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人要这么追剧
最近热播电视剧《县委大院》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收获很高关注度,相关话题引发热议。《县委大院》之所以能牵动观众的高关注度,就在于剧本从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小事入手,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切入,演绎了光明县在发展路上干部与百姓的所思所行,引发观众共情共鸣。
从剧一开始的房屋拆迁问题,女干部去做妇女当家的拆迁户的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挨家挨户做工作到医生因为退休工资拖欠的问题集体上访,光明县县长梅晓歌耐心接访又到后面光明县的迁坟工作、关停污染企业......等等都是老百姓热切关注的问题,都是一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层话题。《之江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基层既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同时也是疏导各种矛盾的‘茬口’”。其实,破解“群众工作难做、基层干部难当”这个问题,关键看干部和群众能不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县委大院》真正做到了扎根现实,融合生活化场景和细节,赋予角色烟火气,以光明县辐射基层百态,这种从“个体”到“时代”的格局层次,也让该剧成为现实题材中颇具代表性的力作。同时也让大众了解了基层的日常。 郡县治,天下安。这些故事不仅发生在剧中的“光明县”中,同时也描述了我国其他县域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基层治理”。
一、什么是基层治理?
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二、基层治理包含哪几个方面?
社会和谐;社区管理;建设;公共支出
三、基层治理具体事例申论素材积累
1.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有效解决了基层各类矛盾和问题。有关专家表示,“枫桥经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强调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其基本做法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历经时代淬炼而不朽,迸发出穿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
2.西湖区:《以民生综合体打造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新样本》成功入围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一件事”集成改革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4.丽水市莲都区“阳光票决制助推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四、基层治理金句积累
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2.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3.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夯实基础、疏淤解难,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4.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
5.基层社会治理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灵活市场,要继承传统。彰显特色,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最后,剧中的一句话,“周六歇息不保证,周日保证不休息”也引起了很多基层公务员的共鸣,也反映了很多基层干部在基层辛苦奋斗,踏踏实实做事、为人民服务的身影,剧中提到的“我们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要做发展的开路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不仅是剧中倡导的精神也是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需要秉持的信念。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