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教室》:这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
一个超级生物扬言要在明年炸毁地球,却先跑到一所私立中学当起了吊车尾班级三年E班的教师。世界各国将他视为最大的威胁,三年E班的学生也因此背负起暗杀的任务。但就是这样一位身为暗杀目标的教师,却极善于因材施教,从不放弃任何一位自己的学生,被三年E班的同学们无奈又亲切地称为“杀不了的老师”,也就是“杀老师”。《暗杀教室》的故事,就在这样一间“学杀一体”的教室中展开了。
在这样的一个故事中,远在天边的月亮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事实上,月亮作为一个含义丰富的意象贯穿整部番剧始终,为《暗杀教室》增添了一抹澄澈而隽永的月色。
在《暗杀教室》的背景下,月球的70%毁于一年前的一场事故中。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月亮都是以新月的样子出现的。换言之,《暗杀教室》中的月亮几乎从未圆满过,自始至终都是不完美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番中,不完美的其实远不只天上的新月。
潮田渚同学记录了杀老师许多的弱点,诸如“晕车”“换了枕头就睡不着”“耍帅的时候总会出现乌龙”“一旦邀请不到人就开始担心自己没有价值”等等。然而看完这部番的人都知道,对于这些弱点的记录其实对结局并没有起到多么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人说,设置这一情节的目的在于添加适当的官方吐槽,以此增加番剧的喜剧色彩。不可否认这样的处理确实有这方面的作用,但我认为,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暗杀教室》想借杀老师的39个弱点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去神化杀老师。他也和每个活生生的人一样有着不足,有着个人的有限性;即使是杀老师这样看似完美的教师也并非是完美的。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杀老师虽为超自然生物却依然能很自然地给人带来一种亲切感。
《暗杀教室》中的不完美还体现在其他方方面面。单就杀老师而言,他领带中央的洞一直未曾修补——那不完美的残缺正是杀老师与雪村亚久里老师之间跨越时空和生死的纽带,他领带上印着的也正是新月而非满月。
事实上,恰恰是因为月亮尚处新月阶段,所以它才有继续变为满月的空间;恰恰是因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的人生才有着无限多种可能。恰恰是因为新月挂在天边一年之久,所以人们才会对满月怀有憧憬;恰恰是因为这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完美才是值得我们努力追求的。
在杀老师决定成为一名教师之后,触手问他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杀老师说:“我想变弱,变得满是弱点。”也许我们唯有首先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拥有追求完美的勇气。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天空中的明月本隐没在漆黑的夜色中,自身并不发光。只是因为得到了太阳光芒的温暖,它才开始将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
杀老师的一生亦是如此。尽管悲惨的童年和曾经的杀手生涯使他深深地感受到人生的残酷与虚幻,内心变得无比麻木与冷酷,但在自己受到亚久里的感化后却依然以热情乐观的战斗精神投入世界,洒脱空灵而执着顽强,将自己生命中宝贵的最后一年献给和曾经的他一样在黑暗中迷惘的孩子们,照亮他们的人生。杀老师终是化作了天边皎洁的明月,朗照寰宇。
《暗杀教室》最鼓舞人心的地方莫过于,一方面它塑造了一间距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之遥远的教室,在如此奇异的背景下让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教师,这样一群各有千秋、积极向上的同学们,使我们得以暂时超越日常生活的琐碎,给予人们出世的避风港。另一方面,《暗杀教室》借杀老师之口真诚地与现实中陷入困境的每一个人对话:开导我们无论栖息于清流还是泥水,只要不断向前游,总会成长为美丽的鱼;提醒我们不用每次都从正面迎难而上,只要不违反规则偷袭也可以,使用突破常规的武器也没关系,甚至投降也不要紧,只需等待机会,直到能赢的那一天……从这一角度看,《暗杀教室》距离我们的生活又是如此之贴近,抚慰了处于阴霾下的人们,给予我们入世的勇气与力量。
杀老师曾在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时引用过一句尼采的名言:“这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不要问它通往何方,走便是了。”这实在是整个故事的一个最为恰当的注脚。其实这句名言还有后半句:“当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还会把他引向何方的时候,他已经攀登得比任何时候更高了。”我不知道这句话为何没在番中出现,但它同样是三年E班同学们成长的一个深刻写照。
而从故事回到现实,我们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得到杀老师一对一的指导,或许也没有三年E班那样辉煌的故事。但《暗杀教室》确实曾让我们抬头看见月光,心中充满希望,这便足够了。
如果有月光,又何惧大地空旷;如果有希望,又何惧满目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