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为什么会有新人、中人和老人?你是哪一种?看这三个例子
事业单位为什么会有新人、中人和老人的区别呢?主要是因为2014年10月国家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了区分退休人员的不同,而设立了三种称呼:新人、中人和老人。
区分的条件是以两个时间界限为(最后一次在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作的时间和办理退休的时间。
新人指的是,2014年10月及以后在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作,并在2014年10月及以后退休的人员。
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及以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作,并在2014年10月及以后退休的人员。
老人指的是,2014年9月及以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作并已经退休的人员。
举三个例子:
第一,老王是2014年9月到达的退休年龄并办理了退休手续,不管养老金是否是10月发放,他就是老人。
顺带一提的是,养老金是从办理退休的次月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的养老待遇称呼并不是养老金,而是退休费。
养老金一般指的是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以区别于机关事业单位后期建立的职业年金制度。老人没有职业年金待遇。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一般是分两笔、两张卡发放,养老金是通过社保卡发放的。
第二,大李是2014年9月参加工作,现在还年轻,需要等到未来退休,那么他就是中人。
很多人存在一种误区,就是认为中人是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之间退休的人员。实际上,这仅仅是国家制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待遇计算老办法和新办法退休待遇的过渡时间。
过渡期内退休,可以享受到老办法退休待遇的保底。所以,一般来说中人的待遇不会比老人低。
过渡期结束以后,人们都使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养老金再低也没有保底儿了。这种情况下参加工作时间晚、缴费年限短,可能就会吃亏了。
有人说过渡期结束,过渡性养老金消失那是谣言。过渡性养老金指的是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一种补偿,只要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就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第三,小王是2014年10月考入的机关事业单位并参加工作的,他未来退休的时候就是新人。
尽管他在之前可能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也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并不影响他新人的身份。
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是为了实施全国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新办法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办法看出,两者的计算公式基本一致。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多了职业年金待遇,不过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建立企业年金。
新人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实际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就可以实现完全衔接了。都是通过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的。
顺便提一下,新人如果是在过渡期内退休,没有老办法退休待遇做比较怎么办呢?那就按照同职务级别退休人员的老办法平均退休待遇计算。
所以,你了解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区别了吗?你是属于哪一种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