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一周狂揽 4 亿,《灌篮高手》用情怀杀疯了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 | 邓双琳,编辑 | 李薇,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最后一球来了!
电影的背景音在巨大轰鸣后戛然而止。十几秒的无声中,王朔紧张地盯着屏幕,他只能听见自己心脏在加速怦怦跳动,和邻座急促的呼吸声。
" 进了!绝杀!" 整个电影院响起沸腾的欢呼声与掌声,43 岁的王朔忍不住放声哭了出来。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的青春完整了。那场等待了 27 年的全国大赛,终于迎来了结局。
王朔永远记得 1995 年的那个暑假,窗外蝉鸣鸟叫交织,他蹲坐在电视机前,一部叫《灌篮高手》的动漫点燃了他青春的所有情绪。在他的记忆里,湘北全队带着称霸全国的梦想踏上开往全国大赛的列车后,《灌篮高手》就结束了,没有比赛结局,也没有好好和观众说再见。王朔的遗憾也定格在这一刻,成为他一直以来的意难平。
开了 27 年,这趟开往全国大赛的列车,在这个春天终于到站。
4 月 20 日,《灌篮高手》电影版在国内上映,续写了当年全国大赛的故事。当年与王朔同样意难平的观众,大都已步入中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下班后匆匆换上湘北红色球衣,赶到电影院,只为与自己的青春重逢。
《灌篮高手》上映至今一周,虽因调休仅遇一天假期,但并不妨碍其拿下周冠、票房狂揽超 4 亿元:截至 4 月 26 日晚 18 点,《灌篮高手》累计票房约 4.21 亿,据猫眼专业版预测,总票房约达 7.28 亿。
这在国内上映的动画电影中已是非常不错的成绩。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打破多项国内影史记录——内地影史进口青春片票房冠军、内地影史青春片观影人次冠军、内地影史动画片首映日总场次冠军等。
就连《灌篮高手》的 IP 周边制造商也赚得盆满钵满。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制作影片宣发物料和票根、毛巾、衣服、护腕、爆米花桶等特典产品(附赠的周边产品)的天岸创奇文化,投入几百万元制作的电影周边一两天就卖空了,这让天岸创奇文化很遗憾一开始没有做更大的投入。
这场大型 " 情怀杀 ",能否成为内地电影市场复苏的转折点?
情怀还能 " 杀 " 多久
《灌篮高手》的火爆,无疑是一场粉丝的集体狂欢,也是一场大型 " 情怀杀 "。
电影市场向来有一定滞后性,当一个题材收获高票房后,未来几年,势必会有更多同类题材内容出炉。可以预见,主打 " 情怀杀 " 的动画电影将越来越多,但后来者们是否还能复制《灌篮高手》的成功?
答案是,很困难。
实际上,内地观众对 " 情怀杀 " 一词并不陌生。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披荆斩棘的哥哥》,近几年," 情怀杀 " 已然成为综艺的惯用套路。
但情怀是一把利刃,用好了会收割流量,用得不好,则会反噬内容本身。观众为情怀买单,往往源于某一点的情感共鸣,但当这种共鸣持续刺激后,观众不免会有些审美疲劳。
同样拥有经典 IP,同档期上映的《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至今内地票房仅 5350 万元;而去年年末上映的《航海王:红发歌姬》在内地仅收获 2282 万元的票房。
《灌篮高手》能够打造现象级 " 情怀杀 ",除了本身拥有大批粉丝人群外,与其 27 年的真空和跳出粉丝之外的叙事技巧有很大关系。
《柯南》《海贼王》《哆啦 a 梦》本身也有大批忠实粉丝,但其时常有剧场版上映,频繁的情怀刺激,反而会让观众心态回归常态。《灌篮高手》则有众多氛围铺垫:戛然而止的结局、漫长的等待、从未出过的后续,种种结合,都让粉丝心甘情愿为情怀买单。
而电影内容制作的出发点,目标观众群体也不止是粉丝。导演井上雄彦并未过度煽情和消费以往内容——首先电影在画风上就与 TV 版差异巨大,主角也从樱木花道、流川枫这样的人气角色,切换到了普通人宫城良田。
微博网友空空表示,自己并不熟悉《灌篮高手》这个 IP,但电影版对普通观众实在太友好了,非常尊重银幕叙事,即使没看过,全程也会有被打动的感受。
" 有点理解这部片名为什么叫《The First Slam Dunk》,井上雄彦怎么会不知道只供粉丝向的电影应该加入什么,也许他就是想让所有人都能看懂这个故事,无论你之前是否理解。" 微博网友空空说。
但像这样拥有广泛国民度、且未被过度开发的 IP 屈指可数,后来者想要复制《灌篮高手》这一盛况很难。在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看来,电影市场过度消费情怀,并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 疫情三年,很多主打‘情怀杀’的内容都受到观众追捧。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国内的一些内容作品质量很难经得起考验,所以很多观众都去追忆曾经的经典内容,这也造成了经典 IP 的二次火热。" 向凯告诉《中国企业家》。
向凯认为,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怀杀 " 的回春并不可持续,反而应该引起整个行业的警示:" 这说明当前国产的内容题材还没得到完全放宽,导致内容制作受限,供给遭受影响,市场缺乏优质内容。"
向凯预测,未来几年会有更多 IP 动画电影上映,尤其是 AI 技术日渐成熟的背景下,未来 IP 动画可能会大规模出现在电影市场中。
在向凯看来,国产动画电影近几年的画面质量已经有所提升,随着中国的电影技术、尤其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国产 IP 动画的制作将越来越精湛。但从内容上来说,与《灌篮高手》等国外优质动画电影还有一定差距," 对国产 IP 动画而言,不能只在画面上下功夫,而是要想想在内容这一块如何补足,这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 报复性观影 " 不会到来
《灌篮高手》的热映,无疑为即将到来的 " 五一 " 黄金档打响了第一枪。
目前来看,已有 16 部电影抢占 " 五一 " 档,包括备受关注的《长空之王》《惊天救援》等。截至发稿前," 五一 " 档新片预售总票房已超 1500 万元。拓普数据预测," 五一 " 档大盘 17.4 亿元,或刷新 2021 年 " 最强五一档 "16.7 亿元历史记录。
影视寒冬论调成为行业共识,在业绩巨亏、资本撤离、疫情等影响之下,影视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从数据来看,中国电影行业近年来的票房不容乐观:2020 年前,票房呈一路上升趋势,2020 年起则陡然下降。对比 2019 年电影行业票房巅峰的 641 亿元票房总数,2022 年总票房仅 299 亿元。
疫情放开后,很多电影人把复苏的希望都寄予在今年。事实证明,今年的市场表现的确有回稳态势。
据艺恩内容智库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电影总票房为 158.6 亿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的 139.78 亿元增长 13.3%,光春节档七天的票房贡献度就超过了 40%,今年春节档甚至取得同档期历史第二的成绩。
作为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报复性旅游 " 势头已出现:车票难订,酒店满房,甚至出现民宿天价、毁约等情况。电影行业也备受期待," 五一 " 期间是否会出现 " 报复性观影 "?
在向凯看来,今年 " 五一 " 档或许不会迎来太大爆发。" 不管是生活还是商业,今年的主题都是回归到正常轨迹。各方面数据都表明,今年老百姓的消费非常理性,存款率很高,基本上都是捂紧了口袋在消费。"
观众的观影习惯也较三年前已产生很大变化,越来越多观众不愿走进电影院。" 五一档如果没有出现表现特别优异的电影去影响观众,很难出现想象中的大爆发。" 向凯说。
Co-Found 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告诉《中国企业家》,所谓的 " 报复性观影 " 是疫情恢复正常生活后人们的迫切希望,是一种特殊状态,不是电影行业的长期趋势。
" 电影行业要长足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以适应日益变化和增长的观众需求,推出结合前沿电影技术,更有深度内容和更有吸引力的电影,实现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张新原表示。
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变革和颠覆的新时代下,张新原认为,电影行业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踊跃拥抱来自于观众、市场、票房、营销宣发和影视技术等多重层面的各种变化和创新。
今年电影市场出现的一些小高潮,在向凯看来,属于昙花一现,并不能成为电影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电影行业这两年的停滞,除了疫情影响,还受题材限制的影响。所以现在市场上放映的电影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一个方向,很难出现一些差异化的亮眼内容。"
向凯认为,电影行业想要发展,还是需要靠百花齐放的多元题材去满足观众需求,内容上也要经得起观众检验。其次,政策方面也应当有相关扶持,让一些中小型影视公司和基层影视工作者有能力去创作优质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