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推动产业长期价值创造
作者/策划:浩悦资本 更多资讯与研究请关注 浩悦资本、浩悦研究 微信公众号 浩悦资本,专注中国医疗健康的产业投行新闻摘要:
4月4日,科学技术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研究起草了《科技伦理审查办法 (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需要开展专家复核的科技活动清单包括:对人类生命健康、价值理念、生态环境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物种合成研究;将人干细胞导入动物胚胎或胎儿并进一步在动物子宫中孕育成个体的相关研究;改变人类生殖细胞、受精卵和着床前胚胎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基础研究;侵入式脑机接口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对人类主观行为、心理情绪和生命健康等具有较强影响的人机融合系统的研发,具有舆论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意识引导能力的算法模型、应用程序及系统的研发;面向存在安全、人身健康风险等场景的具有高度自主能力的自动化决策系统的研发。
浩悦观点: 浩悦资本认为:作为产业投行就从近几年完成的辅助生殖、胚胎基因测序、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医疗人工智能的项目上来看,国家政策对于伦理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虽然从科研端及临床端的程序增加了,但是完善了科技伦理方面的制度。在去年办公厅就提出过《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此次审查办法的出台是对《意见》的进一步落实。从投资人的角度而言,越来越会将科技创新企业的科技伦理建设作为评判的重要权重,无论是从未来企业走向成熟前的重要环节,还是满足未来二级市场监管的要求。以此反推的投资逻辑也会发生变化从追求企业的高速成长获取价值逐渐转向培育程序合规、基础稳健、成长良好中获取长期价值,支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交易综述:
创新医药:4月1日-4月7日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4起私募融资、2起IPO。私募融资方面,以创新纳米药物研发和药物精准递送为核心的肿瘤免疫治疗创新药企强领生物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病毒载体产品供应商复百澳生物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肿瘤免疫药物研发商丹码生物完成A+轮融资;IPO方面,科源制药 (301281.SZ) 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生物科技公司荃信生物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创新医疗器械:4月1日-4月7日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4起私募融资、2起IPO。私募融资方面,微创腔镜手术机器人术锐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海迈医疗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IPO方面,键嘉机器人、北芯生命科技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IVD与生命科学:4月1日-4月7日IVD与生命科学领域共发生3起私募融资和1起并购,其中感染精准分子诊断企业微岩医学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生命科学领域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奔曜科技完成约2亿元人民币A轮及A+轮两轮融资,并购方面,贝恩资本以213亿元收购奥林巴奥林巴斯光学生命科学业务子公司Evident 100%股权。健康服务:4月1日-4月7日健康服务领域共发生1起私募融资,轻医美连锁品牌秋涛美肤获得560万元天使轮融资。智慧医疗:4月1日-4月7日智慧医疗领域共发生3起私募融资,其中数字化养老平台小橙长护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重点新闻
? 私募融资
? 兼并收购
? IPO
? 私募融资
# 创新医药
4/4 粥领生物
A轮:近2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龙磐投资(跟投)汇鼎投资,泰煜投资公司简介:粥领生物成立于2021年,位于上海,以创新纳米药物研发和药物精准递送为核心。公司依靠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物学、纳米制剂、高分子材料、药物合成工艺等方面的积累,致力于创建以先进药物连结技术为基础的药物偶合物平台和药物精准递送平台,开发肿瘤精准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创新药物。浩悦观点:多肤偶联药物 (PDC) 药物与ADC药物结构类似,但它把运输工具”由单克隆抗体换为了多肤。多肤偶联药物也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归巢肤、连接子和细胞毒性的有效载荷。靶向多肤分子量小,自身免疫反应的概率低,血管、组织及细胞的通透性好,因此容易渗透到恶性肿瘤细胞深处并对其发挥抗肿瘤作用。但PDC也有其面临的困境,多肤的由于其相对较小的尺寸,它们对肾脏的清除速度很快,口服生物利用度极其有限。这个问题正在通过多种技术来解决,比如化学修饰和物理技术。粥领生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PDC偶合自组装技术平台在保障靶向性的同时,可以具有更强的肿瘤穿透性,更低的免疫原性,我们期待PDC的发展会经历ADC走过的同样历程,进入下一个黄金时代。4/6谱新生物
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嘉睿投资,和生创投公司简介:谱新生物成立于2017年,位于苏州,定位于拥有产业化核心技术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CDMO企业,搭建了细胞药物专用的核酸平台、悬浮无血清病毒生产平台和全封闭的细胞工艺开发平台。浩悦观点: CGT临床管线数量近年来高速增长,未来将有大量药物获批。根据Lonza预测,未来3年CGT药物将进入大规模上市期,到2025年全球会有70-90个细胞和基因疗法药物获批上市。但是根据BioPlan数据,全球CGT市场38%产能小于100L病毒载体生产能力严重短缺。目前行业平均等待时间为16个月,甚至长达两年。同时CGT企业的外包渗透率显著高于传统制药,CRB报告显示,77%的CGT企业与CDMO公司有合作,仅有23%的企业完全自主制造。产能瓶颈衍生出巨大蓝海市场,给 CDMO 企业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谱新生物作为专注细胞药物 CDMO 的企业,与全球知名细胞治疗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2023年01累计在手订单已经超过4亿元浩悦认为完善的产能规划、丰富的项目经验、全面的业务平台等可以作为CGT CDMO的主要考量因素,并看好国内CGTCDMO企业的未来发展,相关标的值得投资人重点关注。4/4复百澳生物
Pre-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嘉乐资本,领军创投公司简介:复百澳生物成立于2020年,位于苏州,专注于病毒载体类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和临床转化,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复旦大学、生化细胞研究所、耶鲁大学及国内外药物研发企业,目前拥有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溶瘤腺病毒和外泌体等多种基因递送载体产品,目前已建立了CGMP级病毒研发实验室(BSL2)为可为细胞和基因治疗提供临非床级的基因递送载体产品。4/3丹码生物
A+轮:未披露投资机构:阳光融汇,龙磐投资,德联资本公司简介:丹码生物成立于2022年,位于苏州,聚焦于由基因组学驱动的新一代肿瘤免疫药物研发,旨在通过靶向经遗传学验证的疾病相关免疫通路,寻找具有更高成功概率的优质靶点,扩大免疫治疗的潜力。浩悦观点: 药物靶标是指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与药物相互作用,并赋予药物效应的特定分子,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包括多种受体、酶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药物靶标已经成了研发新药的重要手段。虽然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推动了肿瘤治疗的变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药物总体有效率仍很低,对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我们仍缺乏有效措施;加之目前国内已有超 1000 个靶点相关药物在开发中,其中 EGFR、HER2、PD-1 等热门靶点,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管线在研管线更是达到百个左右规模价值鸡肋化,因此布局一些创新、潜力型靶点,对每家药企而言都至关重要。近年受集采及新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产业端的产品原始创新和价值创新。而靶标的发现是新药价值链的起点,也是构建企业护城河的有力一环,因此具备有效靶点发现的创新药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创新医疗器械
4/4 术锐机器人
C+轮: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正心谷资本(跟投)国投招商,源星资本德诺资本DNV Capital,新毅投资,三亚翠湖公司简介:术锐成立于2014年,位于北京市,专注于第三代单多孔通用型的微创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致力于完全自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打造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全链条关键技术。浩悦观点: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估,截至2021年底,国内已安装219台腔镜手术机器人,全年腔镜机器人手术量预计在8-9万例,对应的机器人手术渗透率仍不足1%,相较美国市场的13.3%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类达芬奇路径的头部厂商如微创机器人、康多、精锋先后在去年1月、6月、12月拿到了泌尿领域的首张注册证。但以微创机器人为例,公司在12月份宣布其实现了首台商业化装机,销售落地的速度并不理想。在全国每年数十台配置证的政策限制未放开前,需要说服医院采购国产而非已建立优异口碑的达芬奇机器人,竞争较为激烈。从另一个角度,多家差异化路径的腔镜机器人厂商在过去2年先后完成了大额融资,代表资本市场仍在关注这一黄金赛道。目前看,单孔手术机器人的优势主要在于创伤更小,其在妇科领域,从美观的角度具备一定优势。而分体式机器人亦是近年来国际上的新趋势,以CMR为例,其在海外已积累了逾万例的临床应用。相较达芬奇一体式的设计,分体式机器人在成本、复杂术式应用 (如普外科的结直肠癌手术等)、医生学习曲线 (打孔更灵活、无需多次定位、)等角度均具备明显优势,有望真正实现机器人手术在各级医院的渗透、普及。作为这一领域国内的领军企业,瑞龙诺赋由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明星团队创立,成立仅3年,产品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建议投资人持续关注。4/7 嘉奥科技
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深投控公司简介:嘉奥科技成立于2016年,位于上海市,是医疗领域的创新技术与服务研发企业,致力于开发整体的手术机器人平台(包括三大系统: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及手术机器人)。4/1 海迈医疗
Pre-A轮: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太浩创投,领军创投公司简介:海迈医疗成立于2021年,位于苏州市,是一家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平台开发商,公司专注于开发和生产同种异体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适用于慢性肾衰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下肢动脉外伤血管替代、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搭桥术,并在此技术平台上研发、生产同种异体再生医学产品,如组织工程输尿管、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神经修复导管、脱细胞组织器官等。4/1 海迈医疗
天使轮:千万级人民币投资机构:元明资本公司简介:迈通医疗成立于2023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来源于临床需求进行的医工转化项目,公司在研产品为用于治疗输尿管狭窄的长期植入支架系统。其在研的新型输尿管支架系统能有效解决临床痛点,并且有望打破国外垄断现状。# IVD与生命科学
4/3 微岩医学
B轮: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银河创新资本海尔资本,湖南医药发展私募基金公司简介:微岩医学成立于2019年,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感染精准分子诊断领域,拥有北京、杭州、广州等多个区域检测中心,集科技研发、医学检验及试剂设备生产为一体的企业。公司团队成员针对呼吸道标本,在国内首个推出DNA+RNA病原一个流程共检测产品,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针对高难度的血液标本,微岩医学在国内率先推出首款超敏双维度血流感染检测产品,大幅提升检测灵敏度,相关产品可一次性覆盖细菌、真菌、病毒等24000+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20小时内便可完成报告出具。浩悦观点:病原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够满足当前临床对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的迫切需求,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加速了这一认知。相较传统技术手段,mNGS病原微生物检测大大缩减检测时间,提高诊断效率,在未知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更具明显优势。浩悦资本认为,利用先发优势抢占市场和检测样本量对企业来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提高mNGS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时效性,并且开发全自动一站式检测流程,让病原mNGS的临床应用变的更高效,更简单。杰毅生物在检测时效性上做出重大突破,全流程检测仅需13小时,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真正意义实现了全自动化,解决行业巨大痛点问题,值得投资人关注。4/3 奔曜科技
A轮,A+轮:约2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礼来亚洲基金,博远资本(跟投)启明创投,红杉中国种子基金,中金启德,张科禾润公司简介:奔曜科技成立于2021年,位于上海,公司致力于利用领先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生命科学领域提供新一代的模块化产品及自动化解决方案,创始团队来自世界五百强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研发背景和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凭借一流的人才队伍和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正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浩悦观点: 病原宏基因组测序技相比传统的人工实验受限于规模、精度、操作水平,自动化设备可以更高效、安全、精准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在优化实验研发流程、提升试验数据标准化、生产降本增效等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奔曜科技是一家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室自动化企业,拥有机器人、自动化、数据与云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已发展百余家生命科学企业客户。目前我国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被Tecan、Hamilton、Beckman Coulter等欧美企业垄断,国内企业仍处于成长初期,但随着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上下游产业链的旺盛需求,自动化设备或将能以量变求质变,以规模优势驱动技术升级。浩悦资本认为,实验室自动化设备种类和零部件繁多,国内企业供应链面临较大挑战。与此同时,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在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涉及生物学、计算机、医学、机械工业等多个领域的专利和技术,多个环节尚未实现国产化,国内企业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存在巨大机遇,值得投资人长期关注。4/4 粒影生物
天使+轮: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紫金港资本(跟投)卫光生物,帝迈生物,贝斯特公司简介:粒影生物成立于2022年,位于深圳,公司致力于蛋白质产品的设计改造与生产,构建了人工智能辅助蛋白质设计平台、高通量结构生物学平台、单B细胞高性能抗体发现平台和蛋白原料的配对筛选及验证平台四大核心技术。公司能从序列-结构-功能层面进行蛋白改造优化,多家上市公司和产业客户的重要合作伙伴。其核心产品可应用于抗体药物、生物酶制剂、mRNA疫苗、医美等领域。# 健康服务
4/4 秋涛美肤
天使轮:560万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医疗服务机构产业投资人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深圳,是一家以行业专家李秋涛医生的IP为营销重心,专注于轻医美名医诊所运营,主要以爆款医美产品服务来触达用户。目前,秋涛美肤在深圳已开设2家轻医美诊所与5家皮肤管理中心,并在郑州开设1家轻医美诊所。# 智慧医疗
4/6 小橙长护
A轮:近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知名产业方(跟投)香椽资本,峰谷资本公司简介:小橙长护成立于2021年,位于天津,隶属于康护集团。是一家集“养老护理服务、医养人才培养、数字化医养平台”为一体的连锁化家庭医养解决方案提供商,引入先进的护理理念、培训体系与服务流程,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病患管理、康复理疗的服务。4/4 旗云健康
A轮: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深圳高新投(跟投)清控银杏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深圳,前身为达实智能(002421.SZ)的智慧医疗事业部,以“健康城市,人人可享”为使命,以打造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为目标,为政府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居民及其他相关组织提供健康医疗信息和大数据系统规划、建设和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4/4 康家医
战略投资: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机构:未披露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杭州,是一家AI健康智能穿戴硬件研发商,致力于用科技赋能医疗,结合”平台+大数据+大服务”打造互联网医疗数字化、精准化、便捷化的创新型服务模式。旗下产品康家医问诊手表是一款集健康监测、家庭医生、健康咨询为一体的智能手表。? 兼并收购
4/3 Evident
买方机构:贝恩资本卖方机构:奥林巴斯交易金额:4276亿日元股权占比:100%公司简介:Evident 作为奥林巴斯的光学生命科学业务子公司,成立于 2022 年 4月,公司主要生产一一系列用于病理学、血液学、IVF 和其他临床应用以及研究和教育的显微镜。浩悦观点: Evident处于生命科学和工业终端市场的数字光学技术最前沿,解决方案包括一系列显微镜、视频内窥镜、无损检测设备和 X 射线分析仪。其生命科学显微镜能够支持广泛的学术与临床研究领域和病理诊断服务,以及对药物发现和生育治疗日益增长的需求。贝恩资本早在2013年就开始关注生命科学上游仪器赛道,此次收购布局也是其在生命科学领域进一步的壁垒强化。 浩悦资本认为,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体都面临经济衰退的压力,资产价格处于多年来的低位,无疑是企业开展并购的绝佳窗口期。行业头部医药、医疗科技和支付方企业,都坐拥大量现金储备,并购无疑是企业扩大产业协同性布局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同时,上市公司非核心业务分拆和剥离的趋势也日益明确:一方面资源能够更聚焦于为公司长期战略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资产剥离重组,可以买入协同性更强的优质资产,实现整体业务的良性发展。? IPO
公司名称:科源制药
交易所/股票代码:创业板/301281.SZ每股发行价格:44.18元发行股数/总股本:1935万股/7735万股募集金额:8.55亿元人民币发行市盈率:43.72x发行市销率:8.12x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发行时市值:34.17亿元人民币首日涨幅:-12.29%公司简介:科源制药 (301281.SZ) 成立于2004年,位于济南,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以特色原料药为基础,拓展部分化学药品制剂业务。产品覆盖降糖类、心血管类、麻醉类、精神类等重点疾病领域。原料药产品有盐酸二甲双腻、格列齐特、单硝酸异山梨猪、盐酸罗呱卡因等,化学药品制剂产品主要包括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单硝酸异山梨醋缓释片以及单硝酸异山梨醋片等,同时公司兼营部分中间体业务,主要销往国外市场。财务数据:财务投资人:
公司名称:荃信生物
交易所/股票代码:港交所/申请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公司简介:荃信生物成立于2015年,位于泰州,是专注于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的临床后期阶段生物科技公司,布局涵盖皮肤、风湿、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四大疾病领域,目前以皮肤疾病为优先发展方向,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建立一个由九个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财务数据:财务投资人:
浩悦观点: 荃信生物是一家深度布局风湿、皮肤、呼吸与消化等领域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的企业,其核心产品QX002N为靶向IL-17A的高亲和力单抗,目前已经进入临床二期,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其另一核心产品QX001S为乌司奴单抗的生物类似物,针对性抑制IL-23及IL-12路径,目前该产品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适应症已经进入临床三期,并已拥有华东医药作为其商业化合作伙伴。 自身免疫疾病正成为继肿瘤之后的第二大疾病治疗领域,领域内的相关疾病拥有着巨大的未被满足需求。这一领域诞生包括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的“药王”阿达木单抗在内的多个“重磅炸弹”级别的药物。其中荃信生物QX001S的原研乌司奴单抗也在2022年取得了超过100亿美元的销售额。面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巨大市场,作为小分子药物领域的代表药物]AK抑制剂也正展现成为新一代“药王”潜力。据Cortellis数据库,由艾伯维开发的]AK1抑制剂乌帕替尼于2022年实现25亿美元的销售额,并预计于2025年实现60亿美元的销售额。凌科药业围绕JAK抑制剂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差异化布局,共有3款JAK抑制剂进入临床阶段,均有在各自适应症领域实现BIC的潜力。其核心管线JAK1抑制剂即将进入临床三期,目前各项临床数据优异,值得投资人重点关注!公司名称:键嘉机器人
交易所/股票代码:科创板/申请募集金额:15.01亿元人民币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公司简介:键嘉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家专注于手术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打造技术领先的手术机器人平台,为医院提供高精度、智能化的手术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ARTHROBOT 簧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于2021年2月被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于2022年 4 月成为首个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国产骸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公司的ARTHROBOT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于2023年1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ARTHROBOT 系列产品可同时应用于髓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手术,打破了进口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在该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此外,公司基于深厚的技术底蕴,已将机器人产品管线拓展至骨科其他科室以及口腔领域。财务数据:财务投资人:
浩悦观点: 中国每年开展80-90万例关节置换手术,伴随这两年的植入物集采降价,手术需求有望引来进一步的释放。传统的关节置换手术成功与否非常依赖医生的经验与技巧。未来,关节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将成为提高假体植入精度、助力关节置换手术放量的重要突破口。这一领域的成熟对标Mako在海外已经实现了1500台的累计装机,以及超过100万例的累计临床应用,但在国内受限于其封闭式平台的限制,商业化进展不佳,这也给到国产关节机器人产品巨大的商业化机遇。键嘉机器人作为国内领先的硬组织机器人平台企业,拥有国产首个同时获批髓、膝关节置换适应症的关节手术机器人,注册进度领先。进入商业化元年,公司也搭建了在手术机器人、大设备以及耗材领域极富经验的商业化团队,结合多家国内外耗材厂商的战略合作,有望快速实现商业化放量。作为公司连续4轮私募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浩悦资本很荣幸可以助力优秀的手术机器人企业从早期融资迈向上市进程,也持续看好公司拓展科室、适应症以及后续商业化的能力。公司名称:北芯生命科技
交易所/股票代码:科创板/申请募集金额:12.74亿元人民币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公司简介:北芯生命科技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深圳市,致力于打造高性能有源介入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平台,北芯已围绕冠心病的精准介入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领先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正在向外周血管领域、心脏节律领域创新技术方向扩展。财务数据:财务投资人:
浩悦观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中国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仍保持高速增长,据行业信息,2022年全国PCI手术量超140万例。以IVUS/OCT为代表的影像学诊断和以FFR为代表的功能学诊断逐步成为标准化术式:冠脉集采后,随着PCI手术渗透率和普及度进一步提高,更多基层医院逐步开展手术,在IVUS/OCT的辅助下,手术会更加高效安全,新兴术者的学习壁垒会显著降低;在医保覆盖度、DRG/DIP等政策的进一步积极影响下也将进一步给IVUS/OCT提供增长空间,未来介入诊疗全面精准化是大势所趋。2022年,我国IVUS/OCT渗透率快速飙升,虽缩小了以往与欧美、日本等国渗透率的差距,但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未来随着PCI术式流程的标准化以及临床学术认知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精准诊断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北芯医疗在招股书中把IVUS作为头号产品进行介绍。同时拥有IVUS、OCT、IVUS/OCT一体机、无创FFR和激光消蚀产品的恒宇医疗值得投资人重点关注。# 创新医药
新闻标题:BioNTech与映恩生物宣布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针对实体肿瘤的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 (ADC)的开发
新闻简述:4月3日,DualityBio映恩生物宣布与BioNTech百欧恩泰就两款抗体偶联药物(ADC)管线DB1303及DB1311达成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BioN-Tech百欧恩泰将获得两款抗体偶联药物ADC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DualityBio映恩生物将获得总计1.7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望获得总金额超过15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销售净额的单位数至双位数比例的提成作为特许权使用费。
浩悦观点: ADC药物已成为继PD-1之后,另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场研发竞速中,比拼的核心是ADC技术平台。映恩生物能在短时间内搭建出拥有国际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ADC平台,梯度布局多个FIC和BIC靶点,践行差异化临床开发策略,在多个适应症取得了惊艳的一期临床数据,可见其团队决策的敏锐和执行的高效。继荣昌生物商业化阶段的维迪西妥单抗授权给Seagen、科伦博泰7款临床前ADC授权给默沙东这两笔交易之后,此次映恩生物的交易再次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现象级事件。BioNTech作为mRNA赛道的龙头企业,在疫情期间与辉瑞联手,大放异彩。如今转战ADC,选择与映恩生物合作。这也是BioNTech在ADC领域的首次布局,同时也体现了BioNTech对映恩ADC平台的高度认可和信任。浩悦认为,ADC领域经过多年发展终于迈向收获期,在2023年将持续火热,值得投资人重点关注。
浩悦资本创立于2014年1月,是中国领先的专注医疗健康行业的产业投行。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和深圳设立区域办公室。浩悦资本始终致力于以资本助力,以研究驱动,帮助中国医疗行业优秀企业成功对接资本市场,为客户创造增值价值。浩悦资本的合伙人团队由深耕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多年的资深投资银行家组成,专业团队人数超过70名。浩悦资本长期密切追踪医疗健康投资市场动态和投资趋势,研究领域及交易范围覆盖生物医药、创新医疗器械、IVD与生命科学、健康服务和智慧医疗等多个细分赛道。2021年,浩悦资本完成了超过50笔私募融资、并购整合和上市公司分拆复杂交易,交易总额数百亿元人民币,在医疗行业各细分赛道全面领先。上海办公室 Shanghai office:+86 21 6888 1018上海·浦东新区·海阳西路555号·前滩中心2302室Room 2302, New Bund Center, 555 West Haiyang R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北京办公室 Beijing office:+86 10 6709 1665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院1号楼·泰康金融大厦36083608, Taikang Financial Building, Building 1, Yard 38, North Rd of East 3rd Ring, Chaoyang District深圳办公室 Shenzhen office +86 755 8860 1681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6011号·NEO大厦A栋25J室J, 25F, Tower A, NEO Building, 6011 Shennan Avenue,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联系我们项目投递:info@healthcarecapital.com.cn媒体问询:pr@healthcarecapital.com.cn人才招聘:hr@healthcarecapital.com.cn