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新兵死在苹果堆中,死前还声称:抓个女人玩玩

  1937年12月,日本第10军发现有一名来自新潟的新兵失踪了,急忙去寻找,却发现这个新兵已经被杀死在了苹果堆中。而就在几小时前,他还兴致勃勃地声称要去“抓个女人玩玩”。

  

  在看到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的时候,可能不少人会感到很憋屈。无数的中国人被日军肆意虐杀,而进城的日本兵不过数万人,难道就没有人奋起反抗吗?就算不能击退日军,也能给日军造成很大的杀伤了,难道大家都没有血性了吗?

  事实上,当时的南京确实有不少敢于反抗的勇士,只不过他们的事迹往往鲜为人知罢了,许多都是“无名英雄”,还有人尽管做出了英勇的举动,却并没有被记录下来,就这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在日军刚刚进城的时候,反抗日军的人确实不多。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毫无血性,而是他们对日军的残暴还没有直观的认识。南京这座城市也算是饱经风霜了,即便从17世纪算起,南京也已经多次经历过战火。

  清军曾渡过长江攻陷南京,郑成功北伐时曾经围攻南京,鸦片战争时英军曾经兵临南京,太平天国运动时太平军曾占领过南京,后来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又攻陷了南京。

  辛亥革命时革命军攻克过南京,北伐战争时北伐军也攻克过南京。南京已经经历过无数次战争,变换过众多主人,南京也曾经历过数次屠杀。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许多人对日军攻陷南京的后果缺乏直观的认识。

  然而,日军却是这几百年占领过南京的军队里,最残暴,最凶恶,也最嗜血的一群。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南京人证明了他们来南京的真正目的。在经历了多次烧杀抢掠后,许多人也认识到,日军此前所宣传的什么“中日亲善”“东亚共荣”纯属鬼话,于是,对日军的反抗开始了。

  日军第10军是南京大屠杀中的“主力”,其士兵基本参与了在南京的各种暴行。据日军第10军士兵田所耕造回忆,他们在南京郊外屠杀的时候,一般都是集体去施暴。

  但有个来自新潟的士兵可能是想要“独享”,一个人跑去找女人。结果一去不回,大家赶紧去找,便发现这个士兵已经被杀在苹果堆里了,是被人从背后用三齿镐干掉的。这名敢于杀掉日军的英雄没有留下姓名,但他的英勇壮举将永远流传。

  另一名日军士兵也回忆,当时日军两个机枪小队正架好了机枪,准备屠杀一大群难民。结果在机枪开火后,难民们意识到了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当即冲向日军。两个日军小队当即被人潮淹没了,日军紧急调集援兵,又从汽车上向下抛掷汽油桶并点燃,人群被大火所阻挡,日军这才缓过来。最后这群难民还是全部被杀了。

  国内也有南京居民英勇反抗的记载。当时有一名年仅17岁的女子叫李秀英,已经有7个月身孕了。她本来和父亲一起躲在“安全区”,结果日军连安全区里的人也不放过,直接冲进来“抢人”,李秀英以头撞墙,昏倒在地。

  后来她意识到这样也不是办法,想起父亲曾教过她武术,于是在下次日军来的时候她便奋起与日军搏斗,试图夺下日军的刀。可惜寡不敌众,最后被狠狠打了一顿,幸好日军以为她已经死了,便离开了,但李秀英最后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

  由此可见,南京人并不是没有反抗,也并不是像某些人所污蔑的“中国人是懦弱地”“江南人柔弱,不敢反抗”等等。南京大屠杀期间同样也有很多南京人英勇反抗的事迹,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反抗还是阻止不了惨剧的发生呢?

  一方面,日军在战前进行了虚假宣传。声称自己是为和平而来,是为了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并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会遵守国际法,不会杀战俘,更不会杀平民。虽然说此前日军实际上已经制造了许多屠杀,但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文盲率也很高,信息传播速度慢,许多人对于日军的残暴缺乏直观的认知,因此在一开始对日军抱有幻想。

  另一方面,国民党当局没有对民众进行有效的组织。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储存有大量物资和武器装备,虽然其中有很多都是过时装备,但也总比让民众手无寸铁要好,至少能让其有一定的自卫能力。然而国民党当局害怕民众,不敢发动民众,直到日军兵临城下,也没有任何阻止民众的行动。最终大量武器落入了日军之手,南京城数十万百姓却手无寸铁,没有对抗日军的武器。

  为什么国民党当局如此害怕民众,宁可民众被屠杀也不敢发动民众。而我党却能够依靠民众,深入民众,在敌后建立大批根据地呢?这其中的根源就在于与人民的关系,我党坚持为人民服务,既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也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根据地的民众。要想免遭屈辱,只能奋起自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