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个人感受

  故事并不复杂。移民美国的意大利人托尼因为家庭拮据,不得不为黑人钢琴家唐·雪利充当司机,护送他完成南方巡演的故事。 影片主要从托尼的视角展开,以一个移民者的视角看待美国的黑人歧视问题。

  “绿皮书”指的是当时黑人专用的旅行手册,因为当时许多商铺和旅馆并不欢迎黑人,于是在手册中特别标注可招待黑人的地方。

  美国南方是黑人歧视最严重的地方,《被解放的姜戈》的故事背景也发生在南方种植园。

  为了让“当司机”情节发生,电影做了很足的铺垫。

  影片中雪利的巡演除了第一场,其他场的音乐都比较好听。(个人感受)

  托尼从一开始的厌恶黑人(丢掉黑人修理工用过的玻璃杯),到欣赏(陶醉于雪利的美妙演奏),再到感激(在托尼给家人写信时提供帮助),直到最后的信赖(邀请雪利参加自己的圣诞家庭聚会,因为雪利孤身一人),前后观念的转变,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如果本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互换一下,就成了《触不可及》。

  当托尼把雪利从某个写着基督的地方,因为某事而捞出来时,我就感觉不太好了。

  我没想到男主会有枪。不愧是意大利出身的人。

  影片虽荣获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但也饱受争议。影片虽是真实故事改编,但雪利的家人却称”电影制作人事前并没有征询过他们的意见,故事仅从托尼儿子的观点出发,与事实有所出入”(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主要以托尼视角开展剧情)。此外,还有一些人称这是zzzq的又一次胜利。

  雪利是一位天才。精通多国语言,不缺博士头衔。曾两次在白宫演奏钢琴。同时又理性克制,讲究礼仪。为了改变人们的对黑人的偏见,离开受人们尊敬的城市,拿着3分之一的报酬,风雨兼程,逐渐深入歧视最严重的南方,无论受到的偏见有多恶劣,也要坚持完成巡演。为了演出,放弃一直修习的古典乐(在某些"上流人士"眼中古典乐是白人音乐),转投流行乐。因为难以平衡家庭与事业,不得不孤身一人。在黑人眼中,他虽高贵不凡,却与之格格不入;在白人眼中,他虽技艺精湛,却也只个供人娱乐的黑人,"难入大雅之堂"。既不像"黑人",也不像"白人"的他,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那样渴望被理解。或许这就是他保持行为得体、举止优雅的原因——用尊严赢得尊重。越被认为是低贱不堪,就越是要昂首向上。

  "在野蛮的屠宰场中留存着的、微弱的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