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漫笔

  原创 王舟波 中国工人

  文/王舟波

  2023年5月刊

  在通常的功利意义上,读书似乎是“无用”的。但是,读书可以养心、养气、养志,可以滋养涵育我们的灵魂,帮助我们抵御生活的庸俗化。我想,这就是它的意义。

  又到“世界读书日”,仿佛休眠了一年的读书元素渐次从蛰伏中醒来,手机上又满屏闪现着与读书相关的符码。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是第28次了。尽管只是一年一回,仔细想想,还是挺不错的网络景观。毕竟,在翻卷不息的网络时空里,一个主题(话题)能够驻留一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正好在几天前,与单位青年同事一起座谈时,我提到希望他们要培养读书习惯,要坚持读书。座谈结束后,心中一直有点犯嘀咕:对于这些90后、00后的“新人类”“新新人类”来说,自己所提的建议是否太过时、过气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似乎已经并不依赖和局限于读书,自己囿于一己体验所提出的建议,也许会让他们觉得很“违和”吧。

  这丝犹疑在此后几天里一直盘旋在头脑中,挥之不去。当“世界读书日”到来时,我又仔细地观照这犹疑,蓦然意识到,自己的犹疑其实隐含着这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读书?读书究竟对人生有什么帮助?

  我于是专注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感到获得了某种顿悟,对自己当初的建议也增加了几分信心。

  在中国文化中,重读书是一个悠久的传统。古人从最吸引人的角度概括读书的功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形象化的、在世俗人生中可以获取的极大回报,激励普通人通过读书“上进”。

  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教育的普及,读书成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要履行的人生经历,所谓“黄金屋、颜如玉”的巨大回报退隐了。不仅如此,读书得不到预期“回报”的情形反而越来越普遍了。因此,劝诫人读书有些时候成为尴尬的、不合时宜的事情。

  那么,读书依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吗?

  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了解,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是通过书本这个文化中介来完成的(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不妨视为书籍的一种转型的显现方式)。如果说父母给予和养育了我们这具生理的身体,那么,毫不牵强和夸大地说,是书中的知识养育了我们“精神的身体”。如果说其他物种只有吃喝拉撒一种生活的话,通过读书,人类幸运地拥有了“两种生活”。书使人类的生存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形态,它是把人与其他物种“分离”开的本质性的特征。

  但人类的“2”与其他物种的“1”,绝不是简单的算术意义的差别,而不啻为天壤之别。人类所幸运地增加的这个“1”,疆域是无穷浩瀚的。几千年来,人类在精神领域创造的巨大成就,其抽象化的存在,就是我们永远无法穷尽的书籍,它们构成了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支撑。

  那些真正具有坚实质量的书,在两重意义上是永恒的、不可废弃的:第一,它们忠实地记录了那些经过人类探索被验证是合理、正确的生存经验;第二,它们在忠实记录人类的生存经验之外,又灌注了人类对它们的深化和超越,凝缩了人类对习见的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升华,从而提供了比生活本身更博大丰富深远的内容。因此,保持读书习惯,葆有读书生活,就是在使我们始终拥有向上提升和超越的内在力量。如同物体受地心引力影响向地球坠落一样,庸常人生中始终存在着致人下坠的力量,亦即庸俗化的力量,而坚持读书,始终保持精神性生活的向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那种庸俗化的趋势。

  尽管在通常的功利意义上,读书似乎是“无用”的。但是,读书可以养心、养气、养志,可以滋养涵育我们的灵魂,帮助我们抵御生活的庸俗化。我想,这就是它的意义。

  原标题:《世相漫笔|王舟波:依靠读书抵御生活的庸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