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金玉妍为何非要和皇上计较八阿哥的满月礼?

  富察琅嬅失去永琏后,迫于家族压力,急于再生一位皇子稳固地位,于是让齐太医帮忙调养身体进行催孕才有了身孕,并且透过胎像十有八九是儿子。

  但这孩子赶上的时机并不好,之前皇上生病,富察琅嬅侍疾在侧,本就耗心费神,所以这胎很弱,为了安全起见,齐太医早早就采用了烧艾保胎的方法。

  

  富察琅嬅生产那天,孩子还未足月,便有早产之兆,只得请来接生姥姥。因为早产所以永琮的身子一直不怎么好,个头也不怎么见长。齐太医之前说永琮在十岁之后才能完全放心长大在此之前都很危险,且富察琅嬅因为催孕加早产今后生育的可能性也同样不大,这就意味着永琮是富察家唯一的希望了。

  

  加上之前永琏的事情,导致富察琅嬅对永琮格外地爱护。

  中元节那一天,永琮哭闹不止,这时,嘉妃难产的消息传来,皇后称嘉妃曾经生养,让接生姥姥和太医料理好便是。启祥宫中,樱儿见嘉妃难产,暗自窃喜。宫女命樱儿去请皇上,樱儿冒雨前往,可皇上正和高斌打人议事,不准人打扰。

  

  就这样,嘉妃好不容易生下了八阿哥,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在乎。因为现在宫里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都将心思放在了那个病弱的嫡子身上。

  七阿哥一出生就得皇上赐名永琮,“琮”字是祭地的礼器,又有继承宗业的意思,包含了很多期许,一看就动了立太子的心思。

  

  反观嘉妃的八阿哥,满月了才由内阁拟了名叫永璇。嘉妃说“璇,美石次玉,便是连玉都不如!”

  

  满月的时候皇上和太后赏的满月礼都是按照规矩赏的,一点没多,一点没少,嘉妃就很不平衡,她说七阿哥满月的时候足足多了十倍的赏赐,怎么到了她这儿就非得按照规矩来。分明很不服气,不过也难怪,毕竟满月礼是人生的开端礼。

  

  在古人眼中如果孩子能够存活一个月,就意味着已经度过了一个大难关。同时产妇也会在满月之时结束“坐月子”习俗。

  

  这两件事情其实都非常值得庆贺与祝福,所以古代才会出现摆“满月酒”的习俗。“满月酒”又可以称为“满月礼”。

  以前,男孩儿的满月,一般都是在出生后的第30天办,女孩儿则在29天。也有的地方,选在孩子出生后的24天办,寓意二十四孝,希望孩子将来能孝敬父母。现在大多都不再区别对待了,无论男孩女孩,都要办满月宴,时间上都会选择30天。

  庆满月前常同时结合给婴儿命名、报丁。先将婴儿与父母的出生年月日时报与通晓易理的先生,按正五行的方法给孩子起一个吉利的名字。

  

  古人说:"名以正体",名是用来作标志、正名份的。在我国传统典籍《礼记·内则》中详尽地记载了西周、东周时期的命名制度,奠定了汉民族约2000年间给下一代命名礼仪的基本模式。

  传统的命名礼庄重、严肃,以此使新生儿得到家庭、邻里、社会的承认,同时也充分蕴含着人们对新生命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家庭、家族、亲族乃至社会对新生命的关怀和重视。

  

  命名之后,将孩子的名字生辰写在红纸上贴到祖祠壁上,向祖上报丁。再由族中老太婆抱着新生儿到祠堂拜公太,告诉祖先:“裔孙某某,何年何月何日何时生贵子,取名某某,祈祖先保佑,日贪玩,夜贪睡,乖乖大。”

  除了命名、报丁,剃胎毛也是比较常见的满月习俗。

  

  “剃满月头”往往不会把婴儿的头发全部剃光,而是会在头顶前部中央留一小块“聪明发”,在后脑留一绺“撑根发”,寓意孩子聪明伶俐,扎根长寿。有的还会把刚剃下的头发,做成胎毛笔,胎毛笔又称“状元笔”。胎毛剃完以后就可以把婴儿抱至亲友之间,让来客瞧瞧,还要在院内外走一圈,称为“见世面”,婴儿也就在这时才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天空和大地。

  

  另外,还有开腥礼。有的地方满月当日主家会准备鸡、鱼、蛋三牲,妈妈抱着宝宝跪拜“公婆神”,祭拜完之后,妈妈用筷子夹一点点鱼肉给婴儿舐一下。

  吃过满月酒,母亲要抱着婴儿回娘家,离家时鼻尖点黑点,回家时鼻尖点白点,外婆要给红包,称“挂钱”,表示将钱挂在身上,寓意一生富贵。婴儿回外婆家小住几日,叫“挪窝窝”,住到娘家以后可以由娘家人分担一些。

  

  到了姥姥家后,先要揭开尿布,然后象征性地又打又骂,打骂完之后,抱着孩子去灶前,撒泡尿,让孩子拿一拿火叉,就意味着尿窝躲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嘉妃当时就是看到皇后怀孕才急着想再要一个孩子来巩固地位,永琮嫡子加病弱的特殊性就导致了他受重视,而嘉妃多次生育,对于皇上来讲早就没了新鲜感,不感兴趣也在常理之中。

  

  但满月礼是人生的开端礼,八阿哥与永琮一对比,受宠程度高下立见,也难怪嘉妃会这么计较在意了。

  END

  本期看点:大雩礼

  欢迎关注我,从影视入手,聊些有趣的文化。我们下期再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