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电影《神探大战》的结局?
结局李俊在玻璃窗上的影子又是方礼信,这是啥意思?这部电影我看的懵懵懂懂的
李俊因为在老婆去世后第一次执行任务时看到了怪物,其实那个怪物是他的阴暗面,他老婆的死是让他看见怪物的契机。他神探的人格让他不能承认自己有阴暗面,所以开枪射击怪物,这个时候他只有让自己籍心于破案才能压抑着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才开始了他之后神叨叨的破案生涯。
在结局的地方,他的女儿被方打死,而方也在同时死了。这时候他再次看见了怪物(亲人再次在他面前死亡,这是见到怪物的契机),这时候他还是下意识的开了枪。而他在这时候问女主有没有看见怪物,这时候其实也是在问自己,要不要向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妥协,因为他的亲人已经全部死掉了。是因为他一心破案维护正义才会落得这个下场。而女主说看见了,只是想安慰他。而他的理解是告诉他就算向阴暗面妥协也是能够被理解的。这时候他的笑有一种释怀。
结局的时候李俊在警局里的讲话就很不李俊,以前的李俊瞧不起别的警察,别人在他嘴里都是废物,而在警局里叫大家要谦虚不要自大,要细心。这时候他就是在模仿方的伪善。在模仿他以前最瞧不起的那些行为。所有亲人的离世,让他决心开始模仿他最恨的罪犯。这时候他已经真正的化作了那个怪物。
来点正能量。
结尾说明李俊经此一役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改掉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坏毛病并且开始团结同事。结尾用尼采的话和镜子中的倒影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免被腐蚀。
-
因为,韦家辉非常努力地,在把方礼信和李俊两个角色并置。
首先,他俩的出发点很像,方是年少时饱受母亲和兄长的家暴,性格极端。李俊则是突遭妻子抑郁自杀打击,女儿又叛逆混社会,打击之下精神失常丢了工作。二人又都是智力超群,能力出众,李俊是警队有名的神探,破案无数,方礼信则自小就有能力弑母杀兄,混进警察队伍平步青云。二者都非常有理由走上极端的道路。
从组织一场超大型的犯罪,报复整个社会而言,都有相当坚实的可能性。
到了最后,在充满火焰、浓烟和弹坑,如同地狱一般的甲板上,两人都是满身伤痕、枪下就是自己的孩子,谁走出去谁就是英雄,对方就变成「神探、屠夫、魔警」。
正像一个玻璃的两面,一面是李俊,一面是方礼信。联系这一镜头的上文,即李俊翻阅卷宗,分别是方礼信杀母、杀兄和李俊妻子自杀三个案子,玻璃的倒影再明显不过,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李俊有太多和方礼信的相似之处,过往悲惨、心魔重重,仅仅是一念之差,就有可能活成对方的结局,映出方礼信的影子(即坐在那儿的就可能是方礼信)。
也就是一直片子在说的:
与怪物战斗,小心自己变成怪物。以及
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借着这个意象的线头向前梳理,这部片子所歌颂的很清晰,就是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李俊看似疯疯癫癫,命运多舛,但最终坚持住了一个警察的操守,追踪凶案找出真相、保护无辜者(欧阳)、不因愤怒滥杀无辜(不杀孩子)、奋不顾身抓住嫌犯。反看方礼信,就很清晰了。
这种相同处境下的二人面对选择是韦家辉的多部电影的经典主题,或因选择不同,而导致的不同命运,或因人性做出同一选择:
《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黑社会马仔阿狗一直混社会,面临抉择,要么浑浑噩噩继续混,要么轰轰烈烈奋起干它一场。片子将两种选择分拍两部,揭示各自的最终结局;《神探》(2007):同样是警察丢枪,何家安和高志伟做出的选择。以及同样是出于警察的职业操守,何家安和陈桂彬追踪同一个案件,最终各自做出的选择P.S:全片评论欢迎移步我的这个回答~
韦家辉执导,刘青云主演的电影《神探大战》拍得怎么样?值得看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200734/answer/2566386921
-
看了这么多回答谈谈自己的理解吧。
既然是大战,那明显指的就是两边:李俊和方礼信(和他的徒弟)
故事的隐线:
1.李俊和方礼信的对立,两个人都是智商极高,李俊脾气暴躁但内心还算是个想破案正义的警察(虽然精神确实有点问题就对了),方礼信则是很正气大好人的表象,但实际上是个变态杀人狂。外在越好内在越坏,反之亦然。这个信息后面会用到。
2.李俊见到的怪物
3.串联本片的一句话“和怪物战斗,小心不要成为怪物”
首先李俊必不能是什么幕后大BOSS,屠夫和魔警肯定就是方礼信,这些李俊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也很符合逻辑。大决战的时候方礼信也亲口说了:我是屠夫,我是魔警。如果李俊参与了屠夫案魔警案,房礼信凭什么自己一个人全背下来?根本就不合理。所以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争论的必要。
第一屠夫案时期,由于常年被家暴的方礼信心理已经出现问题化身屠夫,在虐待陈仪的晚上接到电话所有警员停止休假要去巡逻,不出现必会被怀疑,直接杀死陈仪又没时间处理尸体,干脆放她走(或者想着回来再处理?是不是故意的还不能确定),假装救了她,然后误导全部人往村错误的方向搜,了解了陈仪记得的事情之后,设计了同样的路线(或者说另一边本来就是有符合条件的路线)台阶、风车、水流等,发现是佘强,而且精神还有点问题,那就好办了,搞过来几具尸体,把陈仪的围巾搞上去,完成嫁祸,同时为佘强的女儿后续加入埋下伏笔。
第二魔警案,魔警案有人说是李俊干的,因为方礼信没有动机,那李俊的动机呢?也说不通,所以我的理解是方礼信就是瞄准了两个受害人警察的儿女(记得他们遇害前在谈论儿女的志愿问题),造成一宗悬案,再拉受害人的儿女入伙,只能这样解释。因为魔警案的关键是被冤枉警察的鞋带绑法,呼应后面方礼信故意给陈仪绑同款鞋带,引李俊入套的,想要嫁祸屠夫的罪名给他,这里的鞋带是剧情很关键的一环,所以魔警必须是方礼信不然鞋带这个关键信息就引不出来。
(忽略了一个点补一下吧,还有银行抢劫案没提,方礼信的动机就是抢枪打劫银行,给后面的神探徒弟们买装备)
对于有人说为什么唯独这两个案为什么李俊破不了,因为他参与了其实我是不太认同的,因为这两个案子都是幕后黑手方礼信干的,他都是第一时间到现场,然后对其他警员进行误导,(屠夫案故意指错受害者跑来的方向、魔警案故意大声叫“为什么开枪打伙计!!”)两个案件的负责人其实都是欧阳剑,由于一开始就被误导,信息是错的,所以导致李俊也破不了,这也合理,因为这两个案子幕后都是本片的BOSS智商最高层的方礼信,这也是李俊一直攻击欧阳剑说他有大问题的原因,他的查案方向一开始就是错的。
再仔细想其实李俊对其他的悬案也是了如指掌,总不能雨夜狂魔、庙街、烹尸和方礼信的妈妈哥哥这些他也参与了吧?这部电影李俊的人设就是神探,这些细节就是他推断出来的,他的确就是这么神,并不是因为他参与了才知道的,观众要接受这个人设。不然按这个思路走但凡是李俊参与调查的案子他都得成为嫌疑人。
谈谈李俊,最后给到的画面的三个案子:方礼信的妈妈、哥哥还有李俊老婆的案子,还有最后玻璃上的倒影。首先我们都知道这是记录冤案悬案的本子,方礼信的妈妈、哥哥的死是影片中间李俊根据陈仪给的信息才推断出来的,那么之前是悬案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李俊老婆的案子也在里面?我原本愿意相信李俊是好人,但若不是有问题的案子出现在本子里有点怪。结合前面找屠夫老巢的时候,李俊对家暴的特征如此熟悉,我推测李俊可能也是个家暴狂魔,虐待自己的老婆致死或者老婆受不了自杀死。之后李俊第一次看见了怪物,怪物其实是有种失去一次亲人就出现一次的意思。怪物肯定是不存在的,可以理解为李俊心里的阴暗面吧,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怪物跑了还是死了忘记了,反正就是被击退了,理解为李俊的阴暗面没有被他所接受,他还是可以继续当“神探”。但他也因为被认定精神有问题停了职导致了他的脾气暴躁,后来又大闹魔警案的记者发布者被开除,关在精神病院,导致整个人已经疯疯癫癫的了。
第二次就有点巧妙了,怪物没有被打跑没有被杀死,问陈仪她也说看见了,我觉得陈仪指的是方礼信,但同时也有感激李俊从而安慰他的意思在,即使他精神有问题,但是他又救了自己,怎么说呢,就算是对神经质的一种安慰吧。但是就是这一句肯定,让李俊觉得自己没有疯,他释然的哭了,这一次他接受了怪物的存在,所以他已经不是单纯的“神探”了,正对应他前面说的“人人都能变怪物,为什么我不能?”他穷尽一生破案追凶,最后却失去全部亲人,让他已经受不了了。这一次是女儿的一句“我以你为荣”让他没杀死房礼信的孩子,那下次呢?别忘了李俊已经没有亲人了。
接受了怪物的存在之后,最后在镜子里看到方礼信也好说了,进入警局之后李俊说话就开始不对劲了,变得谦虚了起来。如果电影在这里结束,那你可以理解为这是角色的成长,他不再自诩神探,而是决定和同事好好相处一起破案什么的。但是结合后面的镜头,不得不让人觉得此时的李俊已经收到了方礼信的影响。
开头说到了,两人是对立关系,他们都智商极高,如果方礼信愿意,他也可以做神探,而李俊如果想,也可以做逍遥法外的屠夫魔警。码头方礼信说了“今天要么你是神探我是疯子,要么你是疯子我是神探”,加上两人后半段都穿着同样的黄色雨衣,让我觉得这里有一种两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思在,方礼信就是坏的李俊,李俊就是好的方礼信。镜子倒影的意味应该是李俊表面好内里坏这一种转化已经开始了,这也是潜移默化成“方礼信”的一种信号,他不是以前的自己了,他有可能会变成下一个“方礼信”。
经历了这么多,在与怪物战斗的李俊,还是没能逃过他对女儿的教导,失去女儿之后,他也将渐渐变成怪物。
再说一个比较多人谈论的问题,方礼信绑错手被黄欣认出来的问题,这里我不认为有多大的玄机,就是剧情需要,让她捡了一个漏。
必要性1:当时全场只死剩陈仪和李俊,他们之前被认定是一伙的,只有他们活着出来根本证明不了他们就是清白的,毕竟死无对证。
必要性2:欧阳剑虽然最后没死,但是也已经疯掉了,如果最后仅凭他一面之词就洗白了李俊未免过于牵强。
必要性3:政治正确。O记老大黄欣整场电影都被幕后真凶牵着鼻子走,这里让她立功也是提供一个信息:虽然她的确不及两位神探这么聪明,但打骨子里还是实实在在属于正义的一方。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整个警察群体其实都是好人为主。
房礼信虽然说智商很高,但比较低级的失误他前面也犯过一次,就是绑鞋带,如果没绑错后面就没这么多事。黄欣这一次捡漏反而恰恰对应了李俊说她探案就是作秀,根本没有认真办案,被她这样子轻易就发现最后真相反而讽刺了她前面的无能和愚钝(前面她都被房礼信牵着鼻子走)。还有看到一个很妙的回答说这里的左右绑错甚至呼应了最后镜子里的方礼信,因为他们是镜像的,所以左右手是同一只手,看到这一条还是很惊艳的,韦家辉如果是刻意的话那真是很神!
还有一个比较多人讨论的问题:方礼信是李俊培养的。这个我也说说个人的看法,我觉得不是。首先电影里没有交代李俊方礼信的任何渊源,所以我偏向是他们两个是对立对等的关系,而不是师徒关系,如果是,那为什么方礼信好好的要去挑战他的师傅?没道理。我认为是方礼信在魔警记者发布会上看到李俊居然神到把自己的作案细节都分析得一清二楚,加上看到天桥下李俊写的东西,他把这么多冤案悬案都破了,他就兴奋了起来,联合受害者家属去挑战李俊,上演了这一出“神探大战”,他想看看李俊到底能不能抓到自己,一决高下,谁是疯子,谁是神探,这才是他的目的。总不能是方礼信真的在乎那些受害者吧?还有别忘了,这部电影的主线主题是“李俊跟怪物战斗,最后自己变成了怪物”,这条主线是绝对的,如果方礼信是李俊培养的,那岂不是李俊一开始就是怪物?还有“变”的必要吗?所以我觉得方礼信不可能是李俊培养的,因为有点违反主线主题的意思。
再吹一下刘青云的演技,炸裂!!!!是现在影院很少有的好片了。无双、怒火重案,这种能看爽的院线电影最近真的不多了
反对所有“黑暗向”解读
回顾一下整个故事吧(只看了一遍,一些细节可能记得不是很清楚,如有错误望指正。)
方礼信自小受到母亲和哥哥的暴力虐待,十几岁时设计杀母(瘾君子)、杀兄(车祸)。两件案子均由欧阳剑侦办,李俊当时及事后没有发现疑点,呼应了后面在车上说的“现在想想这两件案子不简单”。也侧面说明了方从小就心思缜密,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方成年后进入警队。
李醉心探案,被誉为“神探”,但疏于对家人的关爱,致使妻子抑郁自杀,同时导致了后面女儿的叛逆(小臂上有刀刻hate字样)。
李在一次行动中看到“怪物”,拔枪追击,事后诊断出精神解离症,被停职。症状是幻听幻视幻觉,对于不存在的人实际为自我演绎。(我的理解是他的推理能力实在太过天才,本身就承载着大量负荷,妻子去世给予的沉重打击使他精神失常。“怪物”形象直接来源是那个雕像,象征人性的恶,这一点在女儿小时候就教她“和怪物战斗的人小心自己不要变成怪物”可以相佐证。在后面出现的司机、三虎、光头鱼婆,看似是以当事人的角度述说线索和细节,实则全部为李的调查推理结果,足以说明李的能力当得起“神”字。)
方预谋屠夫案,从一开始选址就挑中了极多细节相似的东村西村,预留好了退路,有智力障碍的佘强作为一号替罪羊也在算计之中。之后方虐杀三十人,将自己的童年阴影投射到被害人身上,故体现出两种施暴痕迹(母、兄)。直至陈仪被虐待的第三天,本欲直接打死(前两天轻第三天重),接到警队电话得知已被追查到附近,于是按照计划放走陈,从容收官。(故意被查到的,享受这种被紧追着的感觉。另一方面根据警服方此时大概还是个小警员,显然其“天才”没有被人发觉。)
方误导陈,将嫌疑引向佘,同时误导欧阳,使佘的嫌疑坐实,并在对峙中冒险出手抢夺还是小女孩的杨丽,致使欧阳开枪击毙佘。
李独自调查,认为欧阳探案太过武断。
陈大学毕业后进入警局,后与方结为夫妻。
四年后方犯下前后两起魔警案,此时一号替罪羊为秦志滔,但故意卖出破绽,将两只鞋鞋带用伊恩结分别正反绑住(欧阳的惯用绑法也是这种)于是欧阳成为预留的二号替罪羊。
李用神一般的推理能力还原案发现场,持枪大闹新闻发布会,指出“欧阳剑很有问题”,被制服后关进精神病院五年。
方看到惊慌逃走的张琳,开始进一步谋划。方太欣赏李这个“神探”对手了,对他的天才十分肯定,以至于产生了近似吃掉他取代他的设想。
往后十七年间,李被放出,在天桥下面将大量冤案悬案破解而且把答案记录下来;佘强之女杨丽、秦志滔之子齐家柱先后在方的引导下加入警方,并初步成立“神探”组织;张彻底成为小太妹,因犯事被拘留,由杨齐二人(方)讯问,将其吸收进入组织。此后几人根据李的推理结果,筛选冤案悬案的受害者子女,不断壮大组织,同时方对组织成员进行洗脑和一定程度的训练。
时机大致成熟,“神探”组织开始作案复仇,李闻讯而动,并遇见了“西九女神探”陈仪,在飞尸烹尸两案复仇中步步紧逼。
齐杨跳反,两名警员当场被枪杀,欧阳被绑走。最终被打到意识模糊录下了认罪视频(也可能是用了药物)。
张琳为李女儿的身份被揭露,李被拘捕。(方根据李的言语和动作判断出其出现了女儿的幻觉,故意冲着角落播放视频以此刺激李。李说方不可能看到她,此处能说明李对自己病情很了解,同时说明只是时有发病,并未疯掉。)
黄欣手下在欧阳家搜出方栽赃的大量证物,也揭示了陈就是唯一一个屠夫案幸存者。
方预判了李和陈的行动(李要查明真相纠正女儿,陈不愿相信欧阳是凶手),给陈绑好鞋带,并交给她车钥匙。果然李逃出警局,并由陈驾车扬长而去。自此二人被方泼上脏水。
李陈二人顺着方的诱饵踩入陷阱,李发觉自己被嫁祸成了屠夫。(有知友提到李能准确叫出每一个受害者的名字是因为有特征物品。抽过的雪茄和旧的什么物件(警员证?)大概率是李被送进精神病院期间获得的,不然谁能偷他东西。)
港口决战的铺垫戏份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李陈二人赶至,救下欧阳,与张汇合,第一波枪战。飞虎队出动,方偷袭飞虎队并引动爆炸,将事态升级,飞虎队由抓捕策略转变为击杀。方与“神探”成员汇合,洗脑并分发手雷,达成双向灭口。第二波枪战。
方披上黄色雨衣,左手缠绷带,开始最后收尾(关于左右手的问题,合理怀疑是故意的,毕竟按照黄的水平连正反鞋带都发现不了,最后还是顽强活下来的欧阳揭发了方,黄这才发现绷带的细节,所以对于方来说,欧阳反正已经“死了”,等自己杀掉所有人出去这点小事无伤大雅,或者自己把李逼成怪物自己死掉,正好可以供李证明清白)(过度理解)
李在目睹女儿被方枪杀后,依然没有选择杀掉方的孩子,这正是因为刚刚跟女儿和解了,他坚定地没有被深渊吞噬,没有变成怪物。李又一次看见了“怪物”,这是亲人死去的应激。他问陈看见了吗,陈犹豫好久,说看到了,眼睛看向的是方。这里不是误解了,确实有两重意思,陈是了解到了李之前的情况的,所以有对李的认同,也有表达方就是个怪物的意思。
李的精神疾病还没好(不然不能只当个顾问被安排到角落),但是心理是蜕变了一重的,他能意识到自己也会有疏忽,也会犯错,并且得到了惨痛的教训,所以把“神”字摘掉,不再偏执地以“神探”自居。
至于最后三个案件,我个人理解那就是李俊的心路历程一类的东西,毕竟那就是三张从报纸上裁下来的纸。妻子自杀是他的转折,方杀母弑兄既是李出现了疏漏,同样也是方的转折。玻璃上映出的方,不是他内心的黑暗面,而是另一个完完全全不同的他,是凝视他的深渊,是堕入深渊的他,是他与之战斗的怪物,是变成怪物的他。但是他没有,我记得最后是有一句话的,也是尼采的句子——“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对于李俊方礼信两人形象的诠释上, @Alyu 这位朋友讲得比我精到许多。
不是我强行正能量,前面刚刚跟女儿和解、自己天人交战没杀孩子、得到陈仪的认同释怀了怪物、从神探变成了探,就因为映出个方礼信,突然间阴暗面再生了?要说放在恐怖片结尾,突然异虫孵化、僵尸睁眼,虽然烂俗但也还好。放到这里合理吗?这不突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