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悲剧笔记整理(一)《普罗米修斯》

  2021年秋学期上了吴晓群老师的希腊悲剧模块课,课程围绕《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四部悲剧展开,推荐使用的是罗念生先生的译本。本人受益匪浅,因此课程结束后准备对笔记重新做一下整理发上来。绪论的部分没好好听讲,只整理四部悲剧的一小部分,结合上课笔记和本人写讨论稿时的一些想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笔记对课程的内容仅仅是浅尝辄止,尤其是对于比较本质的内容(如命运观和人的有限性)不会有很深刻的探讨。非复旦的学生阅读这份笔记可以对相关悲剧有大致的了解,复旦学生(尤其是理科生)推荐去上吴老师的模块课,会有很多启发。课程是开卷考试,考2道论述题,这份笔记应该能保证不至于挂科。

  由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所作。埃斯库罗斯最早开始使用第二个演员(此前的希腊戏剧都由一人来演,其后索福克里斯又开始使用第三位演员),由此确立了戏剧的形式。他的作品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特点。作品中用词华丽、夸张乃至晦涩难懂,例如他把灰尘形容成“泥土的兄弟姐妹”,把鹰形容成“有翅膀的狗”。他对剧情结构和人物刻画相对不重视,更注重在作品中描绘宏大场景。

  是一部三联剧,分别为《被绑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三联剧是希腊悲剧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们剧情上相互连贯,但故事又可以独立来看。古希腊会举办戏剧节,戏剧节不是世俗化的节日,而是对神灵的祭祀活动,观看戏剧被视作接受神的教化。一天的时间可以演三部独立的悲剧或者一部三联剧。

  这部悲剧讲述的故事广为人知,这里不加赘述。普罗米修斯在神界反抗暴君、为人类谋福利的形象,被后世认为具有民族精神。然而在悲剧创作的时代,普罗米修斯是否作为正面形象出现,以及我们现在看待这部悲剧(或这些悲剧)应该带有怎么样的视角,先按下不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普罗米修斯都有很高的评价,不仅如此,后者将埃斯库罗斯称作“具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强烈倾向”包括但不限于诗人的爱国倾向、民主倾向和命运观念,这些百度一搜便知,结合文本可以得到更深的感悟。

  《普罗米修斯》和课程涉及的其他悲剧很大区别是,这部悲剧中多数出场角色都是神(只有伊奥不是),因此明面上矛盾主要在神和神之间展开。

  普罗米修斯在盗火前就与宙斯产生了矛盾:

  “他也逃不了注定的命运……这还不是道破的时机,我得好好保守秘密……”(515-525)普罗米修斯知道“宙斯将被他的子女推翻”的预言却不透露给后者。以宙斯为代表的奥林波斯诸神是古希腊的第三代神,这三代神的权力更迭多为后一代推翻前一代,且新的主神都是前一代主神的子女。

  盗火后,普罗米修斯被钉在大高加索山上:

  “那时候宙斯的有翅膀的狗,那凶猛的鹰……会把你的肝啄得血淋淋的。”(1007-1025)鹰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的内脏,由于神是不死的,第二天内脏又会长出来, 接着又被啄食,周而复始。 希腊悲剧中神与人虽然同型同性,但人是有限的,神是不死的。

  用来锁普罗米修斯的锁链由铁匠神赫淮斯托斯打造,后者非常矛盾,既对普罗米修斯表现出不忍心,又不敢违抗宙斯:

  “……我却不忍心把同族的神强行绑在寒风凛冽的峡谷边上。可是我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做这件事;因为漠视了父亲的命令是要受惩罚的……”(10-35)这里提一句,前面引用的部分都是悲剧中原文内容,括号里是在原文中的位置(行数,下同)。吴老师在教这门课程的时候,非常重视文本意识。

  奠基神话为后世的思想观念提供基础,与时代的转折有关,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未来有指导作用。奠基神话里的角色在后世化为一种精神类型,他们的形象不断丰满,内涵不断被解释。奠基神话分为起源神话和典范神话(顾名思义,不做详细解释)。

  《普罗米修斯》是典型的奠基神话。阅读原文可以发现,普罗米修斯在悲剧中的形象并没有什么地方表现出明显的高大之处,在古希腊的画作中他的形象甚至有些猥琐,符合偷偷摸摸的小偷形象。但在后世的改写之中,他变得高大雄伟。

  《普罗米修斯》属于起源神话,总体上来说它是人神关系的起源,分点来看它是祭祀、火、女人的起源。

  祭祀活动的起源见于《神谱》535-561行。

  神与人发生争执,普罗米修斯为了调解宰杀一头牛,分成两堆给神和人,按照规矩由神先选。然而普罗米修斯为了迷惑宙斯,分的时候其中一堆在白骨上蒙上脂肪,另一堆在肉上盖上内脏。于是宙斯被蒙骗选择了前一堆。这之后凡人效仿普罗米修斯,在祭坛上焚白骨祭神。

  这里凡人与神共食代表分享神性,由宙斯先选择显示出神高于凡人。在故事中,普罗米修斯表现出的形象较为狡猾,而宙斯则有智慧无穷的形象。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智慧无穷的宙斯会被蒙骗?这里按下不表。

  火的起源见于《神谱》562-569行。

  火种原本属于神界,“不灭的火种”和“永生的神”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给人类之后,对于人来说火有两方面意义:物理意义是防身和制作熟食,精神意义是生命的不息。

  “生命的不息”比较抽象,不妨用下面的例子大致解释:希腊建立新城邦前要用母邦的火种点燃新邦祭坛上的火,代表城邦物理上的转移和权力的让 渡;隔一段时间要熄火清理灰迹而后点燃新火,代表旧生命的死亡和新生命的萌发。

  女人的起源见于《神谱》570-612行。

  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给人类之后,宙斯非常恼怒,于是命令铁匠神赫淮斯托斯打造了潘朵拉,其他神对潘朵拉进行打扮之后送到下界,凡人不能抵抗其诱惑。由此产生了女人和婚姻。

  为什么潘朵拉对于人类来说是灾难和惩罚?这个问题本人理解了很久还是不太懂。吴老师的解释是,潘朵拉带来婚姻,继而给人类带来了一个两难的问题:若不结婚,老了无人供养,死后财产会被亲戚分走;若结婚,可能生下淘气的孩子,下半生没完没了。

  从整体上来看,普罗米修斯直接或间接带给人类祭祀、火和女人,结果上都导致了人和神的分离。之前人和神共食,之后人和神分食;之前人没有火完全依赖神的庇护,之后人可以用火驱赶野兽;之前人没有女人不能繁衍(另有学说认为潘朵拉不是女人的起源,而是娇气、柔弱类型的女人的起源),新生命由神创造。

  虽然讨论的是《普罗米修斯》这部悲剧,前面引用的都是赫西俄德《神谱》中的故事。吴老师在教这门课程的时候,提示我们注意不同作品中的互文。罗念生的译本中,这些部分都在《普罗米修斯》下的注释中提及。

  对于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原因,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以下面四种为主:

  第一种说法是普罗米修斯遵循宙斯的意愿盗火(见《神谱》530行),即普罗米修斯的一举一动都在宙斯的授意下或预测范围内;第二种说法盗火是宙斯为他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成就伟业设计的,目的是把普罗米修斯绑在大高加索山上,赫拉克勒斯完成的十二件丰功伟业之中包括解救普罗米修斯(见《神谱》532-533行);第三种说法是普罗米修斯想要与宙斯比赛智慧(见《神谱》535行);最后一种说法是为伊奥的出场做铺垫(见《普罗米修斯》第三场)。

  这里不详细展开。除第四种说法以外,其余三种都显示出宙斯的智慧。

  站在人的角度看,宙斯的惩罚似乎太过残忍。但宙斯作为神秉持着更高的道义,人无法想象这种道义,但可以从人的角度揣度,这也是人的可贵之处。

  在希腊的律法中从人那里偷盗是小罪,从神庙里偷东西要处死。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从神那里偷火种,近似于后者。太阳神阿波罗的警句“认识你自己”,即警告人类要意识到人神之别,不能僭越。尼俄伯的悲剧即人类自以为能与神相媲美的后果(不展开了,百度能搜到)。

  对《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有初步了解之后,会产生一个疑问:明明偷火种是普罗米修斯干的事,人类只是被动的接受,为什么人类也要被惩罚?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人用火驱赶野兽,是普罗米修斯把自己的傲慢加在了人的身上。而人自以为聪明,在理性和怂恿和支配下做出这些事。这样会发现,宙斯连同人类一起惩罚是有原因的。

  这里的“理性”不是一个褒义词,意思是有限性,阅读有关希腊悲剧的其他文献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由于人的有限性,人类自以为可以与神相媲美,造成渎神,于是神带给人类无限的惩罚。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宙斯对人的惩罚。

  另一个角度是,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和人类是为了捍卫宇宙秩序(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火种打破了秩序)。第三代神上位后,宙斯吸取了前两代神覆灭的教训,建立的新的秩序,其中包括为众神分配权力。这里不多展开。

  总而言之,现代人褒扬普罗米修斯,是因为立场不同,在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事件中,人类是受益者,因此褒扬时忽略了事件本身的性质。 站在人类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普罗米修斯看作第一个博爱主义者,他赋予人类神的东西;但站在其他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过于富有同情心是不节制的表现,这里显示出普罗米修斯没有完全的神性。

  “我既知道定数的力量不可抵抗,就得尽可能忍受这注定的命运。”(101-104) “他也逃不了注定的命运。”(518)命运是希腊悲剧中非常重要的主题。命运三女神是上一代的神,在悲剧中只出现名字没有具体的事迹。三位女神都 是纺织女神,编织人生命的长度,最小的一位编织生命线,中间的维护,最大的剪断。这三位女神在悲剧中似乎并不经常出现,其他神也可以介入人的命运。

  关于命运的讨论是《俄狄浦斯王》的重点,因此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其实是我懒得码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