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故事燒腦演技炸裂 國產犯罪劇可以拍成這樣

  

  9月網劇市場被《白夜追凶》刷爆。上線以來不僅在豆瓣刷出9.0的高分,更是長期霸佔9月電視劇話題榜。

  這部犯罪題材電視劇,把故事講得燒腦且智商在線,還讓主演潘粵明獲贊“教科書式的表演”評價。潘粵明一改以往溫潤謙和的熒屏形象,眉頭緊蹙,眼神犀利,讓人有被逼迫的緊張感……

  《白夜追凶》目前已更新至11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怎麼把故事講得既有噱頭又有智商,這部劇算是給出了教科書式的模板。

  故事

  黑白之間,兄弟攜手“追凶”

  《白夜追凶》無疑是以重口味誘餌開畫的:片頭一開始,魚缸中血紅色的水劇烈地翻涌,通過魚缸玻璃看到房間裡一個男人手起刀落,隨后鏡頭移動,男子正在砍躺在床上的人……殺人回憶長鏡頭干淨利落直奔主題,吊起了觀眾的胃口。

  劇情展開,牽出了潘粵明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的雙線“追凶模式”。這對雙胞胎兄弟,哥哥關宏峰是前刑偵支隊隊長,弟弟關宏宇卷入一起滅門慘案。為了還弟弟清白,患有“黑暗恐懼症”的哥哥選擇讓弟弟替他上“夜班”。一個白天,一個黑夜,兄弟倆攜手上演“追凶”戲碼……

  這部劇有著嚴密邏輯性的故事。整個故事的核心魅力,始終都是人物情感和命運的張力,哪怕是案件裡小罪犯,也有著豐富的表演層次。比如第一個案件中的殺人犯外賣小哥,因為罹患嚴重腎病,他的作案對象都是擁有健康身體卻不知道愛惜、隻知道宅在家裡點外賣吃的網民。外賣小哥在與雙胞胎兄弟倆對戲時,就完美地演出了三層人物心理狀態:大義凜然地敘述自己的犯罪動機,頗有“替天行道”的使命感﹔痛斥雙胞胎弟弟整日蝸居在家,又表現出怒其不爭的氣憤﹔說到自己的不治之症,剛剛趾高氣揚的殺人犯忽然又潸然落淚……這段十分鐘左右的戲,演員舉手投足間都是戲。

  在被N多肥皂瑪麗蘇劇辣眼睛后,《白夜追凶》能夠刷下9.0的高分,並不意外。

  演員

  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的通告

  《白夜追凶》主打的是“雙生兄弟雙生梗”,潘粵明在劇中一人詮釋兩個性格迥然的角色,一個沉穩腹黑深,一個輕浮得像個小流氓。

  身材明顯發福的潘粵明把這兩個完全相反的性格輕鬆拿下了。沒有夸張的肢體動作,往往一個眼神,就能讓觀眾區分出究竟是哥哥還是弟弟。

  潘粵明回憶,在拍攝時,他的兩個人物角色加在一起大概有1000場戲。開拍后大概兩個禮拜的時間裡,通告都隻有他一個人,都是自己跟自己演。

  《白夜追凶》上線之前,潘粵明已經很久沒在熒幕上露面了。之前因為與董潔婚姻的種種狗血劇情,潘粵明還一度被網友放在“黑名單”中。這次憑借《白夜追凶》,潘粵明確實是打了個翻身仗。

  對於自己的沉寂,潘粵明說,所有的東西應該都是老天安排,就算是沉寂的話,自己也覺得是一種沉澱。這可能就是演員的真正定義,離開生活走入作品裡,他們都在為角色經歷各種沉澱,潘粵明的這段沉澱,對他的藝術生涯,應該是一件好事。

  觀點

  拍高級犯罪劇,這次有了新模板

  為了追尋真相而“精密偽裝”的雙生兄弟,心懷鬼胎的刑偵支隊隊長,被當成棋子的新人警員,與雙生弟弟有情感糾葛的女法醫……當所有人的表演融合在一起,《白夜追凶》營造了貫穿始終的緊張氛圍。

  不同於不少國產犯罪劇,《白夜追凶》劇中的人物,都游走在人性的中間地帶。每個人都有難言之隱,每個人都有自我的私心,這是一個個真實的個體。《白夜追凶》的故事邏輯,其實就是講每一個俗人在矛盾與選擇之間輾轉,最終為我們呈現了一場生活的真實。另外,《白夜追凶》還有著時下國產劇市場的新風向,摒棄了市場盛行的瑪麗蘇、小鮮肉、大暖男等設計,整部劇集就像雙生哥哥的性格一樣,不浪漫,不暖心,但是在冷峻的表皮之下,有對正義與真相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