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山以雕塑藝術講述中國故事

  澳門科技大學23周年校慶活動之「藝術沙龍──以雕塑藝術講述中國故事」,邀請國際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分享雕塑藝術是如何敘述中國這個古老而彌新的民族之詩性追求,並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吳為山(左二)向李行偉贈送墨寶

  吳為山從雕塑藝術出發,闡述自身對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對世界和平發展的深切渴望以及藝術精神的理解。他表示,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56個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蕩,組成厚重博大的中華文化,當中創造智慧的價值,若能被全人類所了解應用,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讓世界了解、認識中國,讓世界感動於中國。

  

  吳為山(右四)與許敖敖(左四)、李行偉(右三)、賀定一(左三)等嘉賓合照

  他回憶自己的訪學經歷,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歐洲的古董商店中常常看到清朝時代的人物形象被塑造成藝術品,但形象都是男子梳長辮,女子穿旗袍,也聽到許多歐洲人對中國人的負面印象,令自己內心十分難受。他反思,落後就要挨打,因此自己有責任向世界展示中華歷史上傑出的人物,如老子、孔子、李白、杜甫等的形象,讓世界通過這些形象來了解中國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繼承自己的文化,也融匯世界的先進文化,如今也更有理由塑造好中國人的形象。

  因此,吳為山介紹自己如何以一代一代中國人的「神」為切入點,分享雕塑藝術是如何敘述中國這個古老而彌新的民族之詩性追求,並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其一,他創作系列中華人物雕像以立時代豐碑,尤其是那些被年輕人所忽略的,為人類進步、社會發展作出過接觸貢獻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30多年來創作了近600件雕塑作品,分布於國內及世界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城市廣場、大學等。其二,在對中華美學精神、對中國傳統雕塑藝術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寫意雕塑」的概念,助力經典藝術與當代創造有機融合,使中國美術在世界藝術史圖景中立定文化坐標。他感悟:一個文藝工作者只有將中國精神融入自己的靈魂,才能在脈管中湧動愛國主義的血液,進而激蕩藝術創作。

  最後,吳為山分享自己創作的《孔子》、《天人合一─老子》、《問道》、《在一條床上─達芬奇與齊白石的神遇》等享譽世界的作品的創作感悟,並與現場學生互動,場面熱鬧。

  《市民日報》專題組

  

  收藏/出版/投稿:13381187142(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