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影视化是个“攥紧灵魂”的过程丨专访阅文影视马好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 │ 尢尢

  一个丰富而充盈的IP,通常具备着不少可供挖掘的亮点,而对于不同的受众来说,收获感动与惊喜的要点也往往不尽相同,刚刚热播收官的《天才基本法》便是如此。

  在刚接触到《天才基本法》这个IP的时候,总制片人马好天然地被书中所描绘的数学天才吸引,素来为《心灵捕手》这类能够带给人激荡力量的命运故事而着迷的她,认定了隐藏在《天才基本法》身上的独特气质。

  对于马好口中,“有着独属于创作者的清澈少年感”的导演沈严来讲,《天才基本法》更类似于一个《当幸福来敲门》的故事。虽然对于原著中打动自己的点并不一致,但不妨碍二人对书中承载着浓烈情感达成共识。《天才基本法》对于情感的偏好和表达也是让沈严接下这个项目的决定因素。

  

  而在阅文集团CEO程武眼里,《天才基本法》是一部特别的作品,也有特别的难度,也不是当时市场的主流选择。但在新颖的设定背后,他看到了故事内核中的“热爱、温暖和坚守”,“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

  在《天才基本法》中无论是新奇设定和叙事风格,还是引人共鸣的父女情谊,无疑也符合这个基调。这也是《天才基本法》能够取得豆瓣开分7.7,播出平台热度突破9300的原因之一。

  这一点,从今年上半年阅文影视参与出品的另外两部作品《人世间》、《心居》上,也能窥得一二。

  在与阅文影视副总裁、七彩工作室及阅川工作室总经理马好的对话中我们也了解到:在历经了《人世间》、《心居》、《天才基本法》这三部现实题材作品后,阅文影视的后续也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阅文IP的影视化开发上,以持续稳定的产出来加速IP内容产能转化。未来,还有源源不断的好故事正在路上。

  

  阅文影视副总裁、七彩工作室及阅川工作室总经理马好

  IP影视化是个“攥紧灵魂”的过程

  阅文影视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

  无论是此前与腾讯影业、新丽传媒一同打造的《庆余年》《赘婿》等现象级剧集,还是今年在不同层面上均引起热烈反响的《人世间》《心居》《天才基本法》等爆款作品,都为阅文影视的影视化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在从文学向影视作品转化的过程中,如何衡量并挖掘具有深度开发价值的IP,以及如何将IP影视改编体系化开发,仍然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这点即便对于已经有过数个成功作品经验的马好来说,也并非一件易事。

  “我总觉得剧本开发是最难的,因为文字与影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鸿沟。就像《天才基本法》这类清水文,通常会用比较漫长的过程和相对内在的心理建设,如细沙一般地去逐步积累并慢慢带着读者走入人物情感。但在今天,大部分影视剧受众都不可能花费这么长时间去接受和代入一个角色,所以我们必须赋予剧集更加紧张的戏剧情境、更加极致的人物关系和更加高频的戏剧能量。”马好说道。

  

  但与此同时,马好也非常坚定地认为,改编需要遵循基本逻辑,即“攥紧原著的灵魂”。“我们一定不能动的东西是这个故事最核心最原本的表达。其实在《天才基本法》里,就是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鸿沟和少年成长,还有流淌在人物之间的浓烈情感。我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厚了人物形象和戏剧张力,但还是在完整保留原著情感内核的基础上,完成了更加适合荧幕影视化的再创作。”

  可见在IP影视化开发的过程中,影视作品与原著IP之间“是否保持一致”的必要性和衡量标准,主要在于把握住基本的故事内核,以及选择与载体相匹配的叙事节奏。虽然大刀阔斧的改编就像是场冒险,但从IP可持续开发的角度来看,影视作品同样需要量身定制的恰当表达。

  

  每一部爆款都有它的“质感”

  从“平民史诗”《人世间》到“沪式生活卷”《心居》,再到契合少年成长基调的《天才基本法》,接连出品三部爆款的阅文影视,正在成长为业内影视公司的新生力量。

  虽然每一部爆款作品的诞生都要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多方加持,但能够持续产出优质内容,还离不开马好口中的“质感”二字。

  这份质感首先植根于IP本身的“文学性”,即作者的个人气质和内容表达。正如梁晓声笔下的《人世间》,便承载着过往五十多年间镌刻在他身上的时代烙印,由滕肖澜所著的《心居》也以耳濡目染的生活采风描摹出了一股沪上烟火气。

  而程武对于IP文学性与开发价值的判断力,在《人世间》的立项上得以印证。早在2018年初,程武第一次读到《人世间》时就被深深打动。他拍板推进影视改编时,《人世间》还未获得茅盾文学奖。

  

  优秀的原著是IP质感得以不断放大的起点。

  但随着IP进入影视化开发阶段,质感的生发土壤也从原有的文字载体转移到了视听层面上。与此同时,属于一部影视作品的质感,就此由剧本改编、主创团队气质、演员表现等多重因素一齐接手。

  在经历过《人世间》《心居》《天才基本法》的开发之后,马好愈发觉得,“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在这之前,创作属性是排在第一位的,透过创作传递出来的作品质感又决定了它作为产品的气质和独特性。”而她也习惯了在“质感”的坐标之下去码盘。

  

  比如当初在刚接触到《心居》的小说时,马好就直接在心里将执导过《蜗居》的滕华涛导演与这个项目的气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尽管当时滕导已经驰骋电影圈、阔别电视剧领域多年,但在程武的支持下,马好仍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仅有过一面之缘的滕华涛发了信息。

  但戏剧性的是,“因为那会儿这个小说还没出版也没在网站连载,所以我只能打印出来寄给他,而且我俩完全不熟。”马好笑着回忆。不过好在,《心居》的的确确打动了滕华涛,无论是其中流露出的充满烟火气的沪语风情,还是夹杂其中的不同阶级群体的生活,都似拼图般与滕华涛的气质相耦合,共同构成了《心居》这部剧的最终质感。

  

  而对于现实主义题材来讲,影视作品的质感除了其自身表达和整体气质之外,还有一部分要划归给情感共振,即“如何与当下人们心中不同层次的情感频次产生共鸣与激荡”。

  这点在《人世间》《心居》《天才基本法》等反照现实与社会情感的优质作品中都得以体现。

  程武还记得当时去《人世间》剧组探班,在工作间看拍摄素材时,所有人就被其中真挚的情感感动到落泪,“一群大老爷们,开始看一会,就到处找纸巾。”

  而这种情感共鸣是不分圈层的——不仅收获了原著粉、年代粉,也收获了许多年轻人的眼泪。

  

  在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程武提到,《人世间》热播时,不仅许多60后、70后在剧中找到了他们的影子,也有95后甚至00后都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共鸣共情,“我们会发现有些弹幕很有意思,尤其当剧情推进到90年代之后,很多年轻人会说‘这一年我出生’‘再过5年我出生’等等。”

  虽然爆款的产生很难提炼出可供后来者复制的方法论,但是否存在独特质感,足以为一部作品的命运做出提前预判。

  加速中的阅文影视,向着好故事铆劲发力

  今年上半年,阅文集团的影视业务整体呈现出了不俗的表现。剧集方面推出《人世间》《心居》《风起陇西》《请叫我总监》等多部爆款精品,电影领域打造了2022年春节档票房top2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此外,在动漫领域还同步上线了170多部阅文IP漫改作品以及《星辰变第四季》《武动乾坤第三季》等优质国漫动画。

  正如程武所言,“优质内容尤其是爆款的持续产出,印证了阅文在产业链视觉化方面的体系化能力,也有力支撑了IP视觉升维的长线打法。”以动漫与影视为视觉化突破点,阅文的长期主义生态正在按下加速键。

  据马好介绍,接下来阅文影视将以主控参投并重的开发模式,深入打造仙侠玄幻题材《大道朝天》《大奉打更人》等热门IP,同时对热门女频作品《金陵春》《大帝姬》等加以开发。另外在类型剧赛道上,还将对紫金陈的长篇小说《低智商犯罪》以及雷米的小说《除恶》等进行影视化。

  作为一个从互联网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影视制作公司,阅文影视拥有独特的IP源头优势,在坚持“攥紧灵魂原著灵魂”和“探寻作品质感及情感共振”的开发方式之外,未来阅文影视也将在大阅文IP生态链中,与动漫、游戏、衍生品等更多上下游之间产生更多联动。

  但眼下,马好告诉骨朵他们核心要做的,还是在成熟团队的协作下追求优质内容,为以IP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中做出有效“表达”。

  原标题:《IP影视化是个“攥紧灵魂”的过程丨专访阅文影视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