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者之追凶 高官出轨嫩模引出血案 人性的邪恶无所遁形

  

  影片不停地回溯到那场事故突发的雨夜,那一场瓢泼大雨,山路边偶然停下的车,睡梦昏沉中听到的撞击声,命运捉弄,好奇使然和欲望催促共谋了一次贪念,这一切在男主角小齐的心里,像深沉的梦境不停抖落着灰烬,终于清晰地袭来。一场戏中,破碎的后视镜里折射出的错落叠放的眼睛,成为了这部电影最精准的隐喻和点题之笔——破碎的观看,不同的视角,多重的可能性,蜻蜓之眼般的逼视,各种揣度的集合以及这些视线和观念相互纠缠与搅扰。某种程度上说,《目击者》用戏剧性的故意和不停击碎的叙事,重述了一种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状况,每个人对于一桩事件都是盲人摸象,从一个固定的位置,一种固定的身份,一个固定的时间,一种固定的立场,看到一种固定的角度内的“真相”,但那些真相都是被污染过的,至少是被遮蔽过的“片段”,小齐探寻真相的过程,更像是剔除杂质,揭掉幕布,拼凑全貌的过程,而《目击者》的巧妙在于,最终,担任刺探者的小齐,没有一直被留置于安全的岸上,而是逐渐滑落进污水之中,而拖拽他进入污泥的就是自己。他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偶然切入,却正中命运的下怀。这更像是一次捉弄和不可逃脱的审判。曾经的一念,终将偿还。

  

  至于人是性本恶还是性本善这个话题,我觉得不能偏向任何一边,人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东西,人的本质是动物,我们终其人类文明始末都无法摆脱自然属性,生存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能,所以我们懂得趋利避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然而人类之所以能创造伟大的文明,是因为我们还有社会属性,我们创造了哲学、伦理、道德、法律、纪律、正义、善恶等等,使我们能够克制我们的本能和欲望,让我们在良性社会规范之下为人。但人是个综合体,我们需要多元的价值养料,善意、正义、爱、情感、道德、利益、生存、繁衍等等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在它们之间做出取舍与平衡,要想取得一个完美的平衡是很难的,尤其是在私利与公义面前。当我们认为获得利益比追求正义和善意更重要时,我们也许就会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甚至伤害他人,如此便会展现出人性的恶,当我们认为坚持公正与施与善意比获得利益更重要时,我们也许会舍生取义,如此便会展现人性的善,人类就是如此复杂的生物,然而现实又并非只用善恶二字就能概括,有太多的因素可以影响我们的决定。我们终究是凡人不是圣人,当面对人性考验时作何取舍,也许并不需要多么高深或伟大的理由,一念之间即可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