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载入史册的一秒钟

  

  

  场景重现:

  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其进行谈判。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660票赞成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香港回归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019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由七位导演共同创作的影片,片中的七个故事,取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个历史性经典瞬间。影片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中,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每一个中国人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怀。

  《回归》是《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第三篇章,由薛晓路编剧、导演。故事以7月1日0时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为核心焦点,展现了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前期谈判、准备、彩排、举行、完成的一系列过程。

  

  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规定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归还香港主权,但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中英双方代表团历经十几轮的洽谈,历时好几个月,最终确定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具体细节。中国政府强调,英国国旗在7月1日0时0分0秒降下,中国国旗在0分0秒升起是中方的底线。0时0分0秒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时刻,它意味着沦为殖民地154年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一秒钟都不可以迟。

  

  围绕着“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影片在叙事上以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香港主权回归交接仪式现场指挥安文彬(王洛勇饰)为主线,以香港市民钟表匠华哥(任达华饰)与女警察莲姐(惠英红饰)为辅线,双线并行,最终在香港正式回归的那一秒钟汇合,影片也达到叙事和情感的高潮。双线叙事的运用使影片从不同的社会层面和视角共同揭示出,每一位为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人,每一位香港市民,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片中通过“对表”这一特定动作的反复呈现,不断增强“时间”的历史感和重要性。片中中方指挥安文彬建议英方香港主权回归交接仪式执行总监莫林·厄尔斯对表时,特别强调手表是按照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和中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校准时间。

  

  华哥是片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他既是“时间”的使者,又是历史的亲历者,起到了连接和纽带的作用。多年前漂泊来港的华哥,上岸时得到了女警察莲姐的帮助,两人后来结为夫妻,华哥也因此成为香港市民中的一员。华哥受到特邀,为英方指挥校准手表时,用传承自父辈的精湛技术将误差控制在半秒之内。在莲姐出发执勤回归交接仪式前,他又将校准好的来自父辈的手表戴在莲姐的手腕之上。“时间”在华哥手上,变得力逾千钧,又情深意重。华哥那块祖传的手表,历经了“时间”的沧桑,又将见证“时间”的历史定格与灿烂绽放。

  

  导演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精准地刻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和背后的故事,扩充了叙事时间的厚度和长度。更重要的是,影片通过华哥把两地人民血脉相连的情感含蓄又深沉地表达出来。华哥和莲姐的这条叙事辅线采用了平民视角,在视听语言和声画造型上,导演不仅保留了粤语原声,还通过启德机场、唐楼等地域空间,捕捉到浓浓的人情味和日常生活气息,使影片散发着观众熟悉的港片风格。

  

  《回归》中的重头戏是表现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之一,交接仪式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特别是宣告主权的那一秒钟,需要中国国旗分毫不差地到达旗杆顶部,这将是万众瞩目的焦点。片中,升旗手朱涛(杜江饰)领衔的仪仗队为了完成任务进行了十分艰苦的训练。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中,英方提前了12秒结束,打乱了原计划,中方临危不乱实施b方案。历史给了电影充分的表现空间和机会,朱涛在等待国歌响起时精神高度紧张,电影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利用一组梦境镜头来表现他的心理空间和精神世界。虽然只是短短12秒,但等待的每一秒都令所有人感觉极其漫长,如此焦灼的等待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悬念感和情绪张力。

  

  当我们的仪仗队展现出国威、军威,当国歌响起,升旗手顶住了巨大压力完成了任务,五星红旗准时升起,整个短片达到了情绪最高潮。每一位观众都被这历史性的一刻深深打动,祖国强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紧接着镜头由仪式现场切到场外烟花绚烂的维多利亚港,华哥站在天台上振臂高呼,飒爽英姿的莲姐发出指令更换帽徽。罗大佑演唱的《东方明珠》音乐响起,这是对香港与祖国久别重逢的深情演绎,导演也在此出色地完成了一次热烈又深情的政治抒情。

  在短短二十多分钟的篇幅里,导演逐一还原历史情境,讲述交接仪式背后的故事,塑造典型人物。影片还植入了很多历史纪录片的镜头,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历史的时针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时,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国歌过后,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回归》可能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对历史事件表现最为直接的一个篇章,主要人物和事件都取材于真实素材。导演薛晓路不仅拍出了宏大历史的深刻性和厚重感,还表现出普通人爱国爱港的质朴感情,有气度非凡也有情丝缱绻,张弛有度、刚柔并济。

  

  这部由七位导演共同完成的集锦式作品,以优良的制作水准将众多历史瞬间的全民记忆融入影像之中,与观众产生了绵远悠长的情感共鸣。影片无论在艺术质量、市场效果、票房和口碑等方面都收获了不俗的反响,成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又一个成功的范例。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推出“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特别策划,以时间线索为主要脉络,挑选能反映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和关键历史场景的21部主旋律影片,通过影评导赏的方式,重温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辉煌历史,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由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戏剧学院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策划,特邀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撰稿。

  上观号作者:上海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