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书评分享

  “子霖,我对不住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白、鹿两家的争斗虽然在唏嘘中划上了句号,但白鹿原的变迁,还会跟随翻滚的历史长河一道,永远不停息。

  翻阅完这样一卷雄奇的史诗,我的内心沸腾不止,脑中思虑万千。在我初读的时候,的确曾因“生死不能同时顾全,那就先顾生而后顾死”“知书后才能达理”等至理名言,而感到惊诧不已。但是,当我因鹿兆鹏成为从白鹿原迈出封建礼教的第一人,而暗自赞叹时,在我因始终恪守乡约的白嘉轩一生为人端正,而心生敬佩时,我开始为自己在评价“新”与“旧”中的武断与片面而感到羞耻。

  

  如果千千万如同兆鹏兆海的青年人,在那个时代未能突破封建束缚,革命就不会开始,白鹿村中的封建社会依然存在,陋习给人带来的痛苦将会继续蔓延。

  和他们一样的黑娃,也冲破了封建的枷锁,但没有守住应有的道德底线。他在民权运动初期的冲动和暴力,诠释了之后他所经历的难以逃离的煎熬。可是,最终回到了白鹿原的他,修身做人,跟着朱先生“学为好人”,成为了朱先生得意的门生,慢慢去除了前半生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耻辱。

  看来,对新与旧的对待,我们不能走上极端。

  

  还有一个角色让我感慨万千,她叫田小娥,是旧时代的影子。她唯一做错了的事情,便是受鹿子霖教唆,陷害白孝文,诱使他渐渐堕落,可是她遭受的痛苦与束缚却是她不该承受的。前期我对她只有淡淡的同情,可是读到黑娃与玉凤成亲,黑娃总将玉凤认作小娥的时候,我深切地为她感到悲哀。小娥的父亲也是秀才,如果家境并不贫寒,她或许也可以如玉凤一样,清清白白,知书达理,幸福一生。她的不幸命运,是那个时代的典型悲剧。而所有的一切,不应该是她的错误,但却用了她的一生来偿还。

  陈忠实先生在附录中写道,他翻阅多地县志时发现,“一部二十多卷的县志,竟然有四五个卷本,用来记录本县有文字记载以来的贞妇烈女的事迹或名字”,这些女人活泼泼的生命被时间缚束,只为县志上几厘米的位置。

  

  我们应当有所行动,那么该如何做呢?难道就是仅仅空喊口号,“把大门上那块字迹斑驳漆皮剥落的‘白鹿书院’的匾牌打落下来,架火在院中烧了”?如果这样的话,与旧时代的偏见有何区别呢?

  555电影网

  作者于书中引用的乡约,是吕氏兄弟创作的《乡约》,它是部用来教化民众的完整著作,是旧时代中应当流传下来,并应当被不断完善的文化。但是,“一树既老且枯,根枯了,干空了,枝头枯死,只有一枝一梢荣茂,这一枝一梢还能维系多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