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老人离家700公里,帮儿子带娃2年后感叹:我还是回家存钱养老

  《世林广记》云:养儿防老,积粮防饥。

  所谓养儿防老,就是父母养孩子,以防孩子老了,无人照顾。

  但如今,养儿育女真的能防老吗?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孝,而是他们心中有孝心,只是无能为力。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不仅不能让父母晚年有所依靠,还常常要让父母离家到大城市帮忙带娃。他们应该照顾他们的余生。

  

  在《三十而已》中,顾佳父亲的一段话道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

  孩子是我们前世欠下的债。没有本事,我们就做那艘载人的船,在我们闭上眼睛之前,把它送到能到的地方。

  如果有本事,他们自己就是大油轮,我们也应该是大油轮上的救生艇。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将是最后一个将他们送上岸的人。

  父母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成了“老漂”。他们曾经为孩子操劳,现在却同样为孩子担心和疲惫。

  而这一切的背后,无非是对儿女爱的支持。他们用尽最后的余力背着孩子前行,竭尽全力保住孩子的生命和生活的安宁。

  然而,他们的负担不一定被他们的孩子理解。由于两代人生活习惯、价值观、育儿观念的不同,孩子们既依赖他们又厌恶他们。

  对于父母来说,跨代育儿最怕的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精神上的压抑和委屈;冷冷地离开。

  

  01.父母为孩子清空房屋

  57岁的许阿姨也是一名“老漂”。

  徐阿姨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南方沿海三线城市的乡镇。她养了一儿一女,儿子更有出息,考上了211大学。

  有句话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些在背后喜怒哀乐不断,想抱回去却又不敢说出口的人。

  看着我的儿子飞向更大的人世间,徐阿姨夫妻俩既有欢喜,也有惆怅,只是她们当时并不知道,儿子飞得越高,离她们就越远。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录取通知书只是一张单程车票,带着儿子离开家乡,离开他们的身边。

  从此,归期寥寥无几,相聚的时间只有寒暑,再无春秋。

  儿子大学毕业后,不想回老家去县城工作。相反,他和大学女友,也就是现在的儿媳妇,留在了离家乡700公里的大城市打拼。

  

  徐姨娘不喜欢自己的儿媳妇。

  儿媳出生在大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虽然她家境普通,但从小就被父母宠坏了。她比较自私,个性很强。

  而且,她更注重生活品质,花钱大手大脚,衣服、名牌包都穿上几千,这让生性节俭的许阿姨很不适应。

  然而,儿子就是喜欢她。许阿姨只好花光了所有的钱,在大城市给儿子买房子,买家具电器,办婚礼。

  儿子出嫁后,徐阿姨很懂事,也没有太过烦她。因为儿媳是90后,作为自我意识萌芽和爆发的一代,界限感很强,讨厌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

  两年后,儿媳怀孕时,父母都在工作,无暇帮忙。小两口家境并不宽裕,请不起带孩子的老婆,只能向徐阿姨求助。

  02. 57岁老人离家700公里,帮儿子带娃2年

  许阿姨和老伴在老家小镇经营着一家早餐店,卖的是当地小吃“豆浆炒河粉”和“扁食汤”,生意还不错。

  

  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徐阿姨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但是我的妻子比较现实,拒绝和我一起去。他说不如自己挣点钱,存钱养老更实际。

  徐阿姨觉得,从古至今,都是养儿防老。反正迟早要跟儿子一起生活,还是尽快习惯吧。而且,现在帮助儿子儿媳,以后会更孝顺。

  妻子不为所动,坚持要留在老家挣钱养家。老了,许婶也不勉强。

  虽然离家有700公里,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但一想到可以和儿子一起生活,徐阿姨就高兴起来,兴高采烈地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征程。

  然而,一切并不如她所料。

  帮儿子带娃2年,家务包揽:每天6:30起床买菜,带娃,做饭,白天做家务,晚上9:00以后才能真正休息。

  身体上的疲劳对她来说其实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她一边受委屈一边受苦,儿媳还不满意。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徐阿姨和她的儿媳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不说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矛盾,单是带娃的差异就已经让她烦躁不已。

  儿媳妇规矩很多,这个不卫生,那个不卫生,这个方法不对,那个不科学……

  甚至跟孩子说话,儿媳妇都能挑剔,说是某本书上写的,这样说话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简而言之,继续教学。

  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时候,就算她守着孩子一晚上不睡觉,儿子儿媳妇都会觉得她没好好照顾。

  许婶又累又气,但为了不难为儿子,也只能忍着。

  03.为了一杯牛奶,57岁的男人心灰意冷离开

  那天,为了一杯牛奶,婆媳终于破了脸。

  当时徐阿姨正在厨房忙着做饭,屋里睡着的孩子刚醒,饿得直哭。她不得不抱着孩子煮牛奶。

  

  谁知,孩子饿得拉着她的手,吮着她的大拇指。

  这一幕恰好被下班回来的儿媳看到了。媳妇不高兴了,把孩子抱走了,又训斥了她一顿。

  徐阿姨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心里有些烦躁,试牛奶温度的时候也有些发懵,直接拿起奶锅尝了尝牛奶的温度。

  儿媳妇更生气了,语气很重,指责她不讲卫生。徐阿姨再也忍不住了,这这两年受的委屈全都涌上心头,跟儿媳吵了一架。

  争吵过后,徐阿姨越想越生气。她先是给儿子打电话诉苦,然后又给老婆打电话。

  我老婆一个人在老家经营早餐生意。由于精力有限,每天的供应量有限,卖完就收工了,收入就少了将近一半。

  老婆劝徐阿姨回老家,一起存钱养老。妻子说,他宁愿每个月给儿子出点钱,让他请个保姆,也不愿住在一起天天吵架。

  老婆觉得赞助的钱是可以看的,可以查的;花在帮助带娃上的时间和精力是看不见的,莫名其妙的。就算看到了,儿子儿媳妇也会觉得理所当然,何必呢?

  

  许姨仔细一想,看来确实是这样的。

  后来儿子回来和儿媳吵了一架。徐阿姨隐隐约约听到儿媳妇在责怪儿子,说他傻不孝,说他是个凤凰男……

  许阿姨顿时心灰意冷,见儿子过来安慰,她叹了口气:“算了,还是回家攒钱吧。”照顾好你自己。”

  几天后,徐阿姨在回家的路上。

  04. 接纳父母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无问》中的一句话:

  别害怕,我会支持你的。无论你坠落多深,我都会和你一起坠落。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跌倒时把我推开。

  每个父母都会变老,会变得固执,会变得迟钝,无法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然而,父母从来都是养育孩子的人。

  作为一个孩子,对父母多一些耐心和理解,多一些温柔,多一些珍惜和关心,就像当年他们对你一样。

  

  傅首尔曾在《奇葩说》中说过:

  不要为了这个时代而淘汰你的父母,帮助他们,接纳他们,是我们能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学会接纳父母,肯定他们的贡献,认可他们的价值。不要让他们难过,不要让他们觉得省钱养老比养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