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大电影:青春不只是用来怀念,更有成长与蜕变!
引言
青春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伴随一生的怀念。
成长不是一时的过程,而是成就一生的基石。
《灌篮》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一种继往和开来。
正文
《灌篮高手》大电影的上映终于圆满了一代人的青春念想,也带给了新一代人对热血青春的向往。
但电影上映后却褒贬不一。有人说电影的内容跟自己一直设想的有差距;有人说自己是来看樱木花道、流川枫的,但电影主要说的是宫城,没意思;也有人说电影中的情感戏太多,让人心血澎湃的赛场场景少了,不精彩。
但窃以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任何电影故事都需要有一条主线把电影的情节一段一段的串联起来,这部《灌篮高手》大电影就是围绕宫城良田的成长之路这条主线展开的。
可能有人会说灌篮的主角是樱木,为什么不以樱木的成长之路为主线呢?
在漫画版中,作者笔下的主角是樱木,所以故事情节都是围绕樱木的个人成长展开的。
在电影版中,作者确定的主角是宫城,但故事情节却不仅仅是围绕宫城一个人的成长展开的,更多的是一个团队的成长与蜕变。
如果把湘北篮球队的成长之路与宫城的个人成长之路放在一起对照,是否有一种相似感?一样的底子差,一样的条件差,一样的困难重重,一样的不屈不挠,一样的浴火蜕变。
在漫画版中,宫城是继赤木之后湘北篮球队的队长。
窃以为作者给宫城这个角色的定位是承前启后。
承之前赤木刚宪带领的湘北篮球队,接过湘北篮球队的大旗,启之后宫城带领的湘北篮球队,主导湘北篮球队以后的发展方向,推动湘北篮球队的进步。
这是一种形式上的继承,一种精神上的传承,也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映射。
这一点,不管是樱木的身上,还是流川枫的身上都是没有这种特性的。
在电影版中,湘北的每一个队员相较于漫画版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相信这也是灌篮迷们非常想看到的。
宫城从一个崇拜哥哥,背负咒死哥哥的心理压力的瘦弱孩子,逐步突破心理桎梏,成长为引导全队发动机,最终实现了哥哥打败最强的山王工业的梦想,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成为球场上的队长,同时也成为了家庭的队长。
赤木则克服了对河田的恐惧心理,发挥出了球队队长的气质,与樱木雄霸篮下。
三井虽然一如既往的没有体力,但炉火纯青的手感让他的三分投篮依旧丝滑,他的每一次投篮对观者来说都是一次享受。三井的三分球是湘北涨分的利器,真应了那句话“只要给我球,我就能得分!”。三井在这场比赛中终于没有像在翔阳那场比赛中最后时刻因体力不支离场,而是坚持到了最后。
三井是湘北胜利的中坚力量!
流川枫在漫画版中是王牌,全方位的选手,但在电影版中流川枫在前半程没有什么发挥,这一点有点不太符合漫画版中他的人设。但后半程开始有了漫画版中与仙道对抗的影子,证明了王牌就是王牌,依然能做到遇强则强,把王牌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如果电影版中只展现流川枫超强的个人能力就没有新意了,所以在电影版中让流川枫开始传球了!
一匹孤狼终于懂得了团队合作的意义,这对流川枫个人来说就是一个突破性的成长,这个成长也成为湘北篮球队取得胜利的关键之一。
流川枫的个人能力,再加上他团队意识的觉醒,对湘北篮球队来说绝对是个加分项。尤其是最后与樱木的世纪击掌,令人惊奇,令人惊喜!
最后来说说我们的天才——樱木花道。
樱木的人设依如漫画版中的设定:定时炸弹、团队意志的坚持者、现场气氛的活跃者、个人秀的狂热者。
但在电影版中,樱木除了以上的人设外,更有了一个令人动容的蜕变——放弃比赛就意味着结束,所以他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境况,即使落后20分,他也绝对不放弃。
他最为荣耀的时刻就是他在赛场上的不放弃,不仅他自己不放弃,他也鼓励队员不放弃,尤其是自己受伤后,即使可能会断送自己的选手生涯也坚持到了最后,并为湘北的胜利投进了制胜的一球。
樱木这一球也为暑期两万个投篮的练习成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成为历史性的一球!
虽然井上雄彦说这部电影是《灌篮高手》的最后一部电影,但以作者把宫城作为主线来看,不排除以后可能会延伸出《灌篮高手》的番外或者其他系列的作品,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设置。尤其是影片片尾出现的宫城与泽北在美国的对战场景更是让未来可期哦!
这部电影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穿插TV版的经典歌曲(PS:电影穿插的音乐和歌曲其实都挺不错的)。如果在三井寿爆发的时候来那首《直到世界的尽头》,或者在樱木直盯篮球框的时候来那首《只凝视着你》,相信观影现场的气氛会更燃,更能激起观者的热情。
虽然电影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瑕不掩瑜。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值得一刷再刷!
PS: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