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创新强国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纪实

  箭指苍穹、“神舟”凌空——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之旅。

  “身穿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服,我们都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航天员刘伯明豪情万丈。

  这信心背后,是伟大的祖国,是党领导下日益强大的中国科技事业。

  曾几何时,因工业制造及相关工艺水平较低,被钱学森称之为“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的载人飞船“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构思图和一个个试验中。

  而今,从“嫦娥”探月到“天问”登火、从跑出“中国速度”的新冠疫苗到跻身世界领先水平的5G技术、从万米深潜到航母入列……中国以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让古老的东方涌动起创新之潮。

  中国科技崛起的背后,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引领科技事业不断前行的奋斗历程。百年来,党领导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筚路蓝缕,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

  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重视科技事业,带领中国科技界,领导全国人民在求得民族独立的战火硝烟中休戚与共、播种奠基,在新中国一穷二白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自主创新、屹立潮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大势,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科技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建设科技强国的纲领和指南。

  第一章 向科学进军

  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上构筑了自己的科技事业,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自强的灵魂。

  “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

  1949年,中国,北京,天安门城楼上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响彻历史的天空。

  接过掌管新中国的钥匙,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是亟待重振的河山,是同样艰难的如何尽快富起来、强起来的宏大命题。

  这曾经是一个创造了璀璨文明的民族,但在现代科技上,它已经落得太远。彼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专门科学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科研设备严重缺乏,基础设施落后,部分科学家流落海外,现代科学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科技发展总体上至少落后西方发达国家100年!

  落后就要挨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切体会到,改变落后状况必须依靠科技。

  新中国成立仅仅一个月后,中国科学院便应运而生。这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光辉起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史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科技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至少要再往前追溯30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思潮。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在“五四运动”爱国、科学和民主精神感召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科学作为一种革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重要手段予以遵循和推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便成为中华民族利益和国家前途的忠实代表,也成为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领路人。

  早在抗日战争的残酷年代,虽然毛泽东的主要精力是指挥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但依然决定在延安成立自然科学研究院,提倡自然科学。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

  在国民党统治区,我们党就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长期深入细致的工作,推动科技工作者参加抗日救亡和民主运动,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加入党的队伍,成为党和人民的科技工作者。

  1945年,在党的影响下成立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当时追求民主进步的科技工作者的政治核心。

  饱读史书的毛泽东对历史有自己的判断:“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我们国家要建设,就要有技术,就要懂得科学,这是很大的革命。没有这样一个革命,单是政治改变了,社会制度改变了,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还是一个手工业、手工技术的国家。”类似的话,毛泽东在多个场合强调过。

  1949年10月31日,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身份亲自颁发中国科学院铜质印信。

  与此同时,各地人民政府在接管旧中国留下的科研、试验机构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迅速恢复、调整和建立当地的研究机构。到1956年,全国共有地方科研机构239个,研究人员4000余人。

  1958年9月,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联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合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从此,中国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统一组织。

  “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新中国成立仅仅两个月,“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即成立。1949年12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邀请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号召留学国外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国,是当时的重要决策之一。

  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郭永怀、师昌绪等一大批日后在各领域做出彪炳史册贡献的伟大科学家们破除一切艰难险阻、怀抱对祖国的浓浓感情,陆续回到中国这片热土。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者已经达到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中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带领着全国科研人员在艰难条件下自力更生。

  集结回国的科学家们和新中国迅速成长起来的科技队伍,很快等来了中共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956年1月,北风卷起阵阵黄沙吹向中南海朱色的围墙,中央委员、国务委员、部长、副总理、各省省委书记以及八个民主党派的成员聚集在怀仁堂聆听周恩来总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周恩来与他的世纪》里写道。

  这段话记录的是195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周恩来总理一方面对我国知识分子状况,作出了正确估计和判断,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用相当大的篇幅阐述“向现代科学进军”的问题,鲜明地指出:“科学是关系到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在科学技术的巨大和迅速进步面前,我们已经落后,“我们必须急起直追”“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

  在上述两个方面极其重要论断的基础上,他着重阐述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政策和措施,如何大力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战略考虑和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把知识分子问题、发展科学技术问题,作为全党必须密切关注的重大工作郑重地提了出来。

  毛泽东主席在会议最后一天的讲话中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会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

  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面转移工作重心的一个重要契机,是号召向科学进军的第一声春雷。

  与此同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当时的科学探索提供了空前自由的环境。

  队伍有了,环境有了,如何向科学进军?1956年初,中共中央开始着手为新中国科技事业描绘一幅可以遵循的蓝图。

  在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领导下,以中国科学院为基础,全国400多名科学家、近20位苏联专家集结到一起,用了半年时间即编制完成了新中国第一张科技发展蓝图——《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以下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十二年科技规划》集中钱学森等众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意见,经过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本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确定了5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提出有全局性意义的12项重点任务,在人力、物力上优先予以保证。对某些特别重要而在我国却很薄弱甚至还是空白的学科,采取了紧急措施,如发展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技术,加上当时没有公开的发展原子弹和导弹研究的两项绝密任务,一共定了6项我国紧急发展的尖端科技。

  这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曾撰文评述,这是同期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最成功的科技规划,显示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科技发展方面的雄才大略和卓越能力。

  这份规划最后的落实速度和成果,同样令人惊叹。

  1962年,《十二年科技规划》提前5年完成。

  《十二年科技规划》提前完成时,中共中央又制定了第二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十年规划》)。

  1963年,毛泽东在听取聂荣臻关于《十年规划》的汇报时,比此前更加豪迈:“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我们这个自力更生的方针,应当说是逼出来的,是一件大好事”

  这一时期,国家科技管理体系和基本科研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形成。

  1958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2次会议,决定将国家技术委员会和科学规划委员会合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各地也相继成立地方科学技术委员会。

  1961年4月,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时任中央科学小组组长的聂荣臻组织国家科委、国防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委拟定《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的时间搞科研工作;科研单位要在党委领导下,贯彻由科技专家负责的技术责任制……

  这一日后被邓小平称为“科学工作的宪法”的《意见》经毛泽东批准,于1961年7月19日正式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在自然科学界乃至整个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科技人员为之精神振奋。

  彼时,自力更生的种子开始萌发。

  苏联政府单方面地撕毁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撤退全部在华专家1390人……严重的困难让广大科技人员反思以前过分依靠苏联的偏差,提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口号。这一口号迅速成为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进入了以自力更生为基点的发展阶段。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依靠自力更生,我国“两弹一星”相继试验成功。

  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应该发给赫鲁晓夫一枚一吨重的大勋章,以示“感谢”。

  聂荣臻在回顾我国科技发展的经验时指出: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这个自力更生的方针,应当说是逼出来的,是一件大好事。

  这个积贫积弱的新生共和国,在毛泽东科技思想的指引和感召下,迅速集中和调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在很短时间内就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迅速涌现出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

  1959年,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6年,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

  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这些在极为困难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改变了中国科技极其落后的状况,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章 科学的春天来了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逐渐深入,对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历史的车轮驶入1978年。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年份。

  那一年的11月份,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偷偷按下的十八个鲜红手印,日后被认为是中国对内改革开始的标志。一个月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真正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而早在这一年的3月份,另一件影响中国的大事已经发生。

  1978年3月18日,这是老一辈科学家终生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全国科学大会隆重开幕。

  复出后的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与会的5000多名中国科技界精英很多都在会场流下热泪。

  针对当时发展科学技术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几个关键性认识问题,邓小平旗帜鲜明地予以拨乱反正,澄清了“四人帮”搞乱的重大是非。

  在开幕式讲话中,邓小平首先提纲挈领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接着,他谈到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他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他以历史巨人的目光把握了时代潮流: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论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问题之后,邓小平亲切地设问:“怎么看待科学研究这种脑力劳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那么,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是不是劳动者呢?”“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与他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分不开。

  彼时,中国已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多次出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和进行国事访问,在国外目睹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物质文明以及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无疑强烈震撼到了他的内心深处。

  1985年,邓小平指出:“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

  1988年,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

  同样是在1988年,邓小平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总之,对全国广大知识分子而言,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是明灯,是号角,是精神上的巨大鼓舞。

  那一年,43岁的陈佳洱刚刚从陕西汉中的山沟沟回到北京。大会上,他曾感慨说:“我错过了最好的科学创造的年华”,在座的科学家们都笑了。当时年近70岁的流体力学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周培源,指着自己斑白的头发和脸颊上的皱纹笑问:“他都说自己老了,那我们怎么办?”一句话,让陈佳洱重燃了热血与斗志。

  对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而言,这是一个由乱到治、由衰到兴的“拐点”。中国共产党首次把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技术,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当代中国科技事业产生了“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影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闭幕式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发表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讲话,以诗人特有的气质歌颂了春天的到来。

  《科学的春天》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解放的宣言,象征了一个科技新时代的开始。这不仅是郭沫若的诗情画意,更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这也不单是邓小平个人的高瞻远瞩,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大是非面前勇于纠错的担当和气魄。

  这次大会还讨论通过了方毅副总理所作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科学的春天”以后,一场被延误了的政策革命开始重新启动:科技界开始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科技人员归队,科技机构重组,科研工作秩序开始恢复。

  “依靠、面向”开启科技体制改革之路

  彼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体制的缺陷也逐渐暴露。

  我国的科技体制,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这种体制产生了科技与生产分离、工业研发力量薄弱、缺乏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等问题,科技与教育脱节、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逐步凸显。

  1981年2月,国家科委向党中央提交了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即《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以下简称《汇报提纲》)。其要点包括:科学技术应当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保证基础研究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发展;把学习、消化、吸收国外科学技术成就作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途径。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发展方针。

  《汇报提纲》中提出的新时期科技发展方针,构成了1982年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

  1982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明确提出“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

  

  2019年10月22日,袁隆平(右二)与测产专家组考察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试验示范田。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这一方针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指出明确方向。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革以前科学技术同经济建设严重脱节的状况,走一条“依靠、面向”的新路子。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重磅文件的发布,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由1978年以来科技界自发进行的探索试点阶段进入有领导、有步骤、有组织的全面开展阶段。这也表明我国科研范式从国防导向的科技政策转向经济导向的科技政策;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式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范式。

  “必须在高科技领域里边,有一席之地”

  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利推动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加强基础性研究3个层次的纵深部署,构筑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框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863计划”被认为开启了新中国科技腾飞的新征程。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公布了震惊世界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和东欧迅速制定“科技进步综合纲要”与之针锋相对;西欧17国联合签订“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新技术竞争的浪潮冲击着整个世界。

  此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是立即投入大量资金,跟进科技发展浪潮;还是先全力发展好经济,在科技发展方面采取“拿来主义”?各方争论不下。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联名起草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被递交到邓小平的案头。

  早在1978年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邓小平,显然被建议书中提到的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所触动。仅仅过了两天,他就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随后的半年里,国务院先后召开七次会议,组织200多位专家反复探讨、论证。1986年11月18日,这份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正式发布。

  这个计划因邓小平首次批示的时间为1986年3月,又称“863计划”。

  “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需要出发,选择生物、航天、信息、先进防御、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15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996年又新增了海洋技术领域。

  考虑到当时国内的经济条件,王淦昌提出:“能省就省,一年能给两个亿就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党中央最后竟批了100亿的专款,相当于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二十分之一!

  这样的决断和投入,让新中国科技腾飞有了更高的起点。

  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长达几十年的技术封锁;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创新实践,引领了全球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

  回看这一战略计划所取得的成就,这样的篇幅已经难以尽述了。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必须在高科技领域里边,有一席之地。”可以确定的是,邓小平曾说过的话,实现了。

  第三章 “科教兴国”奏响时代强音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科教兴国战略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支点。这一时期国家层面的谋篇布局,让属于科技的高光时刻加速到来。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当时光的脚步匆匆踏入1995年,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这一年,科教兴国真正提升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高度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通过新华社电文向世界宣示:中国人将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20天后,被誉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

  会上,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从而将邓小平在理论上形成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付诸实践。

  4个月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被列为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期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多年后,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齐让讲到一个小细节,从最初讨论稿中的“科技兴国”,到最后确定为“科教兴国”,这一字之差意义重大。“如果说‘经济’是我们要谈的今天的事,那‘科技’就是明天的事,‘教育’是后天的事。‘教育’这个‘后天的事’,一定要提前至今天来统筹。”他说,“把教育和科技一起放到国家发展战略中考虑,正是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大计。”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不少人对江泽民在科学技术大会上发出的动员令记忆犹新。

  超越彼时世界比较流行的“技术立国”和“教育立国”的提法,科教兴国不仅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之一,也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口号、理念。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他强调:“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科学技术的本质,科技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路甬祥曾回忆。

  在科教兴国的洪流中,中国的院士制度开始实行,中国工程院建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稳步推进,中国科普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科技和教育事业沿着科技进步法和教育法所确立的法制轨道飞速前行。

  一系列创新部署密集开展,重大科技成果也接踵而至: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行性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巨型计算机“神威”打破西方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技术方面对我国的封锁;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稳住一头,放开一片”

  2000年1月26日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给一本营业执照几秒钟的特写。有人戏称,这是中国最值钱的执照。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完成企业登记注册。

  这张值钱的执照,离不开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这一文件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面向、依靠”指导方针的基础上增加了“攀高峰”。这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转折点,强调“攀高峰”,也就是强调科学技术不仅要面向经济建设,而且要保证自身发展,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科技政策也随之改变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希望稳住基础研究工作和科技人员这支队伍,同时放开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这一方面。

  明显的变化是对科研工作的财政投入增多,基础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立之初的拨款只有8000万元,1996年增加到了6.45亿元。此后,国家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连年增加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基金年均增长率超过20%。

  “放开一片”则让更多科研单位获得新生。据统计,第一批转制的242个院所于2000年全部完成工商注册。第二批134个科研机构,到2001年底绝大部分完成工商注册。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创造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深圳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制度创新;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全体员工持股经营的形式,使员工持股的数量与对企业的贡献挂钩,股份实行动态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这一时期的摸索,为我国科技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做好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

  第四章 创新型国家扬帆起航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由最大制造业国家驶往主要创新型国家,中国巨轮已经起航。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当时光的脚步阔步迈入新千年,中国经济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一些无可回避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核心技术缺失使我们在许多关键领域受制于人,企业创新能力低下,资源能源约束问题日益突出,等等。

  

  试运行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西藏山南市境内。 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怎样答好新世纪这第一问?

  2004年6月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两院院士大会隆重开幕。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勉励和号召广大科技人员进一步为科教兴国贡献智慧,并从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出发,谈了一番他的“危机感”:世界科学技术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他说:“未来科学技术引发的重大创新,将会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也将会进一步引起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这个发展趋势,必然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带来重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看清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能够制定出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奋力跟上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把握住机遇、赢得主动。反之,如果没有看清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不能制定出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中落伍了,那就会失去机遇、陷于被动。”

  这一年的最后一周里,胡锦涛在密集安排的3次与科技有关的活动中,反复提到4个字:自主创新。

  12月24日,胡锦涛分别看望著名科学家朱光亚、杨乐;12月2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12月29日考察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在这3次活动中,他强调,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这是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最新认定的方向。

  2006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并发布《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10多天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出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到一个新的起点。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进一步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开启了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追求持续进步和繁荣、实现科学发展的时代大门。

  这次大会上,胡锦涛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8个着力点之首。

  面向2020的战略部署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后15年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时间回到2003年6月6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组长。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等24位部级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以周光召、宋健、朱光亚为召集人,王选等21名资深科学家为成员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专家顾问组。

  2003年12月10日开始,各专题组研究人员汇聚在北京东北郊的国家会计学院,集中参加脱产研究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住满了8栋楼。在时任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梅永红的记忆中,“这里的40天,是面红耳赤的40天”。

  急剧的思想碰撞和火热观点交锋,让真理越辩越明,政策界、科技界最终形成了广泛共识。历时两年,战略研究20个专题的研究队伍超过2000人,易稿12次后,这份引领中国科技未来发展航向的《规划纲要》最终出炉。

  徐冠华表示,《规划纲要》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自主创新,并以此为主线贯通全篇。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从来不反对引进技术,但要反对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站在历史的门槛回望,《规划纲要》不仅留下了极具前瞻性的16个科技专项,也为此后的3个五年计划提供了基本框架。一些科技战略思想亦有较大突破,比如科技和经济结合、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等。

  第五章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在阔步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十九大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号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了顶层设计和部署

  “当了总书记之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2013年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几个月前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专程赶来参加讨论。

  他的这句开场白,既透着轻松、亲切,又明确表达了关切。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在新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这也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当古老的东方民族跨越百年沧桑,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让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将视线拉回联组会。11位政协委员发言,习近平边听边记。随后他表示“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谈几点看法”。这也是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这一战略进行阐释。

  “之所以要把科技创新摆在这样突出的位置上,是因为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他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4个月后的7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北京西郊科教园区。习近平在考察高能物理研究所、参观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听了中科院领导和院士的汇报之后发表讲话,关键词依然是“创新驱动发展”。

  除了在一次次考察、调研和重要会议中,习近平结合其所见、所闻、所思,不断阐述、部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国庆前一天,一个不同寻常的创新之举,更让外界看到了党中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与信心。

  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集体学习“课堂”搬到了红墙外,来到在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关村。

  上午8点半,全体政治局委员来到了北京中关村。

  习近平阐述了“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

  两年后的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创新之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他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脉相承,既是继承,也是发展,是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方向、路径和着力点的精辟概括。

  这一论断日后写进了十九大报告。

  回到2013年的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

  一年后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问题。

  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并做出具体部署。

  “《纲要》是一个历史性文件,指出了未来十几年中国的发展方向。它宣示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表示,这是一份对于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的统领性文件。

  《纲要》颁布十几天后,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如期而至,习近平总书记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总体要求。

  “今天的会议是197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科技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宜瑜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对全社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动员和部署。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创新鼓与呼。

  “可以感觉到,总书记的话透露出中央的紧迫感,以及对创新的期待。”陈宜瑜说。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总书记说,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探索一号”科考船回收“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新华社发(杨宁军摄)

  如何变?

  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总书记的五点要求指明方向。

  按照《纲要》部署和总书记的要求,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部曲”、部署“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系列工作陆续展开。

  2021年2月26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用数据说话: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预计2.4万亿元左右;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会超过6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居到2020年的第14位。

  “整体上,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王志刚说。

  改革点燃创新引擎

  创新驱动发展,改革驱动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是新形势下中央对科技工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014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这一年,备受关注的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实现突破。

  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改革涵盖一半以上民口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涉及近40个管理部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九龙治水”“天女散花”,这些科技界长期为人诟病却不敢轻易触碰的顽疾,在方案中有了与之呼应的良方:将分散在各部门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为5大类,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

  一场勇蹚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改革攻坚战由此破冰。

  次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等8个方面提出了30条改革意见,明确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随后,中办、国办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和整体布局。作为中央关于经济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之一,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143条政策措施,形成了时间明确、路线清晰的改革“施工图”。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强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

  突破顽疾、创新联动,一幅立意高远、脉络清晰的科技体制改革宏图已经绘就。

  一系列重大举措密集出台——

  让评价机制更科学合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实行分类评价,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评价告别“一刀切”;《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让人才“帽子”满天飞的现象得到遏制,力求最大程度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

  让科研人员享受更多创新红利。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这环环相扣的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让科研人员可以凭成果致富;《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构建了科研人员“三元”薪酬结构,让科研人员可以依法依规兼职兼薪,创新创业。

  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自主权。《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为科研人员松绑解套,让“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让科研人员出国交流可以按照自己的学术活动安排,因公出国批次不再受限;

  ……

  系列改革措施通过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创新,显著增强了各类主体创新动力,优化了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了科技创新环境和学术生态,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新突破。

  重大成果竞相涌现

  创新驱动发展释放的巨大能量,和改革驱动创新激发的强劲潜能正在释放。

  ——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空间站“天宫”加快建造,“奋斗者”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川藏铁路稳步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大科学装置建成使用;

  ——科技有力激发经济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和规模全球领先,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能力明显增强。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85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科技力量,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神州大地回荡着创新的时代回响。

  这其中,伟大的科技抗疫无疑是最华彩的乐章。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巨大挑战,也是对中国科技的全面检验。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角力的过程中,中国科技亮出了高分答卷。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再次强调,“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并明确科研和物资生产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两条战线之一。

  2020年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正是总书记在这次考察时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的讲话。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疫情是命令,总书记的指示是战鼓。国有需,民之急,科技界责无旁贷。

  最高级别的科研攻关冲锋号和集结号迅速吹响。在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筹下,刘鹤副总理靠前指挥,按照“战时管理”,设立专班,挂图作战,责任到人,争分夺秒。

  在新型举国体制的强劲支撑下,中国科研展现了一支“抗疫硬核力量”:从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再到疫苗快速研发上市,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科技驱动成为中国防控措施的一大特点。

  尤其值得自豪的是,不论是研发技术路线、疫苗品种数量、品种类型丰富程度还是研发进度上,我国新冠疫苗研发均处于全球第一方队。

  不仅是新冠疫苗应急科研攻关成绩举世瞩目,疫苗接种跑出的“中国速度”同样惊艳世界。美联社在近日一篇报道中感叹:“中国正在做一件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国家能做的事情。”

  国家卫健委6月29日通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2亿剂次。据新华社消息,截至6月25日,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3.5亿剂新冠疫苗。根据牛津大学此前的监测数据,目前全球累计接种的疫苗中约1/3来自中国。

  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进

  “今天很受启发,很受教育。目前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改善,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从党中央到老百姓、从科学家到工程技术人员再到普通市民,从来没有如此高度一致。”在2021年5月底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难掩激动。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5年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言犹在耳。

  而今,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盛会再次开启,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专章部署科技创新,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自立自强,“高水平”这三个字既是要求、号召,也是鞭策、激励。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大势所趋。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怎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从5个方面作出重要部署。其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此外,还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科技强国风正帆悬。

  百年风雨历程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丰功伟绩。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继承党关心和支持科学技术事业的光荣传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和武装科技队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厚望和重托转化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强大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