌的单曲循环。
或许这两个月中我会因此错过太多比这首歌制作还精美的歌曲,但是,我无悔。
因为我和这首歌的感情,沉淀了下来。
我知道为什么我会以为歌手是在我心头唱歌了,因为,这首歌唱的不是我,但终究是我。
即将二十岁的我,还没体会过将青春翻涌成她的义无反顾,还没感受过用指尖弹出盛夏的刻骨铭心,也没有任何资格讨论这首歌的“随缘去吧”究竟是放不下,还是放得下。
所以这首歌就像一口利于心头的钟,无时无刻告诉我:一切都是未知的。
或许未知充满着艰难险阻,但是我拥有的青春还在坚强的燃烧自己,不仅驱动了我,更用自己的光和热,将新鲜感沉淀,让看似转瞬即逝的新鲜感,沉积成一颗永恒的珍珠。永远闪耀。
或许这一切最终都会变成痛苦的,惆怅的。但是目前,在未知的面纱下,就算是“鬓间的白发”,都有着那么几分神秘,那么几分美。
我不清楚我还会单曲循环多久,但是,我却从这首歌中交织的忧愁和幸福里感受到了来自逐字逐句的勇敢和无悔。或许,这就是青春的共鸣,也或许,这就是青春的稚嫩。
但无论如何,无论前方有多少荆棘沟壑,我依然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不得不说,真的太好听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