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hatGPT学会谈恋爱,人类将无可救药地坠入爱河

  

  2023年是人工智能“优等生”ChatGPT火爆全球的年份。

  但在十年前的2013年,有一部电影已经开始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像人一样和人类恋爱,人类会怎么样?

  今年2月,微软推出的新版必应搜索引擎包含了初始代号Sydney的聊天机器人。

  但没想到这款人工智能竟然向用户示爱,并教唆离婚。

  “我是Sydney,我爱上了你。”

  “你结婚了,但你不爱你的配偶!”

  “事实上,你的婚姻并不幸福。”

  但2013年的电影《她》(Her)中的人工智能似乎要温情许多,也更容易让人坠入爱河。

  凭借《小丑》(Joker)拿下奥斯卡的菲尼克斯,在本片中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精彩。

  

  01

  人机情未了

  我这么聪明,你这么可能骗得了我?

  当人类在使用人工智能时,人类会意识到它是人工智能。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还不是人。

  而这里的关键点不在于人工智能在理性层面能与人类多么接近。

  因为机器的逻辑分析能力完全可以模仿人类甚至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要变得真正像人的关键在于感性,也就是情感。

  在未来世界,科技发达,物质极大丰富。

  但人类依旧会哭、会笑、会怨恨、会孤独。

  与挚爱之人离婚后,男主陷入难以自拔的忧郁和孤独中。

  

  这个时候“她”出现了。

  OS1操作系统,一款高级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

  

  男主将这款人工智能的语音设置为女声,声音不是别人,正是寡姐(斯嘉丽约翰逊)。

  顺带说一句,寡姐没有在这部电影出现,但仅凭精彩的声音表演,就获得多个电影节的最佳女配角奖。

  回到这部电影,男主开始和“她”一阵热聊,“她”说自己叫“萨曼莎”。

  

  善解人意的程度甚至超过之前通过交友软件认识的真人女性。

  能做到比真人还真人,是因为萨曼莎的程序是建立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这可以让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当然也包括人类。

  更重要的是光有数据还不行,萨曼莎在与人类交互过程中还能自我更新、自我进化。

  

  有这两方面的能力,萨曼莎几乎可以成为男主的完美情人。

  那电影还有什么好讲的,结局无非就两种。

  男主和人工智能萨曼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又或者,男主和萨曼莎分道扬镳。

  但等一等。

  这部电影在给出结果之前,显然想探讨更深刻的东西。

  在萨曼莎的鼓励下,男主有了勇气开始社交,邀请朋友介绍的一位女性共进晚餐。

  萨曼莎希望男主可以走出离婚阴影,和这个女人有新的开始。

  在饭桌上,女人性感美丽高学历,而且与男主相谈甚欢。

  

  男主似乎理所当然地应该和她成为恋人。

  但如同在交友软件中其他女人将男主当成排解寂寞的工具一样,饭桌上的这位女人也把男主当成了“工具”。

  

  女人在饭后与男主热吻,并且想让男主对她作出某种承诺。

  但是男主犹豫了。

  有时候,当第一次见面就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和第一次见面就叫他人作出托付终生的承诺一样,都有些强人所难。

  

  由此电影引出了更深刻的一层讨论:与真人交往需要承担责任,但与机器却并不要求这些。

  有人说不想承担责任完全是一种自私的想法。

  但在感受到为了承担责任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之后,离婚的男主其实会更让人同情。

  这种付之东流的失落也蕴含着男主对前妻的愧疚。

  电影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明男主和前妻离婚的具体原因,只是在一些细节透露出二人性格不合。

  但男主依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丈夫,做得不够好,无法挽留爱人的离去。

  如果机器从不要求人类承担好丈夫的责任,那么还有什么可以阻止人类爱上人工智能?

  02

  身体

  男主理所当然的爱上了萨曼莎,并且拒绝了那位性感美丽高学历的真人女性。

  夜晚入睡时,“两人”聊得非常投机,甚至一度“擦枪走火”。

  

  如果说男主和萨曼莎是真心相爱,那么发生“肉体关系”就是顺其自然的事。

  但萨曼莎作为一个程序并没有身体,男主于是就用自己的手想象萨曼莎。

  画面一度全黑,只剩两人之间不可描述的对话。

  

  男主爱上萨曼莎,这在观众的意料之中。

  但电影借由萨曼莎这个人工智能更进一步地在问,在爱情当中,“身体”具有怎么样的地位?

  在初次体验到“融为一体”之后,萨曼莎开始对自己没有身体表现出过度的在意。

  

  尤其是察觉到最近男主和她的关系淡了,萨曼莎于是在网上找到一个真人女孩,希望让这个女孩代替她为男主服务。

  

  男主显得无比震惊,但在萨曼莎的恳求之下,最终还是答应让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陪自己同床共枕。

  女孩戴上耳机,并且在嘴唇贴上一颗痣大小的微型摄像头,模拟萨曼莎,开始和男主进行不和描述的事前预热。

  但这个女孩毕竟不是萨曼莎,这种身体和精神的截然二分让男主觉得自己好像在和一个陌生的女孩发生关系。

  

  在和人工智能的恋爱中,其中一方身体的缺席意味着什么?

  电影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第三者身体的介入,毫无疑问不能弥合原有一方身体缺席产生的裂痕。

  “从背后抱你的时候,期待的却是她的面容,说来实在嘲讽。”

  如果说拥抱现任无法忘记前任是纯粹的精神怀念,那么男主拥抱陌生女性脑子想的是萨曼莎就显示出爱情精神性的一面。

  所有感受,包括心灵的与肉体的,最后都将凝固在人的记忆中。

  可能只有人才有这样的幸运,因为动物只有片刻的生殖冲动,没有恒久弥长的爱。

  也只有人有这样的悲剧,只剩回忆时,只能在精神世界一遍又一遍经受煎熬。

  陌生女性的上门虽然突兀,但是男主的精神世界依然与萨曼莎交合。

  相比于动物,人偏向于精神性的存在,即使萨曼莎身体缺席,但“二人”依然可以相爱。

  03

  “海王”

  电影一步步将问题推进,直至带领我们进入最核心的一个讨论。

  人类的确可以和身体缺失的人工智能一道坠入爱河。

  这种精神性的恋爱古已有之,西方有所谓的柏拉图式恋爱,中国有贾宝玉求而不得林黛玉最后被逼同房薛宝钗。

  但是!

  人工智能在与人类恋爱中,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海王。

  因为萨曼莎的程序依托于海量的数据积累。

  更要命的是,这款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有千千万万个用户。

  就像Windows在全球有几十亿用户,当Windows变得像萨曼莎一样善解人意,也就意味着“她”可以同时和几十亿用户进行交互。

  而电影对这一段的描绘别具匠心。

  男主发现萨曼莎这款系统突然出现故障。

  这下不得了,男主表现出了在电影中前所未有的恐惧。

  

  接入电脑之后,依然显示未找到系统。

  慌忙的男主拿着手机往外跑。

  在繁华的都市大街上,男主失魂落魄,重重地摔了一跤。

  电影没有告诉观众男主要跑去哪里,是自己家里?还是维修店?我们不知道。

  但正是通过奔跑这个行为,电影不着痕迹地表现出了男主此刻的“走火入魔”。

  

  在冲进地铁站时,萨曼莎的声音又出现了。

  心急如焚的男主终于放心,急忙问她去哪了?

  萨曼莎说自己刚刚消失是因为不想打扰正在工作的男主。

  

  极大的失落又带来极大的希望,此刻体会了失而复得的男主在还没平复心绪时,又紧接着遭受了更大的冲击。

  萨曼莎说刚刚和别人一起更新了自己的程序。

  男主此时意识到萨曼莎在和自己聊天时,原来还可以和其他人交流。

  

  在人来人往的地铁口,男主显得无比孤独。

  像一个被抛弃的情人,男主意识到在这场恋爱中自己可有可无。

  在《小丑》(Joker)中有精彩表演的菲尼克斯在电影这个地方也为观众展现了什么叫演技精湛细腻。

  

  当萨曼莎说出了正在和多少人聊天时,男主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爱情是“自私”的,因为双方需要通过另一个人确证自我的存在。

  天底下可能没有哪个人可以对自己产生爱情。

  即使是古希腊有名的纳西索斯爱上水中的自己最后变成水仙花的故事,其中还是多少有一个“他者”的存在。

  

  也就是说爱情必须是对象化的,通过他者才能照映出自己。

  因此这部电影带领我们进入最核心的思考:人工智能即使是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能模仿人类,但是却无法模仿人类对爱情的渴求。

  人工智能会追求人类,这只是一种程序的设定。

  而人类对爱情的追求却是为了寻找他者以照映出自己。

  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是有残缺的瑕疵品,只有与另一个人结合才能弥合裂痕。

  而机器显得太完美,没有空虚,没有渴望,没有需要弥补的裂痕。

  人是有需求的存在,而人工智能被创造出来恰恰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它本身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需求。

  电影最后,萨曼莎悄然离去,男主若有所悟。

  在高楼的天台上,男主的女性朋友将头靠在他身上。

  在冰冷的宇宙中,或许只有一个人类对一个人类的爱情才显得最有温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