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镶边,综艺咖B面是个好演员
影视剧招贤,综艺咖上岗的热潮愈发频繁。
还在上映的《保你平安》中李雪琴收获大银幕开门红,《了不起的夜晚》里范丞丞、蒋龙持续拓展戏路,贺岁档中张弛惊喜亮相《满江红》;而五一档电影《长空之王》中大碗娱乐喜剧演员卜钰担纲主演,片约不断的范丞丞还在同档期的《人生路不熟》中与乔杉搭档,分饰“翻脸岳父”与“翻车女婿”。
电视剧中他们的身影更为频繁。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走出的王皓,史策如今也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史策有《故乡,别来无恙》《黑土无言》等作品待播,王皓在刚刚完结的《归路》中出演了男二海东,与史策主演的《透明侠侣》预计暑期上映。蒋龙则在参加综艺后迎来演艺事业的“第二春”,《特战荣耀》《猎罪图鉴》《风起洛阳》等多部作品都已播出。
通过综艺打响国民度后迅速转战影视赛道卡位,成为不少新锐综艺演员的发展路径。以李雪琴为例,从《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正式出道后,李雪琴录制了多个综艺,在无缝衔接各个综艺录制时,她主演《逍遥游》亮相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2022年主演的《黏人俱乐部》开机,2023年在《保你平安》中饰演魏如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她还特别出演了古偶《折腰》,柠萌出品的《故乡,别来无恙》她是四位女主之一。
以上提及的演员们一直活跃在喜剧综艺中为观众带去欢笑,每个人都有代表作和出圈名场面。正是因为参演综艺节目被大众所关注,他们身上的特质被看见和发现,有了更多在大小荧幕上出演的机会,进而成为影剧圈的新生力量。
新生代综艺咖为何会选择转入演员赛道?他们的优势与困境又表现在何处?
01
一见你就笑
长久以来,大众对“综艺咖”的认知都停留在影剧圈取得一定成就的、具有国民度的演员去参加综艺,如孙红雷、黄磊多次在《极限挑战》中做常驻嘉宾,邓超和陈赫在《奔跑吧兄弟》中呈现搞怪好笑的兄弟情,沙溢也常在《青春环游记》《王牌对王牌》《萌探探探案》中“串场”。
演员多次参与综艺带来曝光度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在综艺中的人设与影视剧的角色人设相差过大,丧失了演员该有的神秘感,后续塑造的角色就被碾压,再回归演员本身时就产生了阻力,尤其是黄磊营造的“厨子人设”给人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多次被观众吐槽。
显然,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些新锐综艺咖,大多是由喜剧、相声、脱口秀等节目出道,属于天生的综艺人,没有从演员跨向综艺再回归表演需要迈过的鸿沟,因此观众对他们的接受度也更高。纵观以上被影视圈收编的李雪琴、王皓、史策、蒋龙、张弛等综艺咖,他们身上都带着某一种鲜明的特质,这种天然优势恰巧被选角导演看中,成为电影或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独特存在”,换种身份继续活跃在观众视野中。
首先,拥有强大的国民度,鲜明的标签、观众缘好、极具亲和力是他们的优势,观众很容易因他们的个人魅力从而对其饰演的角色带有天然的滤镜和好感,对于电影或电视剧中出现的熟悉面孔往往愿意给予更多的视线倾斜。
之前微博有一个词条“看到沈腾就想笑”,众多网友表达了自己相似的观点,这是沈腾作为一个喜剧人的成功之处,无论出演什么作品都能让观众产生想看的欲望,这十分难得。现在这点在郭麒麟身上也得到了验证,观众在《龙马精神》的豆瓣评价中写道“郭麒麟一出场我就知道笑点来了”,足见其标签影响力。
其次,自身带有的人设可以服务于剧情。女性群像剧《芳心荡漾》中,李雪琴就以脱口秀演员的身份为剧集开头;“利嘴”傅首尔饰演的梅大姐与苏筱(孙俪饰)吵架成为《理想之城》的名场面之一;《独行月球》中徐志胜也以脱口秀演员的身份客串了3秒。这种本色出演的方式,直接拉近了剧集与观众的距离。
再次,历经舞台打磨的他们有好演员的潜力。贾冰最初在《笑傲江湖》中以喜剧演员的身份正式步入大众视野,之后又陆续参演过多部喜剧综艺,在《我和我的父辈》《保你平安》《哥,你好》等电影中的人物也多带有喜剧色彩,直到他出演了《狂飙》中的黑帮头目徐江,把对家白江波用高尔夫球杆打晕活埋,动作与语言中狠恶尽显。区别于以往以“喜剧人”形象出现在荧幕上,饰演反差角色让人眼前一亮,证明了自己的强塑造性。
经过综艺的多番磨砺,综艺人们大多习惯了镜头的存在,不畏镜头具有松弛感的表演方式也恰恰是演员需要具备的能力。有着“宇宙的尽头是铁岭”等众多金句的李雪琴,在出演《保你平安》的魏如意时,被网友称为“天然感演员”,无论是夹子音、密室逃脱NPC还是谈判桌上的神助攻都被赞称“看不出表演痕迹”,本身自带的气场与角色完美融合,成为不可替代的“这一个”。
另外,目前看似由综艺转向影剧圈的演员其实有很多是带有舞台表演经验的演员,长久在舞台上所积累的经验为他们进入影视赛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弛在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前就出演过多场舞台剧,他的表演能量在《这个杀手不太冷》《台下十年功》早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被网友称为“超越无意义的段子拼凑与低俗卖丑,闪耀着理想主义的高级质感。”《满江红》中饰演陈亮的他虽然戏份不多,但足够有记忆点,这场大银幕首秀算是立住了。
这些综艺届的主力选手,借靠平台与节目优势,正式步入了演员赛道的第二梯队,无论是新人入行还是老演员迎来事业第二春,综艺都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曝光度,支持他们往前走了一步。
02
撕下标签,喜剧人也有B面
在专业演员都备受“转型之困”的当下,综艺演员们想要丝滑转战大小屏并再次站稳脚跟也绝不是件容易事,真正成功抛下“综艺咖”标签的屈指可数,前辈们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势必会在后辈身上重现。
鲜明的标签下,如果个人特点过于强烈,时间久了观众会审美疲劳,就会容易出戏,哪怕是在严肃的场景中仍然会认为他们会带来笑料。包贝尔在悬疑剧《回响》中饰演设计师吴文超,习惯了看他抖包袱的观众看到这个人物形象表示“有些不适,生怕他下一秒就忽然笑起来,说我跟你开玩笑的”。
沈腾也曾面临此困惑,“喜剧头牌”一经打出,观众看他在《满江红》中都想笑,网友小A很无奈,“我控制不住自己,哪怕是他做出武打动作,我都能立刻联想到他从凳子上摔下来的片段”。长期在喜剧人设上的耕耘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戏路,好似再尝试其他的戏路就是“背叛”了观众,这种刻板印象对头部演员来说都是致命伤,更不用说新生代力量了。
众所周知,综艺人很多都是“特型演员”,有着相对固定的角色类型,这就导致他们的舒适区十分狭窄,碰到与人设相反的角色,他们一定不会是首选。
另一方面,很多综艺人在向影视转型的道路上努力多年,至今还是没能站稳脚跟,只能在影剧中“镶边”。蒋诗萌最初是以演员身份正式出道,但是在《跨界喜剧王》《金牌喜剧班》等综艺和小品中以喜剧人的身份被大众了解。随后在《虎鹤妖师录》《装腔启示录》《爱情而已》等电视作品中多以客串或者友情出演的戏份出现,还未迎来知名度高的主要角色。
即使有阻碍,但并不意味着前路渺茫,郭麒麟、张小斐、贾冰等前辈们已经完成了从综艺人到喜剧演员,再由喜剧演员到演员的转换,走出了更宽广的道路。自《狂飙》后,贾冰为观众呈现了不同于喜剧人的B面,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他势必会再为大家塑造多个印象深刻的角色。
郭麒麟以德云社相声演员的身份参加《欢乐喜剧人》《奔跑吧兄弟》后,以高情商、家教好、懂礼貌的行事风格圈粉无数,综艺中活宝搞怪的人设助他顺利出演了《庆余年》中可爱且视钱如命的范思辙一角,这个角色的成功引发了他在影视圈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赘婿》中“小小赘婿”的宁毅是他首次担纲男主,成为爱奇艺史上最快破万的剧集;在动作电影《龙马精神》中也贡献了不俗的演技,他主演的现实题材作品《平凡之路》在近日发布预告片。可以预见的是,他正从“综艺咖”“喜剧人”向演员转型。
优秀综艺人与好演员两层身份不可分割,善于观察思考,有共情能力,双商在线,性格多面是他们的闪光点,助力他们向好演员蜕变。既然已经在综艺圈打响了名号,何愁不继续在影剧圈散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