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你,医药大反攻!

  在经历了长达15个月的熊市后,医药似乎有了见底迹象。

  说了快两个月的医药底,再不见底,小通的脸都要被拍肿了。

  9月26日,申万医药指数跌至7759点,之后4个交易日反弹5.67%。

  十一过后,医药再次探底。

  10月12日,申万医药指数跌至7749点,之后连涨5日,涨幅达14.16%。

  短短时间内,连续两次探底回升,这个“W底”会不会就是医药板块的底部?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

  行情难以预测,但几个事实还是显而易见:

  1、医药板块这轮熊市,跌幅已经和历史上最近3次熊市相当

  医药板块熊市跌幅

  数据来源:Wind

  2、这轮医药熊市,杀出了医药板块整体估值的历史新低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9月26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市盈率(PE)为20.31倍,为2000年申万医药指数上市以来的最低值。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制图 统计区间:2000104-20221010

  3、公募基金医药仓位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

  根据公募基金二季报,截止2022年6月末:全部公募基金医药仓位降至2017年以来低位;

  如果剔除医药主题基金,非医药公募基金仓位更是降至2009年以来的历史低位。

  公募持仓处于低位,一旦医药行情企稳,或意味着增量资金进来的空间更大。

  4、医药板块成交已大幅缩量

  在2022年8月15日至8月19日,医药板块成交额仅2249.38亿元,仅占沪深两市成交额的4.29%。在医药板块的“风光”的时候,这一比例能达到16%。

  这是医药板块成交额占比近十年的低谷,只有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17年4-5月、2017年8-9月比之更低。

  1

  经过15个月的熊市,估值、持仓、成交额占比等指标都显示医药板块或处于较为悲观的底部状态。

  医药的反弹可能在情理之中,但反弹的方式却出人意料——

  10月14日(上周五)申万医药指数大涨7.13%,连续向上突破5日、10日、20日、60日均线,43只医药个股掀起涨停潮。

  这样的大涨在医药板块的历史上,堪称罕见。

  数据来源:Wind

  到底发生了什么?

  国盛证券认为,医药板块在10月14日的爆发并非偶然,是经过了底部出清后,在近期政策利好刺激不断之下,由量变引起的质变,于是等到了10月14日医药板块集体爆发。

  到底是有哪些政策利好呢?

  7-9月

  北京医保局执行DRGs对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诊疗项目的豁免、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推进、

  创新医疗器械推迟进入集采、

  种植牙服务部分价格的温和调控、

  脊柱耗材集采。

  都是好于市场预期,落地后口腔、器械、骨科等都有修复,也积累了一部分对医药的关注度和调仓意愿。

  十一期间

  医疗新基建贴息贷款持续落地(加速医疗新基建推进)

  某CXO龙头从美国“未经核实名单”移除 (消除部分对于 CXO 的担忧)

  十一之后

  三季报预告期医药板块有不少企业业绩表现亮眼

  10月13日晚间

  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采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标规则相对温和

  对于集采等政策的悲观预期是这两年压制医药板块情绪的主要因素,历经15个月的调整,市场对政策的负向预期或已充分消化。

  从过分悲观的政策认知到正常认知的修复转化是医药板块走出底部的主要逻辑。

  一系列政策利好叠加,彻底引爆了医药板块的情绪。

  2

  一只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10月14日的大涨,让市场对医药板块重拾信心。

  医药板块会重回牛市吗?

  国盛证券认为,反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10.14 全面普涨之后,医药板块预计仍然会有纠结反复,但底部和后续的趋势可能已经形成。

  医药板块本轮超跌反弹预计或有三重因素叠加驱动:

  第一,在低持仓、低绝对估值、低成交量的三低状态下,由底部加仓带来的配置力度提升。

  第二,前期负向预期过分解读、过分压制的子领域资产开始修复。

  第三,医药恢复理性认知之后的高景气细分赛道恢复进攻属性。

  近期, 俄乌地缘冲突持续升级,在地缘风险、衰退风险、疫情的不确定性等影响之下,医药作为内需+刚需的确定性长期成长性行业,当前综合比较优势明显。医药板块或将成为不论是调仓资金还是新入场资金的重点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板块,医药板块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细分板块很多。

  医药板块细分行业

  小基快跑制图 数据来源:申万行业分类

  每个细分板块的商业模式、面临的政策环境等都大不相同,股价走势分化较大。

  就拿这一轮医药熊市来说,表现较好的医药商业(-13%)和表现较差的医疗服务(-52%)之间的差距接近40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 数据区间:20210701-20221017

  在这种情况下,比起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行业指数,基金经理发挥专业优势,或能做出显著的超额收益。

  在这轮医药熊市中,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布局医药商业相关个股,回撤控制很不错,相对于医药指数的超额收益明显。

  数据来源:Wind,融通健康产业A基金每日净值来源于融通基金官网,每日净值经过托管行复核;统计区间:20210701-20220926,统计区间内融通健康产业A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9.89%。注:为了便于比较,将申万医药指数视作一只基金,期初净值即2021年7月1日净值等于融通健康产业A期初净值。X日净值=X日收盘点位/20210701收盘点位*期初净值。另:统计开始日为2021年7月1日,申万医药指数实际点位为13537.98点;统计结束日为2022年9月26日,申万医药指数实际点位为7759.7点。

  较好地控制回撤,也让他的业绩,无论是短中长期,在同类中均处于领先。

  融通健康产业 基金代码:000727

  排名相关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时间截至2022/9/30; 同类基金为:2.2.1 混合基金-医药医疗健康行业偏股型基金(A类)。万民远任职时间为2016年08月26日至今。万民远当前在管3只公募基金:融通健康产业成立于2014年12月25日,2017年-2021年的业绩分别为-7.81%、-16.36%、86.88%、66.75%、14.92%,2022年上半年业绩为-5.2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59%、-18.55%、25.74%、34.49%、-2.8%、-9.73%;万民远自2016年8月26日管理至今。融通鑫新成长成立于2021年10月8日,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收益回报为7.0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6.81%;万民远自2021年10月8日管理至今。融通价值成长成立于2022年7月18日,万民远自2022年7月18日管理至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业绩经托管行复核,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

  医药板块前景广阔,但投资难度也较大,和万民远这样的优秀医药基金经理“同行”,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

  国盛证券,《底部出清利好刺激不断,量变引起质变,“医药涨停底”出现,让医药重归牛途》,20221016

  文中券商观点均节选自券商研究报告,仅作举例说明,不代表本文观点,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与承诺。

  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

  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四、上述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由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rtfund.com】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