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正传到底讲得是什么呢?
阿飞正传看到最后真的感到很美,但有些不明白讲得是什么意思。
《阿飞正传》是一部存在主义电影,讲的是旭仔寻找自我的故事。在电影中,所有的情绪都在绵长而潦冽的雨水里安静地发酵。
有句话说,你与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旭仔从小被生母抛弃,由养母抚养长大,他什么都得到,也什么都没有,他知道每个人要什么,唯独不懂自己要什么。这是他的痛苦。为了成为“自在的存在”,为了消解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他执着地寻找生母,寻求一个回应。
旭仔的迷人之处在于他奇妙地融合了堕落糜烂的凋零感和年少方艾的青葱感,以与生俱来的迷人天赋漫不经心地俘获了一个又一个女孩的爱。但是激情过后,快乐转瞬即逝,他仍然迷惘空虚,像一个风筝飘来飘去,无处停留,也无处可归。无脚鸟不能承受爱的负累,他要为生命找点儿意义。
无论是趿女士拖鞋,着背心短裤,于孤独的清晨忘我起舞,还是一脸戾气将养母的情人打得头破血流,或是在面对二次上门的苏丽珍不经意流露出的温柔神情,你可以看到,他身上始终有一股庞大的“荒诞激情”,这股无用的激情既是他蓬勃生命力的彰显,也是其人生痛苦的根源。任天地之浩瀚广阔,而遍寻不到一个着力点,直面这种荒谬也是莫大的残酷。当灵魂失去支点,蕴藉巨大能量的年轻身体,或者说年轻本身,可否算作充满黑色幽默的恶趣味诅咒?
寻找生母,就是寻找自我,是追索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天问“ 我是什么?”若答案真能如期而至,旭仔生命力的荒诞感和无谓感会否消除一丁一点?也许他凭着这点安慰自欺地活下去?然而命运不给他幻想,现实以沉默回应他的癫狂,然后无声地淹没呜咽和挣扎。其实当生母拒绝见面,当旭仔留下一个愤恨而决绝的背影,这场放逐注定无可挽回。无论火车驶向何地,无论在菲律宾,香港,还是美国,被遗弃的娃娃变成了永远的异乡人,所有探寻都一脚堕入虚无。
电影最后,顶聪明的孩子终于平静地折堕在异乡的火车上,直到最后一刻,年轻俊美的脸上都未浮现出一丝惊惶。先前堆叠的种种意象和情绪在此刻纷至沓来,于脑际汹涌澎湃。你没法不去问自己一个问题:生命到底是什么?
在雨水和热量孕育出的满目的深绿色里,电影结束了。
也许会有人惋惜,旭仔还这么年轻,
但是我们也清楚,他不后悔的。
他只是要找一个答案,若活着不能找到,那就走出生命。
其实在生母拒绝见面的那一刻,在他愤恨而决绝地转身的那一刻,结局已经注定。
旭仔不后悔的,这是一个执拗的孩子,连装傻都不肯的。
我很不喜欢一种说法:《阿飞正传》不就是一个渣男撩妹的故事嘛!实在是找错了重点——我觉得这样去看待电影是很可惜的。
我以为这部电影里没有渣男。
他的迷惘和无助,困惑与受伤,诚挚和善良都写在眼睛里了。是的,只是一个眼神,叫人没法不去疼惜——这个迷路的执拗的孩子。
一句话来总结这部电影很合适。
有一只小鸟认为自己没有脚,
这只小鸟一出生就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