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一念成魔,还是一念成佛,来自深渊的凝视
尼采《善恶的彼岸》:与怪兽搏斗的时候要谨防自己也变成怪兽。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这句话同时出现在《拆弹专家2》与《唐人街探案》里,在很多设定上,这两部电影剧情有串门的嫌疑。
尼采说:相信“直接的确定性”,是一种给我们这些哲学家增光的道德上的天真。
道德上的天真,指世界上的事物,并不是绝对意义的非黑即白,也没有很直接的正派反派,只是一个人当时所站立场,决定了自认为对的是非观念;而如果,当你对所坚信的事物产生怀疑之时,也是深渊在凝视你的时候。
有人说《拆弹专家2》是一部三观不正的电影,其实,这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道德感认知,而忽视了人性的弱点,电影只不过说了一个真相。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延伸到社会,或政治、或国际关系,都是一样,或是普通人生活中的琐粹,不是什么事都可以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去理解和审视,如同自然界中,动物间的绞杀,人的欲望还更复杂些。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我们每个人,是站在高处看深渊,还是在深渊往上看,谁知道呢?
潘乘风是不是一个好人?
电影开头演示了一个没有得逞的恐怖活动。
港村自占中以来,电影业也一直处于低迷之中,但拆弹两部曲让我们重温了港片的风采,不管是剧本,还是特效,依然炫酷。
当然,很多人痛斥的“个人英雄主义”,也依然是港片的主旋律,为什么我们依然怀念,其实也说明,这正是人类思想的主流价值观。
暴恐,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是没有过的,当然,内地电影更不可能出现。这个设定,其实已经打破了一些枷锁。虽然是警匪片,但也在某种层面上,放开了电影政治的格局。
试问,在电影的虚拟世界里,什么时候,核武器敢公然挑战我们的GF安检?并爆燃于这块土地,大胆的假设,也是对现实的警醒,必须为邱导点个赞。
电影开头一语中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愤怒,人的愤怒可以摧毁一切。”
是不是好人?从潘乘风该不该愤怒开始。
在道理上,可以理解,他应该愤怒。作为一名前线技术人员,他的能力一直是拆弹任务中的主要技术人员,这点毋庸置疑。只因一次任务,左腿截肢,在经过刻苦训练后,戴着义肢的他每项体能测试都达标,却不能再恢复原来的工作,被转为文职,而没有什么成绩的同伴还升了职。
警长的解释,是不能用一名残障警员去做拆弹工作,如果出了事,将会很难向公众交代。
这就是典型的官僚形式主义。
试问,如果是一名健康的拆弹专家失手,就可以理所当然?妥妥双标,使人不服,他向往的工作被中断,女友要求他看心理医生时,他很激动,也意味着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他,最亲密的人也不理解他,似乎被截肢,是他犯了错一样。当然,如果进入警队前,就有这条硬性规定,就是他不对了,但警长的解释,说明没有这项规定。
“用完即弃”,他拉横幅和警队翻脸。有人说,他的心理得了创伤应激症,无法理性思考问题,急于证明自己没受影响,思想走向了偏激。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不要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君子,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追求,他不愿意转为文职,其实可以到前线带小弟,作为专家指导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是多么的稀缺,我们九十岁的袁老还在一线搞研究呢。
所以,这里的愤怒也有他的合理性。他对自己曾服务的信念产生了怀疑,深渊的凝视,他选择离岸而行。
他加入了富二代马世军为首的恐怖集团,名为“复生会”,核心理念就是这个世界病了,病入膏肓,需要砸烂这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在他们据点的船只上,有放着不同版本的《水浒传》。
以孙子兵法一句“投之死地而幸存,置之死地而复生”作为口号。他成了世界的侠客。
直到一次恐怖活动中,他受伤失去记忆。女友用心理诱导的方式,对他重新树立人格:信我,你就是警察,不信,你就是恐怖分子。
他在左右摇摆中,看着无辜的警察被射杀,最后是良知唤醒他的善,决定帮助警察。
他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他不是一个好人,一度迷失在罪恶中;他是一个好人,从深渊中清醒,明辨了自己的岸,能够及时游回来,挽回自己的错。
人,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复生会”在暗喻什么?
这是电影的另一个内涵。“复生会”想要复生什么?现实有这样的组织吗?
肯定是虚构的,但也离不开原型。香港回归前,是英属殖民地,1997年回归,一直到最近几年的事情,我们都明白,有那么些人一直在想恢复某些事,甚至放弃这边国籍,产生政治揽炒。
懵懂的学子成为主力工具,实在是可悲可叹。与“复生会”相似的“占1中”事件,自认为想侠客的众人,并没有选择将矛头对准那些带着罪恶的大地产、大资本家,而是对普通民众进行打砸,将港村搞得乌烟瘴气。
男主反复吃着镇痛药,但只治标不治本。一如不停吃镇痛药的港村,无法找到解决问题根源的法子。
“复生会”恰恰以富二代马世军为首,反叛而暴虐,很具形象。“复生会”背后的策划者就是潘乘风本人,第一个袭击成功的目标是教育署,病症的根源,众所周知;第二个袭击成功的目标是一位大地产商,港村里里外外被地产商坑到了深渊。董先生的公屋计划流产,也是港村侠客感到最愤怒的事。
“复生会”模仿纽约世贸大厦事件,干掉香港金融大厦,进而引起关注。
港村现在的主要产业,金融是支柱之一。干掉金融大厦这个事,等于端掉了港村的根基。毁掉机场,意味着砸烂旧秩序。
男主解决列车炸弹的方式,将列车引上了青马大桥,引爆青马大桥两端斜拉锁,使得大桥与炸弹列车一同掉入海中,对殖民影响彻底的清算,是件复杂的事。
港人未来的方向选择,就如同失忆的男主潘乘风,对于认同左右摇摆。女主通过大陆心理学家,给男主植入“卧底”的身份认同,暗喻港村以后,将做国民教育的选择。
深渊的凝视,有人性的解读,也有G人不可言喻的心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