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眼动揭秘:环境设计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

  

  《城市更新的眼动追踪诊断》

  陈筝 等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眼动追踪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像高倍显微镜一样可以探究使用者部分心理活动的可能,作为一种在毫秒级跟踪人眼瞳孔位置移动和大小变化的精密仪器,它为理解环境认知过程提供了一个可供窥视的工具。

  本书尝试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建立一个可以仔细观察行为和感受形成过程的“慢镜头”,帮助读者理解具体的空间环境设计如何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分配,从而推测空间行为和感受产生的可能原因并借以辅助设计决策。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或讨厌某条街道?

  为什么选择这个座椅而不是旁边那个?

  为什么会选择在某个地方拍照“打卡”?

  ……

  5月13日下午2点,同济大学出版社与长宁区图书馆联合策划的“上海漫步:历史与更新”系列阅读活动的第一场将在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开讲,让我们跟随本场活动嘉宾——《城市更新的眼动追踪诊断》一书的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陈筝,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城景所副总工程师奚婷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方法团队责任教授徐磊青,一起聊聊“眼动揭秘:环境设计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

  

  活动时间

  2023年5月13日(周六)

  14:00—16:00

  活动主办

  同济大学出版社  长宁区图书馆

  活动地点

  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天山路356号)

  10楼活动中厅

  活动嘉宾

  

  陈筝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智能健康设计分实验中心负责人,上海市浦江人才。主持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基金项目2项。研究方向为景观环境心理和健康设计,具体包括可穿戴生物传感器支持下的环境人因评价诊断,以及旨在促进健康、增强体验和认知的空间交互循证设计。

  

  奚婷霞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城景所副总工,北京副中心通州区04组团责任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参与式社区规划和景观规划。参加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2项;深度参与并实践了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更新项目;自2016年起,参与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25条街道更新改造和多个美丽家园更新规划项目,相关实践作品分别被《社区微更新的上海实践》和《北京老旧小区更新研究》等收录。

  

  徐磊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方法团队责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城市更新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环境与行为实验中心主任;住建部科技委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行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城科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国际人与环境研究联合会(iaps50)中方大使;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编委。研究内容涉及人性化城市空间的重要主题,包括活力、健康、效率、美观、满意度和多样性等。为城市空间环境与行为、心理、身体关系的重要学者和代表人物,也是当前中国城市和社区更新领域的知名思想家、研究者和设计师。在城市更新、社区更新、社区生活圈、既有建筑改造、街道与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发展了城市修复与健康疗愈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体系框架,并一直担任“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浙江未来社区”等项目的评委。

  活动嘉宾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报名)

  资料:上海书展

  编辑:洪晖健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