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将军的早餐‖随笔·张耀宇
品味将军的早餐
张耀宇·文
将军赠与作者的一段语录
近一年多来,每隔上几天在微信朋友圈里,都能看到一位昔日在我所服役时的战区里,声名鹊起,以清正廉洁和从严治军,深受基层官兵爱戴后实至名归,提升为共和国少将军的原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尹武平首长分享的每日早餐图集来。
3月31日将军分享的早餐图
?把生活的质量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中,活一天,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辜负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与关注我的友人共勉 (3月31日 作者注)
老首长每次发出早餐图后,都会饶有兴趣地配上一段发人省醒文字,读来如沐春风。仔细观察后发现将军的早餐几乎都离不开白蒸馍、青菜、萝卜和粥,这也正是将军半生戎马,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爱兵如子,不忘本色,精忠报国的真实写照。
一本好的著作和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唤醒和改变一个处于生命低谷期的人,让他迷途知返,重塑人生。
我与将军有幸成为文友,源于他的一篇追忆原兰州区政委刘冬冬的文章《乙未之痛》。那是2015年的一天深夜,老战友转发了一篇,有关我们当兵时原21集团军老政委刘冬冬首长因病逝世的文章,含泪读完后被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流畅的文笔所震撼,记住了将军:“人间真情,莫过于生离死别”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话语。
作者拍摄的合影右七为刘冬冬上将
我曾在2002年与已是兰州军区政委的刘冬冬首长,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当时首长与军区李司令员在老团队军人服务社一段有趣的对话,记忆犹新。
没想到时隔13年后,刚刚由军队转入地方工作的首长就因病离世。拜读完文章一看作者的名字,竟然是当年威名远扬的尹师长。曾经叱咤演兵场的军事指挥员,内心世界竟也如此细腻情,字字句句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生命最后的敬畏。于是在网上拼命地搜更多将军的文章,结果很是失望,除了战友发来的这篇文章外,再没有新的发现。
尹将军亲笔签名
这篇文章被我收藏后,闲下来时就会反复阅读,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将军文章让我读懂得了什么叫知遇之恩;也让我明白了人在世上走一回,无论是贩夫俗子,还是封疆大吏,无论你身居何位,都不能忘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看到了生命在病魔年前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体会到了一个人当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对千金难买一份“真性情”的感动和满足。
在这份真挚情义的感召下,也使我从退役后遭遇的人生低谷中振作了起来,开始学着笑对人生,坚强的面对世俗社会的各种不如意。渴望拜读将军更多文学作品的愿望,一直都隐藏在内心深处。
新冠疫情突发的第二年,也是在初冬时节,我所在的县里组织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一位好多年没有联系的战友,推荐我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履行退役时“若有战,召必回”的神圣誓言。
在省城的一位战友,看到我逐渐地从失去父爱的痛苦阴影中走出,积极参与到了社会公益事业中,深感欣慰。这位战友知道我在部队事喜欢读书和写作,无巧不成书地推荐了尹武平将军撰写,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归途拾光》一书的部分文章电子版,恰好我收藏的那篇《乙未之痛》也在其中。
收到战友发来的电子版文章,我如获至宝,连续三天时间里认真读完了《白蒸馍》《写给岳母》、《父子》、《找一个灵魂安放的地方》、《最美还是自家景》等十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宛如春风拂面,一下子让我在心灵深处,再一次感受到了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让我对将军一家满门忠烈,家国情怀肃然起敬。尤其是被将军兄弟二人精忠报国,爱军习武,弟弟最后血染疆场的事迹所感动。
那时候新冠疫情来势凶猛,给身边的许多人造成了恐慌,经多方努力在一位战友的帮助下与将军取得了联系。在此期间,我把《归途拾光》部分文章的读后感分享给了身边参与抗疫活动的朋友。没想到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强烈要求想拥有一本将军亲自签名的《归途拾光》。我及时向将军汇报了朋友们的想法,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一周后30本由将军亲笔签名的《归途拾光》就从古都西安发了过来,这本书陪伴着我和我的朋友、家人度过了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期,填充了大家空虚无助的精神世界。
喜好写作和文学的人,心灵是相通的,以后的日子里,我和退役后闲赋家中修养的将军时有互动,交流着文学写作和军旅人生中的所感所想,将军也不时鼓励我不要丢掉了文学创作的天赋。精神世界的富足,让我有了写作的动力,每天都会坚持写作,偶有文章发表,得到了将军的点赞。生活也因一份执着而变得美好,抛开了世俗社会的纷扰,徜徉在文学创作的殿堂里,快乐地度过每一个有意义的日子。
木刻版画
每次品味将军朋友圈发出的早餐,我仿佛都能从一个白蒸馍中,看到一个农家子弟由一位普通战士到将军的励志人生。感谢遇见,感谢《归途拾光》,让我从走出了人生低谷,战胜了自我,点燃了中年后的激情人生。
最后,用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写给将军《归途拾光》一书评论作为结尾,分享给读者朋友们共勉之。
武平先生:
拜读您的《人生记忆》,深为感动。这本书是您的心灵之花的绽放,是岁月的留影,是您丰富人生经验的结晶与审美表达。多文章直达人的生命体验最本真处,读来感人至深。作为军人男人,作为陕西人和一个中国人,您的文章都描绘出一个精神高拔纯净的人的丰富。
这本书不仅是您个人的留影,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校正偏离的人生航向!
作者简介:张耀宇,男,笔名西域戎峰,70年代末生于陇上一农家,曾在嘉峪关驻军服役十余载,半生与文字为伍,爱好写作,坚持笔耕不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怀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用心记录生活中的善恶丑美。曾有千余篇(幅)新闻作品、散文诗歌、摄影作品散见于中央、省市党报党刊和新媒体。现为景泰县作协副秘书长、嘉峪关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首都文学》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