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飞230.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拍摄的一张照片,让人类深思

  此前,一个来自229亿公里外的太空深处的无线电信号,被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接收到。

  这是遥远的旅行者1号发回地球的最新探测数据。

  它捕捉到了来自星际空间的信号——某种规则的等离子体“嗡嗡”声。

  

  目前,旅行者1号已经飞行了230.2亿公里,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不断刷新着最长飞行距离的记录。

  俗话说的好——“老马识途”,旅行者1号还在用他最后的“生命”联系我们。

  旅行者1号曾经尽全力发回的最后一张照片,让人深思。

  

  44年前,旅行者2号首次发射升空半个月后,旅行者1号也紧随其后,踏上了星际之旅。

  虽然这两艘无人飞船初始是被设计成星际飞船的,但它们的首要任务是探索太阳系中最大的四颗行星。

  当时,木星、土星、天王和海王星运行到各自轨道上的一个特殊位置,这使得它们能够以更少的燃料消耗完成一次性近距离飞行。当时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下次就要等一百多年了。

  

  而为了近距离观察神秘的土卫六,旅行者1号临时改变了轨道,导致其偏离黄道面,无法再去探测其背后的天王和海王星。

  旅行者2号成功完成了既定的行星探测任务,这两个冰巨人的特写照片都来自这次任务。

  随着旅行者1号被送入更好的轨道,三个月后它比旅行者2号飞得更远。

  

  随着木星的加速和土星引力的作用,旅行者1号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使其超越太阳系逃逸速度,进入可以飞出太阳系的双曲线轨道。

  在太空飞行13年后,旅行者1号离开了八大行星的轨道。在正式开始星际任务之前,旅行者1号转动相机,拍下了60亿公里外地球的最后一张照片:

  

  如此遥远的距离回望太阳系内部,太阳的大小似乎只有0.8角分,视面积仅为地球上看来的1600分之一。如果我们能在那里亲眼看太阳,太阳看起来已经是一个星点,但亮度仍然非常高,是全天最亮的恒星,比从地球上看到的织女星还要更亮3000万倍。

  当你看那里的地球时,你不能用肉眼看到它,因为地球太小了,而且很暗。照片经过处理后,从太阳的散射光中发现了一颗浅蓝色的恒星,它占据的像素不到八分之一。这就是我们的地球。

  

  对我们来说,地球很大。有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喝的水和我们享受的食物。

  这个蓝色的星球承载着所有人类,我们认识的每个人都是从这个星球出生的,最终在这个星球上变成了尘埃,我们关心的一切都没有离开这个星球的范畴。

  在我们看来,这样一个巨大的地球,在宇宙中,已经变成了悬浮在无限空间中的微小“尘埃”。

  

  地球那么小,不起眼,宇宙那么大,我们无法想象,这就是为什么天文学能让人学会谦卑。下面,我们来看看宇宙到底有多大。

  太阳的引力可以束缚1光年以内的天体,这是广义太阳系的范围。每秒飞行17公里的旅行者1号要完全离开这里大约需要18000年。也就是说,旅行者1号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星际飞行。

  

  离开太阳系后,让我们来到56光年,如果我们能站在这里回望太阳系,那么,太阳已经暗淡到肉眼不可见。虽然旅行者1号有能力在这么远的地方拍摄到太阳,但它到达那里已是100万年之后,其电力早就耗尽。而太阳系也早就不在原来的位置,已在星际空间中穿行很远的距离。

  

  虽然旅行者1号飞得很慢,但无论给它多长时间,它都不可能飞出银河系。因为在太阳系所在的位置,飞出银河系需要达到550公里/秒的第四宇宙速度,而速度远低于此的旅行者1号只会绕着银心转动。

  如果我们能够离开银河系,将会进入无比广阔的星系际空间,这里面分布着不计其数的星系。在银河系周围,几十个星系被引力束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横跨1000万光年的本星系群。

  

  但在浩瀚宇宙中,本星系群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结构,属于横跨5.2亿光年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即便这个超星系团很大,但在宇宙中还不算什么,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横跨930亿光年。

  我们的观测范围到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个是138亿年的有限宇宙年龄,还有一个是将近30万公里/秒的有限光速。也就是说,还有更大的宇宙是我们没有办法观测到的。那么,不可观测宇宙会有多大呢?

  

  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没有人知道,整个宇宙大到我们根本无法认知的地步。通过对来自138亿年前的宇宙最古老光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确测量,天文学家发现整个空间几何结构很可能是平坦的,这意味着宇宙其实是无边无界。

  关于宇宙有多大虽然还没有答案,但这一直都是科学界以及普罗大众广泛热议的话题,无论是对不可观测宇宙大小的猜测,还是一些太空观测的数据,都被津津乐道。

  

  抛开科学理论这些高深的话题,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科幻小说的题材也都是以宇宙为主题,环绕出一个浩瀚恢弘的科幻世界。

  比如刘慈欣笔下的《三体》,可以称之为中国科幻界的骄傲。

  

  《三体》太有想象力了,背景十分宏大,看完《三体》之后,我觉得当个美国总统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实在太渺小了。毕竟每天处理的都是和国会争论的琐事,不用担心外星人入侵——奥巴马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剑走偏锋,没有走那些欧美科幻的老套路,而是以一种"中国式"的文化背景和新的变现手法。在《三体》中没有超级英雄,不只人类最终走向灭亡,就连整个宇宙都走向了灭亡。这是以往的科幻所没有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国内外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于是就有了"科幻已死"的想法。

  

  《三体》作者刘慈欣曾经亲口说过,奥巴马先生曾经看完第一部之后,十分喜欢,并且以美国政府的名义向他发了"催更"邮件。

  "你好,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看了您的三体之后,十分喜欢能否发一下后续的作品,很着急。"

  搞笑的是,刘慈欣以为这是"垃圾邮件",是假冒的,就把邮件给删了。直到美国外交部找到中国外交部协调此事,中国外交部又找到刘慈欣,大刘才知道原来那封邮件是真的。

  据说奥巴马在看完第二部之后,还曾动用总统特权,派人去出版社把还没出版的翻译稿拿来给他。

  

  这部被视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的作品,在国内的销量已突破2100万册。

  出版14年,被翻译成 16 个语种,包揽 9 项世界顶级科幻大奖。

  

  奥巴马评价《三体》太有想象力,背景宏大,非常有趣。

  莫言说刘慈欣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雷军说《三体》不仅仅是本科幻小说,本质上是哲学书,主要讲宇宙社会学。

  就连《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和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是这本书的粉丝。

  

  可以说,刘慈欣用这部小说提高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地位。也让科幻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许多人看的人生第一部科幻小说,就是《三体》

  三体小说究竟伟大在哪?称得上伟大的作品,往往会自己重构一个世界。就像漫威宇宙中不同文明不停交战一样,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也重构了整个宇宙的法则和体系:

  「黑暗森林法则」,「降维打击」,「死神降临法则」,「面壁人」,「智子」,「三体人」等。每一条法则都是智慧和惊悚的结合。

  

  其中,书中的“降维打击”(是指通过使高维度空间低维化,使其向低维空间跌落,跌落的速度最快可达光速)战略,已变成一个非常热的词汇。被许多互联网公司、自媒体人争相使用。《三体》中某一场战争,就是用了这种战略,直接把整个太阳系夷为平地,压缩成了二维平面。

  

  不仅很多战争场面,把科幻美学和烧脑战术结合在了一起,让人读来十分震撼、过瘾。《三体》小说中还蕴含着全新的思考方式:作者刘慈欣对于人类自身文明的反省。对生命的意义和全宇宙文明最终走向的思考。

  

  更厉害的是,他在书中对人性的描写之真实、深刻。

  小说里的很多台词,也堪称经典:

  

  

  《三体》表面在写浩瀚无垠宇宙的残酷斗争,但实则是在写漫漫岁月中人们一直在变的世界观,让人们不禁在思考,是时间造就了文明,还是文明造就了时间,这是一个关乎于哲学的问题,不关乎人、更加不关乎人类社会,它是在关乎整个人类社会。

  

  感兴趣的朋友,真的建议读一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