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恋爱指南》(必看)

  

  大家好,我是小楠

  对于爱情,我并不向往。

  这是一场残酷的考验。面对一半一半的概率,我可不愿做个赌徒。

  我的表姐,凭着自己的努力,从偏远小镇考入市重点高中。

  后来遇到了喜欢的男生,两人偷偷在一起,当时的她,幸福甜蜜,沉溺其中。

  只是不曾想,男孩并非真心,很快就提出分手。

  而她却沉浸在虚幻泡沫里难以抽身,就这样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悲伤时间,最终误了学业,和大学失之交臂。

  此后,任凭身边人再怎么描述爱情的美好,我都无动于衷,一心扑在学习上。

  同时,也不忘和男生保持距离,生怕自己和表姐一样,被拉入爱情的深渊。

  part1:

  在学校,和我唯一有过交集的男生,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他学习拔尖,人也热心肠,我和他除了学习,再无过多交流。

  一次,我无意撞见他与女朋友通话,俩人像是闹分手,他扯着嗓子嘶喊,还时不时拿拳头招呼墙壁,这一幕简直让我惊呆。

  事后,他足足缺了一个星期的课。

  在这期间,我一度把他归结为,因失恋而自暴自弃的人。

  我总是对这类人有着偏见。

  但他回校后,就立马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状态,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丝失恋的痕迹,依旧一副充满学霸光环的样子。

  我纳闷:“这是把失恋的悲痛都转化为力量,用在学习上了?”

  我不由得对他产生了好奇。

  随着高中学习压力的增加,我的成绩开始不上不下。

  进入疲倦期的我,学习上和他的来往增多,他那牛一般的学习劲头,也感染到了我。

  高中末尾的那几个月,几乎是和他一起度过的。

  最后,借他光,我也考入了不错的大学,和他同市不同校。

  part2:

  上大学后,我俩也时常相聚。

  时间长了,曾经学习同盟的关系也慢慢上升成了铁瓷。

  一次,我打趣聊起了当年看到他分手场景的事。

  原来他们同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相同的童年经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激励对方。

  甚至两人一同约好,要共同考进同一所重点大学,可偏偏事与愿违。

  高三时,女孩家长强行要求她毕业出国留学,甚至掐断了他俩早恋的火苗。

  听完故事,我晃了神。

  我问他:“后悔吗?”

  他淡淡道:“深爱过,值了!”

  曾经表姐的经历给我刻下了一个对爱情的偏见,让我看待别人的每段感情,都不由自主的往不好的方面倾斜。

  甚至坚信自己对爱情的认知就是金科玉律,毕竟那是发生在表姐身上“血淋淋”的现实。

  可他们让我对爱情有了新的认知,原来一份走向终点的爱情,带来的不只有伤痕,也有可能是值得追忆的过往。

  一段好的爱情,不只是怦然心动,还可以是互相激励、互相成全。

  我开始羡慕这样的爱情。

  part3:

  或许是因为在他的身上,让我看到了爱情里的光。

  我那浅薄的爱情认知开始一点点被瓦解。

  回想起自己以前刻意和男生保持距离,还真有点可笑。

  暑假,我意外收到了他的旅行邀约,而我也意外地不假思索答应了。

  旅行期间,他的细心、周到、睿智,给足了我安全感,也使我在他面前多了一份自在和随性。

  走在海边,我故意放慢了脚步,拿起手中的相机,一个高高瘦瘦、清爽干净的背影被定格,和周遭美景融为一体。

  这一刻,就像曾经看过别人的恋爱日记,也是第一次体会到悸动的心情。

  没错,后来我和他在一起了。

  是他戳破了我对爱情某种错误的执念,而有幸的是,在往后的岁月里,时光证明了他是对的人。

  part4:

  爱情诚然有两面性,但终归事在人为。

  我曾经错误的认知,不过是青葱岁月里不可避免会出现的误解,而时间的成长,又会让这误解涣然冰释。

  而不变的是,我一直敬佩,一个人能够从最差的一面,开始慢慢向上生长,并收获一个破茧成蝶的自己。爱情亦如是。

  我现在的认知是:爱情的意义,就是为了遇见优秀的他,和更优秀的自己。

  以前总认为自己是智者不入爱河,其实不过是没遇到智者。

  之前拒绝爱情,是因为只看到不好的一面,而现在敢于大胆接受,是因为好的爱情,可以通过对方提升自己。

  任何一段关系里,双方如果都朝着好的一面去努力,就不会出现半路走散的结局。

  最好的感情是,互相激励,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

  是在漫长的日子里,相互成全对方的完整。

  只有和爱的人共同成长、相互成全,让彼此成为精神上的同行者,彼此的感情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洗涤而长久如新。

  正如陈果所说: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积极向上的人总会吸引优秀的同伴,乐观进取的人总能感染同频的人,愿你和身边的ta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