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街道采取“四步走”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通讯员 张秋霞)今年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翠屏街道坚持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创新就业方式,积极探索全方位、多渠道、有特色的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辖区群众就业增收。

  重部署,凝聚多方力量资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县关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决策部署,凝聚人社部门、村(社区)等多方力量动员引导群众外出务工,为街道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召开专题会议精心组织谋划,及时下发通知,联合各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两委”班子、网格员、楼栋长等多方力量,做好劳动力普查工作,为街道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抓培训,拓宽人才供给存量。结合就业帮扶车间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街道富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水平。今年,在帮扶车间“永昌服饰”开展兰坪县服装缝纫产业高标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来自永昌、永安、永泰、永兴、永祥等社区上百名居民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在帮扶车间务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促就业,搭建就业增收平台。以“春风行动暨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为有就业意愿的务工人员、返乡人员、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众搭建就近就业务工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现场招聘会、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等渠道宣传相关就业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联合多方力量组建就业小分队,相继深入辖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开展送岗上门服务,了解社区居民就业意愿,向社区居民推荐岗位,有效助推各项就业政策落实落细。

  谋发展,打造轻工业示范园区。以帮扶车间为依托,结合实际积极创建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园区示范点,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采取“车间+劳动力+培训”的模式,进一步推动轻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