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央媒报道点评

  新华社

  1.【人民网】签不签 (3月9日)

  点评:微电影《签不签》片名给人以悬念,讲述的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职工用真情实干帮扶打动一家留守爷孙,最终签下土地流转协议,并动员儿子儿媳回乡种烟走上脱贫道路、实现阖家团圆的故事。该片以小见大,摘取了烟草帮扶脱贫工作中的一个小环节,反映了多年来烟草行业助力脱贫攻坚带来的农村变化。有冲突、有剧情,镜头抓取生动自然,剧情衔接也较为流畅,剧中人物言行到位不做作。

  改进建议:(1)前后时间设置上有漏洞,片尾时间是“十年后”,实际上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的时间不是十年前。如果在片中几个典型场景处打上具体年份,会更具真实感。(2)可以在过程中穿插几个烟草行业帮扶开展产业发展、道路改建、环境整治、安全饮水等工作的镜头,而不仅仅是为老人家劈柴、担水,这样也能和片尾的字幕内容和整片的表达寓意相吻合。(3)片尾颁发证书反映新变化的场景,如果能让老人儿子和长大后的孙女一同出镜,整个故事内容会更加清晰完整。

  2.【新华网】格桑花开香满城 (3月28日)

  点评:该文选取了西藏拉萨烟草在“我为客户办实事”“我与客户共成长”主题活动中,围绕帮扶客户、便民服务、终端建设三方面的四个典型事例,以点带面、由点及面展现了拉萨烟草倾心服务零售客户的事迹。由于条件艰苦、市场较小、基础薄弱等因素,西藏的烟草工作与内地差距较大。也正是由于地域特殊的原因,文中这些在内地烟草企业看似平常的客户服务工作,在西藏却凸显出其非常的意义,这也是将该文列为月度点评好稿的原因。

  改进建议:该报道行文略显刻板,平铺直叙,缺乏一定的起伏。对三方面四个典型的选择虽然较为精准,但缺乏一些生动细节的刻画,说服力略有欠缺。文中三方面总结性的文字略显新闻性不足,有些像工作汇报,可以再加以润色,不必面面俱到。

  3.【新华社客户端】线上有“速度” 线下有“温度” “一网通办”为民办实事又多了暖心服务 (3月20日)

  点评:该文紧扣一网通办这一主旨,围绕线上有“速度”和线下有“温度”两个层面谋篇布局,通过刻画翁阿姨证件丢失一键补办的真实案例,以及困难群众印阿姨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办理经历,以小见大,折射出在“放管服”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以上海杨浦区、崇明区烟草专卖局为代表的基层机构,积极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温馨暖心服务的主题。文章最后点出: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奔波,让办证像网购一样简单,与文章题目形成首尾呼应,于小事中体现了烟草专卖政务服务的良好形象。

  改进建议:文章故事性相对平淡,如果故事案例的选择可以再丰富一些、人物形象刻画再丰满一些,故事会更具张力,文章呈现的效果也将更好。

  4.【法治日报】春拂蒲家坝 (3月16日)

  点评:乡村振兴的题材常讲常新,但如何写出新意、写出高度、写出特色考验作者笔力。本文开篇用优美细腻的文笔描绘了巴山腹地美丽山村蒲家坝的景象:春华镶嵌山间,绿色勾勒春意,民居鳞次栉比……与2012年结对帮扶以前的交通不便、吃水困难、耕地稀少、致富无门形成鲜明对比。随即引出陕西汉中市烟草专卖局驻村队让蒲家坝踏上致富路、开出幸福花的故事。然后文章又用“飞”出金叶子、“照”出好路子、“建”出美日子三个分镜头,分别讲述了帮扶工作队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以烟叶生产助推村民增收致富;帮助发展光伏产业和多元化经营,为村民开辟多个增收渠道;推进蒲家坝村实现“洁化、绿化、美化”的故事。这篇帮扶纪实采写点线面相结合,有故事有画面,有数据有支撑,说服力强,扎扎实实再现了帮扶成效,是一篇不错的作品。

  改进建议:文章开头的光伏发电项目配图,画质略差,不能与文章开头描绘的魅力乡村形成很好呼应。另外,如果适当增加关键人物的采访,能多从村民视角,以村民之口、村民之眼折射出帮扶工作队的故事细节,文章将更有冲击力和真实感。

  5.【人民网】种子(3月7日)

  点评:该作品以“种子”为线贯穿整个视频,镜头运用丰富灵活,解说语言优美凝炼,有感染力。特别是用“种子”串联起扶贫工作队种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这个种子后给核桃树垭村带来的前后改变,有新意有特色。

  改进建议:(1)视频自说自话的宣传意味较浓,虽然解说语言是第三人称视角,但整个视频仅有一处村民的现场音,难以引起受众共鸣。如果能适当增加现场音,增加村民有代表性的笑声、话语声等,真实性会增强。比如,在视频第一分钟左右,呈现“他们提供最好的养料”以及1分50秒“一片韭菜,一湾活水”时洋溢着笑容的村民等细节时,加入现场音和相关人物的话语采访会更好。(2)视频在0分34秒时画面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宣传牌过大,颜色过亮,画面比较突兀。(3)在1分59秒左右种子成长画面中,转场过快,过于匆忙。

  6.【新华财经】我在四大山等你 (3月22日)

  点评:该视频作品拍摄水平优秀,用光和构图讲究,光影温暖,大量应用直升机航拍镜头和特写镜头,很好地展示了四大山牧场、哈寨观景台、草皮街集市、布朗族载歌载舞的特色民族风光。独居特色的民族山歌原声呈现恰到好处。此外视频运用了多处采访关键人物的真实声音,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

  改进建议:(1)视频分镜头衔接流畅但有一定的堆砌拼凑感,如果能有一条更加清晰的主线将其串联,整体会更加和谐。(2)视频开端部分“我在四大山很想你”和“我在木老元乡等着你”字体、画面位置不统一,影响了整个画面的美感。(3)驻村工作队长的采访有一定的背稿感,不够自然。视频如果能适当增加村民的采访,从侧面体现帮扶工作队带来的改变,会让作品更有真实性和说服力,更好引发受众共鸣。

  7.【学习强国】长沙烟草市场管理员普法篇(3月14日)

  点评:该视频作品以长沙县烟草专卖执法人员讲述其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的感悟为主线,通过卷烟零售中的多个“风险场景”镜头衔接,让观众在观影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向未成年人卖烟违法、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制品违法、邮寄卷烟一次不能超过两条、学校和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卷烟销售点”等知识。该作品主题聚焦、主线清晰、转场流畅、细节丰富、表演自然,2分31秒的时长既讲清楚了故事又不显得冗长,港风十足的拍摄剪辑手法和娓娓道来的讲述也能让观众饶有兴趣地看完全片。整体看,这是一部有创意有质感的普法宣传作品。

  改进建议:(1)该作品意图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传递“开展普法宣传有成效有意义”的观点。但作品前半段讲述的却是某些零售户表面答应要好好守法经营但背地里却依旧知法犯法的案例,主人公随之抛出了“我们的普法有意义吗?”这一问题。但作品的后半段却未能有说服力地回答这个问题。这种设计增加了作品的悬念,但也大大增加了难度。(2)该作品部分镜头的画外音音量过低,完全被背景音乐遮盖,影响观看体验。

  8.【人民网】十年帮扶情——定点帮扶龙草坪村纪实(3月24日)

  点评:该宣传片系统回顾了过去十年里陕西中烟汉中卷烟厂定点帮扶龙草坪村的工作实效,展示了龙草坪村发生的巨大变革。作品主题鲜明、逻辑清晰、内容充实、文案大气,和解说语高度契合的真实画面以及大量真实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让观众切实感受到汉中卷烟厂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做出的成绩和贡献。视频画面清晰、构图合理、色彩明亮,俯瞰镜头、全景镜头和特写镜头衔接自然,全方位展示了龙草坪村村容村貌、特色产业、帮扶实践;字正腔圆的播音腔配合宏伟壮阔的背景音,也呈现“主流、大气”的大片感。总体来看,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优秀宣传片,特别适合展示企业形象、内部宣介、主题会议等应用场景。

  改进建议:在新媒体时代,该类型作品也因为“主题高大上”“单向价值输出”“视频时间过长”“共情力不足”等原因难以吸引观众点击播发和认真看完。如果需要面向大众提升传播效果,可考虑围绕“十年帮扶龙草坪村”主题,针对性挖掘一些“有特色、接地气”的小故事,打造一批“小切口、能共鸣”的短视频。

  9.【新华社客户端】南充:小小羊肚菌 解锁乡村振兴“致富密码”(3月23日)

  点评:该作品聚焦“南充市葫芦颈村在南充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发展羊肚菌特色产业”这一主题,以羊肚菌丰收场景为导语,引入发展产业的初心、产业发展的困难、化解困难的过程、喜获丰收的结果以及未来乡村振兴的展望,通过“小产业”反映了驻村人用心用情帮扶的“大情怀”。该作品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的全媒体形式呈现:一分钟以内的短视频直抒主题,2000字左右的文字穿插产业发展相关图片,带给读者很好的阅读、观看体验。总体来看,该作品主题聚焦、内容丰富,场景描写生动,逻辑脉络清晰,文字简练流畅,带给读者很强的代入感、认同感,是一件优秀的全媒体作品。

  改进建议:该作品中的短视频清晰度不高,场景、人物较为单一,镜头晃动多,驻村队员讲述缺少对应字幕,视频拍摄和剪辑的专业度还有待提升。

  10.【人民网】桐梓尧龙山:千年古茶树 阳春采新芽(3月17日)

  点评:该作品以作者第一视角,讲述了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古茶树春茶采摘和古树茶产业发展的情况。800余字的短消息描绘了阳春采新芽场景,尧龙山镇古树茶产业发展缘由、做法和进展。总体来看,该消息主题选择较好,但内容稍显简单,语言不够流畅,场景不够生动,主线不够清晰,具有较大的提升改进空间。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表述不严谨不准确。比如,“同时,尧龙山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古茶树的优势,有机地与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相结合,深入做好古树茶的品牌和精加工。”等句子存在语病;“贵州省林学院”这一名称不够规范,建议在文字上进一步精益求精。此外,该作品中的五张配图仅用“采青”“采茶”予以概括,其中两张图片右下角还有链接水印,建议添加上较为完整的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