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德的马保国,请我吃了一碗面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 | 胡楠楠,编辑 | 姚赟,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马保国坐在石板凳上,看着正在练武的徒弟们。有路过的陌生人驻足围观时,马保国就会颔首微笑。在他面前,两个徒弟扭在一起,一人用手勾着对方的脖子,一人伸出脚,在比试摔跤。一旁的马保国,如果看到徒弟交手动作存在问题,他便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进行指导。

  严肃、认真、正式,仿佛这个不到 20 平方米的小区花园,成了练武场,两位在不远处长椅上晒着太阳闲聊的阿姨,成了观众。

  4 月上旬,《中国企业家》前往马保国在上海居住的小区,在小区花园内见到了他。当时的马保国正与徒弟拍摄相关视频。他们的拍摄器材很简单,一个支架,然后架着一部手机。

  4 月 1 日,消失许久的马保国突然出现在直播间,开启了他的带货首秀。飞瓜数据显示,4 月 1 日当天,马保国开了 6 场直播,不到 4 小时内,累计超 1198 万人次观看。带货金额 41.12 万元,马保国佣金收入 4.95 万元,并将 2.5 万元捐赠用于公益事业,同时捐赠全程录制视频公开。

  马保国表示,在儿子马晓阳的支持下,会继续学习直播带货。但关于后续是否会一直直播带货,马晓阳向《中国企业家》表示,暂时无可奉告,也不确定之后会坚持多久。一位接近马保国的人士透露,直播是此前和其他合作方早就谈好的,现在只是执行。" 目前还不方便说太多。"

  这场愚人节的直播,让网友们再次回想起了这个两年前将 " 不讲武德 " 推上热词的老头。

  2020 年 11 月,马保国因一段自拍讲述被年轻人一拳打伤眼睛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随后被 B 站鬼畜区 UP 主二创出各种鬼畜视频,马保国彻底出圈,社交平台上到处都是马保国的鬼畜视频。

  幽默的口音,像段子一样的经典语录,加之自诩为 " 武术大师 " 却被 ko(击倒)的标签,他成了网友眼中的 " 谐星 "。当时在 B 站上,短短一个月,关于马保国的所有视频播放量就达到了 7 个亿。" 最火时,视频首页 4 个视频能有 3 个都是我。" 马保国向《中国企业家》表示。

  巨大的流量,曾经裹挟着马保国。那些被网友二创的 " 鬼畜 " 马保国语录—— " 耗子尾汁 "" 年轻人不讲武德 "" 他突然偷袭我,我当时大意了,没有闪 " 等,时至今日,依然是网友脱口而出的热梗。

  比起流量和直播,马保国更想谈中国传统功夫、谈武德——他想谈的,同样也是外界质疑声最大的。

  马保国今年 72 岁了,对于功夫,他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的功夫不到位,还在学习研究。" 我的功夫相比革命老前辈们,还差得太远太远。我知道艺无止境这个道理。" 马保国向《中国企业家》表示。

  马保国。摄影:胡楠楠

  一场流量狂欢盛宴后," 我也是受害者 "

  时隔两年再复出,马保国依旧热度不减。

  2022 年底,也就是直播带货首秀前数月,马保国就在视频平台活跃起来。2022 年 11 月 21 日,马保国抖音发布了第一条视频。截至 2023 年 4 月 27 日 18:00,该账号共发布了 201 条视频,内容多为马保国对各种武术动作的演示,粉丝数已经高达 187 万。

  快手也于同一天开始更新,截至目前发布了 198 条作品,粉丝 87.4 万。同时,马保国的微博账号也从去年 12 月底开始加大更新频率,开始持续更新一些付费教学视频专栏,课程价格从 9.9 元到 199 元不等,目前显示有 29 人购买过课程。

  4 月 1 日,马保国开启了人生第一场直播。直播间内,马保国十分配合,也很卖力,甚至还因 " 用力过度 " 和不熟悉这项业务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如他在推荐一款零食时讲到 " 大米含量 57%,虾肉含量 66%"。带货时,他还要时不时满足网友的要求,展示一段闪电五连鞭。

  关于直播,马保国在直播间解释称," 原来我也说啊,我的底线是不带货,现在我变了,我要带货,带货对厂商和网友都有好处。"同时,马保国还在视频中表示,在直播带货这条路上,他还会好好学习。截至 2023 年 4 月 27 日 18:00,马保国还没有开始第二场直播带货。

  马保国明白自己的流量对外界的吸引," 抖音、快手都是想蹭我的流量。"

  但对于流量,马保国也很矛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马保国主动谈及了被官媒 " 点名 " 的事,称自己也是那场 " 流量闹剧 " 的受害者。

  2020 年 11 月,马保国一段自述被一拳蹭到眼睛的视频在网络上被 " 恶搞 "。

  马保国在那段视频中称,自己在健身房遇见两个年轻人,两人都是八九十公斤的体重,想与马保国切磋。马保国的拳贴到了对方的面部,但因自己 " 讲武德 ",所以停住了,没想到对面的年轻人 " 不讲武德 ",出拳擦到了马保国的眼睛。而马保国当时大意了,没有闪……

  视频被网友各种恶搞后,马保国一跃成为 B 站鬼畜区顶流,从 " 武术明星 " 破圈成为全民 " 谐星 "。网友们丝毫不在意是不是 " 武术大师 " 马保国,而是尽情享受段子手、单口相声 " 表演艺术家 " 马保国带来的快乐。

  来源:B 站截图

  然而,这场流量狂欢没能持续多久。2020 年 11 月 28 日,人民日报发布《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的评论文章,称马保国 " 哗众取宠、招摇撞骗 "。随即,马保国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狂欢中止。

  外界看来的 " 被重锤 "" 被封杀 ",在马保国看来这次 " 被点名 " 反倒帮了他。

  " 那些恶搞我的视频,我也是受害者,也没处说去。" 马保国告诉《中国企业家》,在被 " 点名 " 之后,没人再发马保国的鬼畜视频了,平台上关于马保国的恶搞视频终于少了。

  " 我在英国能站住脚,因为我讲武德 "

  一进面馆,马保国径直就奔上二楼,果然,二楼没人。二楼不大,可容纳五六桌张餐桌,直到离开,也只上来一桌年轻人——熟悉程度,如同他是这家临街小面馆的常客。

  吃着吃着,马保国突然站起身,缓缓移出座位,叫起坐在一旁吃着饭的徒弟陈教峰,然后展示了一招。

  他一手抓住徒弟的一只胳膊,手快速一转,陈教峰的脖颈动脉处就已被马保国 " 拿住 "。马保国的手势动作便停留在此处,不再向前。" 我再一使劲,就能让你颈动脉破裂。" 他一边退回座位,一边对陈教峰说着。这也是马保国演示的他所说的武德," 比武也好,切磋也好,要点到为止,不能伤了对手。"

  除了演示武术招式,马保国主动提及了英国的这段功夫经历,他也乐于分享这段往事。

  50 岁出国打拼,在异国他乡靠着教中国功夫养家糊口、还清债务,甚至回国后在上海买了房子,且在英国创立了混元太极拳协会,收了 30 多位的外国徒弟。马保国称,之所以能在英国站住脚,原因就是 " 讲武德 "。而 " 武德 " 二字,在谈英国这段经历的时候,被马保国提了 9 次。" 你记住,在英国教功夫,首先是要讲武德。" 马保国说道。

  去英国教功夫,可以说是马保国人生后半程的一个转折点。

  2002 年,因为送儿子马晓阳去英国留学,马保国欠下了高达 14 万元的外债。而这样巨额的债务,马保国觉得在国内 " 干几十年也还不完 "。在和妻子商量后,马保国决定去英国谋生计。在英国的纽卡斯特,一待就是五年。

  出国前,马保国在国内武术界基本没什么名气——没参加过武术比赛,也没评过段位。再加之到了异国他乡,没人脉没背景没资源,且口语不好,马保国算是从负开始。

  万事开头难,马保国英国教功夫一事,也是如此。想教别人,首先就得展示自己。当时,马保国发现英国街头也有武术表演,于是,他便开始在街头表演武术,和人试手,逼着自己走出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马保国在英国的武术事业,迎来转机。

  去英国某武校应聘武术教练时,他结识了 " 讲武德 " 的朋友皮特。皮特是这家武校的校长,后来帮助马保国办了开武术教学点需要的相关证件,还帮马保国拿到了由英国武术协会颁发的 master(武术家)证书,同时还在报纸上宣传马保国是他们城市的 " 李小龙 "。" 这才慢慢在英国站住了脚。" 马保国说道。

  站住脚不久,马保国的教学事业又迎来了新的麻烦——刚开始教大课(多名学员一起上的公开课)的时候,马保国被人投诉了。据马保国回忆,他当时开设的大课教学点,旁边就是一个日本教练开设的教空手道的教学点,不久后便被投诉了," 不是那个教练投诉的我,是他委托了别人投诉的我。"

  被投诉后,马保国就放弃了大课,专教个人训练,也就是一对一训练课。" 这样根本就不发生矛盾了,是不是?" 和英国的武林界搞好关系,不产生直接竞争关系,这是马保国对自己 " 讲武德 " 的实践。

  " 你要和英国武林界的朋友,首先是搞好关系,要做到共赢。就是你教他们的教练、兼职教练,在他们的教学上不要和他们有利益纷争,他们会教更多的学生,这样你和他们就不产生矛盾。" 马保国称。

  想要复制英国的辉煌," 功夫、名气是打出来的,骗是骗不了人的 "

  " 如果你打不过这些老外,人家会给你交饭钱吗?当然是不会的。" 似乎是在回应外界对他功夫的质疑,没聊几句,马保国就直奔核心。

  自从因为鬼畜视频火了之后,马保国早前和人比武被 ko 的视频都被挖了出来。2020 年,69 岁的马保国在与小他 19 岁的业余武术高手王庆民公开比武时,连续三次被打倒在地,被对手的拳直打面部。由此,马保国的功夫受到了行业内外的质疑。

  事后,马保国也多次解释称,输掉比赛的原因是因为 " 对手不讲武德 ",以及在他的水杯里下了药等。但网友并不买账,而马保国 " 武术大师 " 的名号也随之动摇。

  在英国教中国功夫的五年经历,给了马保国 " 武术大师 " 的底气。2007 年 1 月,离开英国回国时,马保国所创立的 " 英国混元太极拳协会 " 会员已达 30 多人。他能靠收徒教课的收入还清债务,且回国后还能有能力在上海买房。

  " 我刚去英国时,我的学生们也说中国功夫好像好看多于好用,但我离开英国时,英国武林界都认为中国功夫 number one,是世界一流的。功夫、名气是打出来的,骗是骗不了人的。" 马保国向《中国企业家》表示。

  回国第一年,马保国出版了《我在英国教功夫》一书。对于这本书,马保国告诉《中国企业家》,书在网上都被卖到 800 多元一本了,还都是盗版。不过近两年经历,似乎让马保国感觉到落差,一方面是传武事业发展并不顺利,另一方面,来自于他觉得许多人对于中国功夫的不理解。

  回国后,马保国和儿子开武馆、收徒、办班,试着复制和在英国教功夫类似的模式,但都不太顺利。2013 年,马保国和弟子们创立 " 浑元形意太极门 "。2015 年,和儿子马晓阳开办了 " 上海浑元国术馆 ",教授浑元内功、浑元太极拳、浑元形意拳等武术。武馆公布的收费标准显示,马保国亲自授课 1000 元 / 小时,其他还有公共大课和周末大课以及一对一私教课等。

  但是武馆的生意也没做太久。据媒体报道,马保国称开武馆前两年赚了钱,但后来一直赔钱,亏了百十来万。也因此,从 2017 年开始,马保国开始改成线上传武,把练武的视频发到网上。而那时正是短视频的大风口,赶上了发展红利,马保国也很快成了网络上的 " 武术明星 "。

  马保国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国人对于自己家的功夫不理解。

  " 为什么外国朋友都说中国功夫 number one,都说中国功夫是世界一流,回中国以后,咱们内部的人反而说中国功夫是花拳绣脚?" 在采访时,马保国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 现在年轻人有个问题,那就是不讲产业研究,片面地看问题。就像我小学课本那样,说大象像一个扇子,大象像一个柱子,大象像一个管子……什么中国功夫是花拳绣脚,怎么花拳绣脚?还说什么出国骗,在中国骗。"

  说到这儿,马保国声音突然大了起来:" 你了解情况不了解情况?你不了解情况。哎,不了解中国传统功夫。" 马保国认为,现在网上知道中国传统功夫的人太少。而能练、会练、且能理解中国传统功夫的 " 不多,太少,凤毛麟角 "。

  是学生,是师父,也是一个 72 岁的老头

  谈到武术时,马保国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只要不打断就能不断输出,情绪激动时还会飙出脏话。

  " 中国功夫为什么能四两拨千斤?是根据对方的借力变化,我随机借他的劲儿发一个变化,在瞬间使他失去反抗能力,破坏他的重心。这时间我想怎么打怎么打,我想怎么发手就怎么发手。在此劲上又加了一个巧劲,两个劲结合就形成了更大的劲,这就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

  " 我建议武林各界,好好去了解、学习传统功夫。"

  " 我讲的‘武德’有三条。头德:爱党爱国爱民族爱家乡。口德:多说人长,少道人短。手德:友好切磋中,要点到为止。好自为之,不要伤害对手。"

  他滔滔不绝地聊着功夫、武术、武德,无所谓周边的人是否对中国武术和功夫有了解。

  武术、功夫,对他的人生来说确实重要。在马保国的自述中,他出生于武术世家,从 7 岁开始,就跟着父亲练习武术,从站桩、练硬气功开始。父亲算是马保国的启蒙师父。少时也时常和祖父、二祖父练习、切磋。在山东长岛五年的军旅生涯,马保国又得到了一些实战方面的经验。

  而真正开始练习武术,是在读大学之后,马保国自称有幸遇见了三位名师——先后得到中国河北派形意拳大师尚济师父,民间技击大师、武当并峨眉功夫传人郭升海师父,和中国混元太极拳大师王长海师父的传授,且均成为他们的入室徒弟。正式习武至今,将近 40 年。

  武术,贯穿在马保国当兵、工作、读书,以及从政、从商的各个阶段,几乎陪了他大半辈子。

  前 50 年,马保国一直是学生的身份,而到人生后几十年,才开始变成师父。马保国平日社交平台上的视频,都是徒弟们 " 谁有空,谁给拍 ",陈教峰告诉《中国企业家》。

  陈教峰是马保国的第 23 位入室弟子。他身材微壮,一身结实的腱子肉,但这丝毫不影响展示太极拳时出拳的灵活。像马保国一样,他也会在聊天时,不自觉地就展示一段功夫。42 岁那年,陈教峰开始习武。因为从事 IT 行业,长期熬夜加班,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了马保国,开始拜师学武。" 习武是为了爱好,也是为了健康。" 陈教峰表示。

  目前马保国的微博账号 " 浑元形意太极拳马保国 ",便是由徒弟陈教峰运营。而更新的内容除了一些练武视频之外,还售卖一些太极拳教学的付费课程。

  短暂的交谈中,陈教峰两次谈及对马保国 " 普通人 " 的印象,在他看来,马保国只是一个普通人。这对师徒的交往细节,似乎也很普通,如同对待一个不熟悉智能手机和网络的老年人,他会耐心地给马保国发面馆的照片和具体位置,也会在接到马保国电话时先敬地叫上一声 " 师父 ",然后再开口讲话。

  对于他和师父之间的这种关系,陈教峰表示," 有一句老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是有正规的拜师仪式的。"

  褪去流量光环,马保国看上去也只是一位平常老人。

  见面那天,他穿着一件土黄色的外套,一条松垮的蓝色牛仔裤,和一双灰白色的运动鞋,就像视频里经常出现的那一身装扮,随身携带的,还有一个蓝色保温杯。遇到不熟悉的字,即使徒弟在手机上帮他搜出一个田字格大小的方形大字,马保国也要来回对照着多次,才能写下来。

  只不过这个 72 岁的老头,更矫健一些——笔掉到地上,旁边人还未反应过来,他便迅速地弯腰捡起;吃完饭,走出面馆,马保国骑上他那辆破旧的银白色自行车,几秒后,就消失在了街口。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