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杀人犯畏罪潜逃16年,枕边妻子毫不知情,一个细节让其露馅
案例 杀人犯畏罪潜逃16年,枕边妻子毫不知情,一个细节让其露馅
2001年7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临平派出所接到报案,天虹公司宿舍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接案后,警方立即赶往现场调查,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都已经不在了。犯罪嫌疑人潜逃,受害人被送往医院,经抢救宣告死亡。不过从房间里的情况依然能看出当时的激烈,地上都是血,刀具及各类物品散落一地。
根据调查,很快确定这起案件有两名犯罪嫌疑人,来自安徽阜阳的唐某和马明。唐某没多久在上海落网,然而马明却一直都没有消息,据了解马明才是这起案件的主犯。唐某落网后交代,他是被马明拉过去的,也是马明说要找陈某(受害人)算账。唐某对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只知道两个人有矛盾,要想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找到马明。
可没想到的是,马明这一逃就是16年,他从上海逃回安徽老家后便再也没了消息。警方遍寻无果,其实也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要想在全国找一个人并不容易。直到2015年,DNA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警方提取了马明父母的DNA比对。结果发现有一男子高度相似,这个男人用的是一个姓刘的身份证,2013年在北京昌平区某游戏厅打游戏。
边上有人打架,他站在一旁观望,被警方误当做参与人员带回。也是因为这是一个误会,刘某并没有留下具体的信息,不过这算是有了一个线索。警方一面追踪刘某,一面侦控马明的家人,最终从马明妹妹那儿得到了线索。有一个网名为“夜色清风”的人跟她联系过,聊天过程中出现了北京、哥哥、不要跟我联系了,很像是马明给她发的。
便追踪该账号,账号的持有者是一个河南籍男子,巧的是这位河南籍男子有个姐夫姓刘。发现这一情况,警方意识到,十几年的追凶可能要有结果了。果不其然,刘某正是警方在寻找的网吧男子,也是苦苦追寻了16年不得的马明。马明很快落网,改名换姓、娶妻生子,这位潜逃的杀人犯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的妻子并不知道丈夫是个杀人犯,听信马明编造的谎言,以为他只是伤了别人的眼睛。不顾他来路不明,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与之结婚。婚后,两人生育了两个儿子,生活一直过得平淡幸福。在妻子眼里,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丈夫和特别好的父亲,即使知道真相也表示愿意等待他刑满释放的那天。那么这样一个人,究竟为何在十六年前沾上人命?
马明跟陈某并不认识,他之所以会与陈某发生争执,并将其杀害是因为姐姐。陈某是天虹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一个小组长,在调动人事上有点权力。原本陈某的妻子在他带领的小组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不做了,陈某就对外招工。正好招到了马明的姐姐,便让她顶替了原本妻子的位置,马明的姐姐在这个岗位上干得还算不错。
可没想到的是,陈某的妻子过了一段时间,又想回到原来的岗位工作。该小组并不需要这么多人,招马明的姐姐,也是因为陈某的妻子离职。如果她想回来,就得再走一个人,马明的姐姐好不容易得到这份工作。并不想走,陈某便动用自己手里的权力,随便找了个理由把马明的姐姐开除了。这让马明姐姐觉得有点委屈,什么错也没犯,凭什么你说辞就辞?
其实当时劳动法已经出台,依照规定,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随意解雇的。就算认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也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无奈马明及姐姐都不懂得这些,于是走上了歪路,马明得知姐姐的遭遇后愤恨不已。叫上唐某,带着木棍和刀便找上了陈某,要他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并要求赔偿至少五百元的损失费,陈某这个小领导,平时也是嚣张惯了的。怎么肯答应马明的要求,不仅不答应,还破口大骂。让他俩赶紧滚,马明心中本来就有怒气,被他这样一刺激更是失去了理智。拿起手里的刀便对着陈某连捅两下,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马明本性并不是特别恶的人。如果不是为家人出头,他也不会捅那两刀,这些年也是后悔不已。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冲动害了陈某,也害了自己。马明一开始的目的只是教训教训陈某,主观上并没有非法剥夺他生命的故意,因而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是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这起案件的判处结果没有公布,但综合案件的全部情况来看,认罪悔罪态度、主观恶性等等。应该不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多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之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