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护航,重启“生命之门”

  近年来,意外或疾病导致的

  心脏骤停事件频频发生

  社会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自2019年起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联合发起将每年的6月1日-6月7日

  设立为“中国心肺复苏周”

  近日,市六金山分院胸痛中心

  通过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成功救治2例

  急危重症心肌梗死患者

  挽救患者生命

  病例一

  患者为65岁女性,因“持续性胸痛6小时”经120送至市六金山分院急诊科,到院时患者已出现心源性休克,意识模糊伴有小便失禁,心电图提示心脏停搏,随时可能猝死,病情十分危急。得知消息早已等候在抢救室的心内科医生与急诊科医护团队立即开展心肺复苏,使用多巴胺、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经过不懈努力,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复查心电图发现患者心肌明显缺血,考虑这是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随即转运至心导管室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发现左侧冠状动脉主干血栓阻塞,予以冠脉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患者转危为安,经过后续心血管专科治疗,现已康复出院。

   术前 血栓阻塞冠脉 术后 血栓消失

  病例二

  患者为55岁男性,因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1小时来院就诊,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明确,因心肌梗死面积非常大,“生命线”血管阻塞,患者随时可能猝死,需立即开通阻塞血管。

  金山分院胸痛中心团队与急诊科默契配合,齐心协力,紧密合作,对病情评估准备充分,在兼顾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为患者实施急诊冠脉造影,证实前降支血管阻塞,但在准备开通血管过程中,患者反复发作室速、室颤,随即出现意识丧失、浑身抽搐。

  心内科介入团队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多次电除颤等有效抢救后,顺利为患者开通阻塞血管,植入支架,挽回患者生命。

   术前 血管阻塞 术后 开通血管放入支架

  市六金山分院心内科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心源性猝死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预防的关键在于对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日常控制,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与保持,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

  一旦发生持续性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淋漓,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经120快速送达医院救治,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电除颤并尽早开通阻塞血管。

  日常生活中

  当有人疑似发生心脏骤停,倒地不起后

  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评估现场环境,确认抢救现场环境安全;

  ②识别判断被救者无意识 、无呼吸、无心跳后,快速呼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③施救者立即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④寻求周围人群的帮助,帮忙寻找附近是否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尽快获取使用,执行AED语音提示规范操作;

  ⑤施救者在现场坚持CPR及AED技术操作,尽量减少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停顿时间;

  ⑥被救者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或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决定是否继续进行CPR。

  再次强调,一旦发生胸闷、胸痛、气促不止等急性症状,请尽快就医,不可延误!

  供稿:王兵

  原标题:《为“心”护航,重启“生命之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