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镀金返校
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教师镀金返校?最近湖南省邵阳学院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引发了关注,原来本批引进23名的博士生,全是菲律宾亚当森大学的哲学(教育学)专业,为了这一次引进,大学花费了1900多万元,更离谱的是23人当中,有22人本来就是在职教师,这22人本来就是邵阳学院的工作人员,包括了普通讲师、副教授等,而这一次“镀金毕业返校”,22人平均一个人的引进费用,高达了84.4万元,这其中的水分太多了,而亚当森大学曾经也有过“加强认证”的消息。
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教师镀金返校?不少学校的老师认为这一种深造模式有争议,不过这是学校的事情,个人无力去说什么,国内博士的毕业门槛很高,属于是严进严出,有的学生四五年都毕不了业,而且博士与个人职称评定挂钩,而且大学当中博士占比有要求,与学校的评级也挂钩,在职教师选择了国外的大学读博,更容易毕业。
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教师镀金返校?菲律宾高校就是一个实证,东南亚的博士一般2年就能毕业,最长不超过4年,而且还可以上网课,各方面比较宽松,菲律宾申博已经是成熟的产业链,甚至不少中介与高校合作,东南亚的大学费用也不高,对于一些大学的老师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其实很多大学的普通教师,收入并没有很高,像邵阳学院公开引进博士,内部的教职工“留学镀金”这样的操作很常见,这样的“自产自销”相当于“博士批发”。
这一次引进的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博士生,除了1名是外校引进,其余的22人原本就是邵阳学院的教员,一名博士生引进费预计要80多万,包括科研启动费、租房补贴、不解决配偶工作补贴,总共花费了1900多万元,问题是这1900多万花得值吗?作为哲学专业,23人就职的是机械与能源、体育等多个不对口的二级学院,那这个博士读的有什么意义?
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教师镀金返校?这一批博士学时两年零四个月,而且他们本科和硕士大多与哲学毫无关系,这一种地方院校为了升级,搞一批“博士批发”提高了博士的占比,据了解郡阳学院这几年博士毕业的教师,至少已经一百多人,不少老师的专业与教授的专业并不对口,本来如果是社会上应聘,这种不对口专业,绝对不会要的,但是学院自己亲手送出去的,就变成欢迎回家。
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教师镀金返校?国外很多大学的水分很高,去东南亚读博的一般是高校在职老师,而且他们年纪大,英语不太好,一般会找中介处理流程,毕业容易无语言要求,加上两三年的时间,甚至不用发任何的核心期刊,菲律宾申博一般是7-13万,亚当森还算是比较有名的,不少中介坦言菲律宾大部分院校的博士,是不用语言成绩,你有一个硕士的毕业证书,个人没有犯罪记录,就差不多了。
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教师镀金返校?很多中介甚至提供全套的服务,比如帮助客户去申请,甚至辅导作业,以及论文等学业扶持,相比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博士算是很舒适的,能写毕业论文就行,由于中介在里边捞了不少,算下来费用也不低,中介能收到15万到20万,其实大学一般3至5万,不少中介的盈利一年超过千万。
不过菲律宾读博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少学校的作业很多,还是要焦头烂额,这两三年不会太轻松,亚当森大学在菲律宾排名不低,不过即使没有严格的要求,十几门课程毕竟是英文授课,有些硕士生如果英语不好,那真学不到什么东西,2020年开始,菲律宾不少高校对外国学生进行了网络授课,很多高校教师一边教书,还用低成本读了一个博士,不管学校水平如何,只要学校认就行了。
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教师镀金返校?现在不少大学被要求,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45%,邵阳学院教师1474人,其中博士学位452人,硕士学位的1002人,显然是达不到标准,为了量化指标,学校不断“批量引进”引发了争议,而个人有一个博士学位,对于在校内的升职也很重要,教师评高级职称,以及后来评教授,学历是很重要的。
高校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自产自销“博士批发”,教师镀金返校?在所有的行业当中,高校的教师学位与待遇挂钩是最密切的,国内脱产读博的含金量确实很高,但是博士招生名额紧缺,不少学校开始急功近利,特别是普通的非211院校,没有资本去吸引太多的人才,于是开始寄希望于洋博士,而不是考虑实际的教学水平,缺少严格的学术评价的,这与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大趋势是对立的,必须要进行规范和管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