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心狠手辣嫉妒心强,为何仍有那么人喜欢同情她

  

  文/沐月

  在后宫,华妃娘娘应该是人缘最差,最不招妃嫔们待见的人了。

  对于位份比她高的皇后,她总是正面刚;对于和她一样的位份的齐妃,她动动嘴皮子,齐妃就被噎住,只能翻白眼。

  对于同样将门出身的端妃,在皇帝还是王爷时,她们也曾友好相处引为朋友,但华妃误以为端妃害她小产,华妃视端妃仇敌,极尽折磨。

  对于位份比她低的妃嫔,华妃总会寻个由头给她们“悉心教导”,以至于大家在华妃面前,噤若寒蝉,遇事忍让,无事就降低存在感。

  华妃的跟班曹贵人,也是为了女儿,无奈屈从华妃。

  

  华妃在整个后宫,是一个交心或者示好的小姐妹都没有,在她眼里,别的女人都是抢他男人的狐媚子。

  但是在剧外,大家对华妃是褒贬不一,同情喜欢她的人也不在少数。

  大家不喜欢华妃,主要她真的够心狠手辣,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华妃给温宜喂安神药,利用温宜来吸引皇帝的关注,这个操作确实触碰到了作为父母亲的底线,洗白不了。

  第二点,就是周宁海推沈眉庄入水,更是直接杀了淳儿。

  华妃赏夏冬春一丈红,大家会觉得华妃娘娘霸气,因为夏冬春确实愚蠢张狂,欠收拾。

  但温婉纯良的沈眉庄,单纯可爱的淳儿可是大家心尖上的人,华妃害她们,就是心狠手辣,这点也无可辩驳。

  也因此,大家对华妃有爱有恨,直到华妃得知欢宜香的真相,一脸决绝,在一声“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啊”后,一头撞柱而亡,大家都化为了同情。

  

  回顾华妃的生平,对华妃的同情又升级为唏嘘。

  华妃是将门之女,所以行事张扬明媚,穿最光鲜亮丽的衣服,戴最璀璨的珠宝首饰,说最直白最狠的话。

  在甄嬛未进宫之前,华妃可是“满蒙八旗,都比不上的凤仪万千的娘娘”。

  总以为,华妃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未出阁前,娘家哥哥年羹尧宠她;进王府后,纯元已不在,身为王爷的皇帝也很喜欢她;进宫后,华妃享受的恩宠一直是宫里头一份。

  可这样的一个顺风顺水的华妃,也陷入了枕边人的阴谋。

  我们看过《甄嬛传》,所以知道,华妃的欢宜香是皇帝安排人特制的避孕药,华妃之前小产,也是皇帝和太后的安排,端妃背锅。

  从华妃被皇帝策划小产后,皇帝就对华妃一直有戒备,皇帝和华妃就再也回不去了。

  

  用完又被及时安排上的欢宜香,看着是别人都没有的恩宠,实际上却是华妃一直想要孩子也要不上的根源。

  所以我们同情华妃。

  明明她那么张扬明媚过,却为了一个处处留情的帝王,从天黑等到天亮,郁郁寡欢,无处排解的情绪吞噬她的理智。

  她总以为,皇帝不去她那里,都是别的女人搞幺蛾子,所以她无差别对待所有皇帝宠幸过的女人,为自己处处树敌。

  可根源,实际上就在皇帝这里,皇帝又岂是其他妃嫔能左右的?她又不是真的不知。

  明明她心里眼里都是皇帝,可皇帝心里不止有她;明明她只想要一个孩子,当一个母亲,可皇帝的算计,让她注定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母亲。

  我们同情华妃,只是因为觉得她本不该过这样的生活,也不该落一个凄惨的结局。

  

  华妃当然有她可爱的一面。

  本来以为华妃已经够嚣张跋扈,直到看到年羹尧不停以下犯上“作死”,这样一对比,华妃反而成了年家里最懂规矩的人。

  华妃语重心长劝导哥哥要对皇帝有礼貌,要尊重皇帝身边的苏培盛,真的就很有反差。

  

  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讲的“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华妃就好像那只没有自知之明的乌鸦。

  这不是贬义,只是觉得此时的华妃好像有些可爱。

  很多人喜欢华妃,也因为她大部分时候,是明着坏,看你不爽就直接怼你,再不济就逮着机会治你。

  华妃策划沈眉庄假孕,曹琴默是军师;利用温宜争宠,也是曹琴默先开了思路;就连淳儿这件事,也是曹琴默提醒。

  没有曹琴默,华妃就是一个脑袋平平的美人而已,看到别的女人在皇帝面前低眉垂眼,白眼都翻到了天上。

  回到宫里就狠狠的骂,要人好看,简直就是“狗肚子里,藏不住二两香油”。

  她会为没多分到进口螺子黛而生气,也会为吃不到蟹粉酥而生气。

  华妃看不惯一个人,基本就是明着来,让人受些体罚出气。

  而皇后心里不喜欢一个人,是佛口蛇心,嘴上说着好,真不错,暗地里下绊子,谈笑间,小孩子就没了。

  所以大家更赞同华妃这种光明磊落的打法。

  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华妃的心思其实也很简单。

  她想要皇帝一直爱她,她想要一直打扮的艳压群芳,想要个孩子,做个母亲。

  

  这样看来,华妃所求,是想要一个正常的家,夫妻和睦恩爱,子女在侧,共享阖家欢乐。

  华妃的愿望在后宫太难实现了,皇后也是这样想的,甄嬛起初也是这样想的,结果呢?

  同情华妃,是因为这样的愿望,在现代是稀松平常,跨越时代却是难于上青天。

  眼看着,她本可以有灿烂明媚的一生,却因为一些宠爱和别的女人斗得鱼死网破,连擦眼泪都要向上擦的骄傲的人,一身傲骨却只能淹没于后宫内斗。

  引以为傲拿命在战场上拼出来的年家,却也死于傲慢,家族凋零。

  不是不可惜,这就验证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世上最令人痛惜悔恨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本可以。

  图源影视剧照

  作者简介:沐月,酷爱追剧读小说。聊经典影视,品戏剧人生,用文字敲开人物内心。

  常来常往,多多鼓励,小赞点一点,欢喜一整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