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前,毛主席下令:任弼时不准参加!主席用心良苦啊

  任弼时是我国杰出的领袖之一,生于1904年,来自湖南汨罗。他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员,并且是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官,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任弼时

  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任弼时只有23岁,但已经展现出无比出色的领导才华,并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任弼时是一位高度忠诚的革命家,他一直秉持着“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准则。

  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叶剑英

  正如叶剑英元帅评价任弼时:

  “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开国元勋齐聚天安门城楼,共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但细心的人发现城楼上似乎没有任弼时,就连开国大典的名单里也没有任弼时,有人说是毛主席指名道姓不让任弼时参加。

  

  毛泽东主席

  作为一位革命家和五大书记之一,无论从身份还是资历上来看,任弼时都有资格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眼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与天安门广场上数以万计的军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没有让他参加典礼?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1927年,任弼时入选政治局委员,开始进入领导层工作。

  

  任弼时

  任弼时负责的职责十分繁重,从决策研究,与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商讨我党和全国面临的形势,到人事安排、食宿、组织物资供应等等琐碎事项都要由他负责。

  每天,他忙得底朝天,是中央领导层中最忙碌的人,常常需要长时间工作,工作时间常常超过十个小时。

  他非常注重细节,处理事情极其周到,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党内的老妈妈”。

  

  左|毛泽东 右|任弼时

  在长征期间,任弼时是红二方面军的负责人,他犹如一个忙碌的陀螺,不停地奔波。

  尽管他只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但不了解情况的人会以为他已经50多岁了。长期的辛勤工作使他迅速变老。

  然而,任弼时并不在意年龄带来的困难,而是担心自己无法完成更多的工作,因此他努力地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尽可能多地工作。

  大家当时以为他只是开玩笑,但事实证明他的忧虑是有道理的。

  

  任弼时

  作为我党高级领导人,任弼时的处境非常危险,他随时可能会被国民党逮捕。但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革命者,绝不会向敌人屈服。

  即便处在困境中,任弼时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态度。

  他明白自己的责任,坚信自己的事业,绝不会被困难和威胁击垮。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他不仅要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负责,更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负责。

  1928年9月,任弼时来到安徽芜湖,立即召开骨干分子会议严厉批评尹宽的主张,并传达党的指示。

  

  任弼时

  他强调了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并向与会者提出了指导方针。

  他的态度坚决,发言有力,深入浅出,给与会人员留下极深的印象。

  随后,任弼时和其他领导干部一起深入调研,帮助当地组织纠正错误倾向,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15日下午,任弼时和一些领导干部正在开会,突然闯入一伙国民党特务,将任弼时当场逮捕。

  特务们在任弼时身上搜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也只搜到一些钞票,也没办法确认任弼时的真实身份。

  

  任弼时

  眼看搜不到证据,特务就开始对任弼时审进行问。

  任弼时知道敌人没有什么证据,就编了一个假的身份,表示自己是来游玩的,还一脸茫然的问特务为什么抓他。

  特务们看任弼时如此狡猾,就对他实施了酷刑,什么老虎凳、辣椒水、水滴刑,统统都没能撬开任弼时的嘴。

  任弼时充满了斗志,对于特务们的软硬兼施从未动摇,特务们也非常头疼。

  没办法,特务将任弼时押往了安庆。在游行途中,有很多人上前围观。

  

  任弼时

  突然,任弼时看到人群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是他的同乡。

  为了避免身份被暴露,他用眼神示意身旁的老乡不要过来,并巧妙地想出了一种方法,将自己被捕的消息传递给老乡,让老乡到上海去找他的妻子陈琮英。

  老乡理解了他的意图,并迅速地设法将消息传递给了上海的陈琮英。

  得知丈夫被敌人抓获的噩耗,陈琮英毫不犹豫地向组织汇报了此事。

  组织得知此事后,立马做实任弼时假身份的事情,国民党当局查验后没有发现任何破绽,任弼时的身份得以保密。

  

  任弼时

  此时在狱中的任弼时和狱友发起了“改善囚犯待遇”、“制止虐待狱友”的斗争。

  同时,组织也在千方百计地营救他,希望能将他从监狱中解救出来。

  1929年,国民党一直也没找到任弼时是共产党的证据,不得不放了他。

  但国民党依旧没放弃对任弼时的监视,1930年元旦前后,任弼时又被国民党抓走了,这次国民党对任弼时实施了极其严酷的刑罚,但任弼时硬是一个字都没说。

  后来经过组织的营救,任弼时再一次从鬼门关里走了出来。

  

  任弼时

  任弼时的革命信仰一直坚定不移,对党如此,对毛主席更是如此。

  1935年,张国焘无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的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提议,自顾自的率部南下川康,还声称要成立新的“中央”。

  此时,任弼时正好川康一带,任弼时在党中央有不少人脉,同时还有红6军,张国焘于是找到任弼时,试图拉拢任弼时归顺于他。

  

  张国焘

  任弼时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他,他告诉张国焘他坚决与党共存共荣,坚决支持毛主席。

  之后,任弼时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打赢了抗日战争,接着又打赢了解放战争。

  1949年6月,我当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上通过了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消息一出,全国民众都在沸腾,老百姓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任弼时|毛主席|周总理

  到了10月1日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民众汇聚到了天安门广场,人们脸上纷纷洋溢着笑容,毛主席和开国元勋们站在城楼上向大家挥手致意。

  然而,就在开国大典的前几天,在确定参会人员名单时,毛主席特意强调:“任弼时同时就不用参加开国典礼了”

  在听到毛主席的这番话后,所有人都十分诧异,唯独任弼时心领神会,他明白毛主席的用意。

  时间来到10月1日下午3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正式开始,天安门广场上欢呼声四起。

  

  紧接着,毛主席走到话筒前,神情庄严的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说完,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上升,红旗的人们庄严注目,眼里流淌着激动的泪水。

  虽然,任弼时没能到现场观看典礼,但他也能通过收音机,来感受着神圣的一刻,脸上洋溢着无比骄傲,无比激动的笑容。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毛主席为什么不让任弼时参加开国典礼呢?

  实际上,毛主席也是一片良苦用心,因为任弼时的身体实在经不起这么大的折腾了。

  

  任弼时的身体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在1927年到1929年被国民党关押的这段时间造成的。

  被营救出来后,任弼时也没怎么休养,就投入到工作中去,再加上数年来的南征北战,任弼时的身体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1949年3月,任弼时在汇报工作时,经常会头痛晕倒,经过医生检查,任弼时的脑部血管出现病变。

  毛主席知道后,立刻就停止了任弼时的所有工作,让他静养。

  

  任弼时|毛主席

  到了9月,任弼时的身体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

  为了任弼时的健康,毛主席无视他人看法,直接取消了任弼时参加开国大典的名额。

  到了年底,任弼时的病情还没得到好转,由于当时苏联的医疗水平比较高,毛主席和周总理建议任弼时去苏联治疗一段时间。

  任弼时本不想因为自己而浪费钱财,但毛主席下了命令,他才去了苏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任弼时的精气神恢复了不少,但他身体的器官损伤过于严重,治好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期间,毛主席多次闻讯任弼时的病情,毛主席还安慰任弼时好好治疗,等来年10月1日在带他去天安门。

  听毛主席这么一说,任弼时积极配合治疗,甚至还经常锻炼身体。

  

  1950年任弼时顺利回国,毛主席也兑现了他的诺言,在10月1日带着任弼时登上了天安门。

  之后,身体好转的任弼时又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打响,让任弼时忙前忙后,不断透支着自己的身体。

  10月26日晚上,任弼时突然血压升高差点就晕倒了,幸亏发现及时送到了医院。

  27日中午,任弼时病情再次恶化,抢救无效去世了,此时他的才46岁。

  

  10月28日,毛主席等人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向任弼时做了最后的告别,毛主席亲自为任弼时扶灵。

  任弼时的一生都在为了党和人民,没有他和其他无数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向任弼时和所有革命先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