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经历了什么?
你出生之后,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只能哭,如果父母懂得不同哭声代表不同需求,你是幸福的;如果无法识别,大家只能干着急,而你只能无休止地哭、让人抓狂地哭。
作为小孩,你是无助的,从一出生就是这样,只能依靠照料的人。即使能说话,能走路之后,你还是无助的,无法自理,无法独自生活,只能依赖照料的人。
然而照料的人,不是一直情绪稳定的,高兴的时候耐心细致照顾你,不高兴的时候能不能满足你基本的需求都是问题。如果照料的人,不满足你的需求,你怎么办?在历经千辛万苦的挣扎之后,你找到了窍门,讨好大人,一次次讨好,越来越讨好,得心应手地讨好,看大人的脸色行事,获得大人的认同,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获得安全感,屡试不爽。
这就是你小时候的思维模式,看大人脸色,讨好别人,获得认同,满足需求,获得安全感。尤其在不幸的家庭中,你变得更加敏感,更加懂得察言观色,疑神疑鬼,心思缜密,要不然的话,就是一顿打,一顿饿。
所以长大之后,你总是希望能让别人喜欢自己,竭尽全力地让别人喜欢自己,自己被喜欢,意味着被认同,意味着安全;如果未被喜欢,意味着噩梦的到来,就如小时候的打骂、小黑屋。
你哭诉着说,你很累,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自己,自己对大家那么好,自己为别人着想,自己那么喜欢别人,甚至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讨好、祈求,却得不到回报。
你不敢做自己,你无法做自己。你只能看别人脸色行事。你停留在小时候,不敢成长,只能哀求别人的认同,获得微不足道的安全感。
你已经长大,你可以走自己的路,可以自己满足自己,可以不再依赖别人。
你觉得孤独。你觉得没有朋友。你觉得空虚。你觉得害怕。
你可以断奶了。
学会爱自己,才会有人真的爱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